你會去看外國人演的《花木蘭》嗎?你怎麼看?

光明v之城


答案是肯定的,雖然迪士尼官方已經宣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撤檔,但總有上映的一天,還是很期待的!

為什麼呢?

一、從故事題材方面考慮,先不管那國人拍的或者那國人演的,花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這傳奇故事可以說在中國家喻戶曉,那麼心目中的巾幗英雄能以電影作品的形式呈現,讓我們更加了解那可歌可泣的保家衛國精神,只要作品方向是對的難道不值得一看嗎?

二、從明顯陣容方面考慮,劉亦菲,甄子丹,鞏俐,李連杰主演,這些人無論是演技實力,國內的影響力還是對華語影視作品所做出的貢獻,都是值得肯定的。從他們自己主演的《仙劍奇俠傳》《葉問4》《活著》《少林寺》作品質量來看都是十分優秀的,也相信《花木蘭》是值得看的作品。

三、回到外國人這方面,出品公司華特迪士尼美國的,演員除了甄子丹中國國籍外,其他人都是外國國籍。這已經說明中國的故事,中國的文化在國外也有一定的影響力,而“花木蘭”走向國際舞臺,展現的是中國文化的名片。難道外國觀眾看了會說“花木蘭”不是中國的嗎?就像劉亦菲,鞏俐,李連杰,外國人會說他們不是中國人嗎?從各種官方報道來看他們都是中國演員,《花木蘭》也是中國故事。

以上都只是個人觀點,關於《花木蘭》的討論很多,至於無法接受外國籍或者不買賬的的人不看就好了,怎麼開心怎麼來,想看的人也阻止不了,都是個人的想法和權力,都應該受到尊重!


百香檸檬看客


這會極大的傷害了我們的民族感情!

1.故事背景:木蘭據說姓花,商丘(今河南商丘縣南)人,從小跟著父親讀書寫字,平日料理家務。她還喜歡騎馬射箭,練得一身好武藝。有一天,衙門裡的差役送來了徵兵的通知,要徵木蘭的父親去當兵。但父親年紀老邁,又怎能參軍打仗呢?木蘭沒有哥哥,弟弟又太小,她不忍心讓年老的父親去受苦,於是決定女扮男裝,代父從軍。木蘭父母雖不捨得女兒出征,但又無他法,只好同意她去了。

木蘭隨著隊伍,到了北方邊境。她擔心自己女扮男裝的秘密被人發現,故此處處加倍小心。白天行軍,木蘭緊緊地跟上隊伍,從不敢掉隊。夜晚宿營,她從來不敢脫衣服。作戰的時候,她憑著一身好武藝,總是衝殺在前。從軍十二年,木蘭屢建奇功,同伴們對她十分敬佩,讚揚她是個勇敢的好男兒。

戰爭結束了,皇帝召見有功的將士,論功行賞。但木蘭既不想做官,也不想要財物,她只希望得到一匹快馬,好讓她立刻回家。皇帝欣然答應,並派使者護送木蘭回去。

木蘭的父母聽說木蘭回來,非常歡喜,立刻趕到城外去迎接。弟弟在家裡也殺豬宰羊,以慰勞為國立功的姐姐。木蘭回家後,脫下戰袍,換上女裝,梳好頭髮,出來向護送她回家的同伴們道謝。同伴們見木蘭原是女兒身,都萬分驚奇,沒想到共同戰鬥十二年的戰友竟是一位漂亮的女子。

2.花木蘭是我們根正苗紅的漢人,我想每個中國人都學過(木蘭辭)吧!小時候上課學的時候也是內心很激動的一個女子縱橫疆場保衛祖國!這些文化都是代代相傳的!如果讓現在的兒童孩子們看了,知道是外國人演的,誤認為木蘭是外國人怎麼辦這樣現在不得不警惕,現在的電影行業都文化影響的非常大,讓人容易造成對正史的理解扭曲!我不會去看外國人演的花木蘭!


流浪的地球人007


會啊,雖然劉亦菲她們是美國籍的,但是這是迪士尼第一次亞洲長相的公主👸🏻,這對改變西方國家對亞洲形象的看法來說是一大進步。網上很多噴劉亦菲美國籍的,但起碼劉亦菲是中國演員,面試花木蘭的時候韓國人也去了,總比讓韓國明星韓國演員摘桂冠好吧。再說了,劉亦菲小時候被媽媽帶到美國,所以是美國籍,成年後她基本上一直生活在中國的,對中國也是很熟悉。雖然我希望她是中國籍的,但是也沒辦法。總之,她的亞洲形象,由她演花木蘭,合適,我會去看,因為全世界都知道她是中國演員。





黨小姐


我是得著,有話直說。

即便因為疫情和口碑的雙重壓力而全球撤檔,迪士尼最新的“公主宇宙”真人版電影《花木蘭》,依然被國內觀眾罵得體無完膚。除了被西方化視角“魔改”過的劇情,幾乎全華人演員的演出陣容,也為人詬病。

因主演《葉問4》獲得一波熱度的甄子丹,成為這部好萊塢大片中“碩果僅存”的中國籍演員,飾演女主角花木蘭的劉亦菲是美籍華人,獲得過歐洲三大獎的“影后”鞏俐,以及“功夫皇帝”李連杰,都是新加坡籍。

片中飾演花木蘭父母的演員是美籍華人,連國內觀眾很有好感的“華夫人”鄭佩佩,想不到也入了美國國籍。

對很多人來說,全員外國人演的《花木蘭》,怎麼傳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又能如何講好這個“不愛紅裝愛武裝”的巾幗英雄故事?

其實,這件事真不用咱國內觀眾“瞎操心”,人家本來就是主要拍給北美和歐洲觀眾看的。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不過是“外殼”,滿足西方觀眾對中國這個神秘古國的種種好奇與猜想,才是迪士尼拍這部片子的重點。

所以,指望好萊塢拍出一部符合中國人傳統觀念、表現出“忠孝節義”的中華傳統美德,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雖然國內院線已經躋身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但好萊塢所謂的“重視中國觀眾”不過是流於表面,伺候好對中國存有刻板印象和傲慢心態的西方普通觀眾才是重點。

看不看《花木蘭》是觀眾自己的選擇,抵制的觀念沒必要強加給別人。反正國內疫情得到了基本控制,大家正在逐步恢復工作和生活,好萊塢都停工了,想看電影的話,還有那麼多優秀的國產影片可以選擇。

人家都不怎麼在乎你,咱們何必非要把這部片子“當回事”?


得著說


重慶話:看看看,看個錘子的看。中國的故事外國人演,好看個剷剷。

普通話翻譯:謝謝,不好意思,我只喜歡看哪個國家的故事就由哪個國家得演員來表演的電影[呲牙]



倔強的阿Q102607592


我覺得這個問題可以從三個層面來討論:

1.就個人而言,電影什麼時候上映,是誰出演,要不要去看,完全取決於你個人的想法或者愛好。可能這個時候有些人會覺得身為中國人,去看一部外國所拍的中國歷史題材影片會有點‘彆扭’,其實大可不必。為什麼呢,你想想啊,現在是改革開放時代,你生活中用的通訊工具、代步工具、家用電器等,也有一小部分可能是非國產的吧,所以也不差這一部電影。

2.就出品方而言,拍攝一部它國曆史題材類影片,也是間接的對我中國文化的一種認可、敬仰。就好比你想去旅遊,選擇的目的地肯定是有讓你嚮往的事或物吧,否則你也不會去,電影也是一樣的道理。

3.就國家而言,藝術文化無國界。只要影片內容沒有扭曲事實、撒播謠言,傳遞積極樂觀的正能量,也是一次向全世界展示我中華民族五千年源遠流長曆史文化的機會。

以上是我個人的理解,如有不妥,請諒解。


HD電影分享


看影評評分高低,若是評分高的話或許會去看。

您在問題中強調是外國人演的,或許會考慮愛國情節,或者認為外國人連中國文化都沒搞清楚拍不好《花木蘭》,這些都是自己設得崁,最終都要看影片的質量,因為演員的看家本領就是演繹人物,若是演繹的真的非常好,我想那時候已經不是看不看的問題,而是中國的各位大導演反思自己,看怎麼超越了。

所以,不要在乎誰拍的,拍得好想看就看,咱們影視領域的大拿們還會吸取經驗,拍的不好,不用說也沒人看。


一塊老樹皮


會看,但是也有很多人是不買賬的,我就不會去電影院看,網上找資源看。其實這一點,《花木蘭》導演早考慮到了,否則為什麼要用中國演員劉亦菲。

從某種意義來說,迪士尼是外國的品牌,它出品,多半是精品,外國人才不管你的內容是不是中國的內容,只要好看,他們就會買賬。

但是對於中國人來說,這是一種民族情懷。考慮到中國市場是一個龐大的電影市場,他們不會放棄這個市場,可以說中國市場是他們的主攻市場,才能獲得好的盈利。所以,不管是還原《花木蘭》歷史出處,還是考慮盈利,站在什麼角度都應該選擇中國人來演,這也是最好的選擇。


歡樂小娛魚


1.就個人而言,電影什麼時候上映,是誰出演,要不要去看,完全取決於你個人的想法或者愛好。可能這個時候有些人會覺得身為中國人,去看一部外國所拍的中國歷史題材影片會有點‘彆扭’,其實大可不必。為什麼呢,你想想啊,現在是改革開放時代,你生活中用的通訊工具、代步工具、家用電器等,也有一小部分可能是非國產的吧,所以也不差這一部電影。

2.就出品方而言,拍攝一部它國曆史題材類影片,也是間接的對我中國文化的一種認可、敬仰。就好比你想去旅遊,選擇的目的地肯定是有讓你嚮往的事或物吧,否則你也不會去,電影也是一樣的道理。

3.就國家而言,藝術文化無國界。只要影片內容沒有扭曲事實、撒播謠言,傳遞積極樂觀的正能量,也是一次向全世界展示我中華民族五千年源遠流長曆史文化的機會。




愛lao虎油


當然會去看。無論在我們心裡還是老一輩人心裡早有花木蘭的故事形象,經歷了很多次翻拍。

如果外國人拍,那肯定先是對中國文化充滿了好奇,加之花木蘭故事的典型性,符合西方的個人英雄主義的審美情節,以及婦女跳出封建桎梏展示出的反叛的一面,就外國人的價值取向,肯定會有不同風格的演繹,帶來的體驗也會不一樣,作為觀眾的我們正好可以比較,從中看出中西方價值觀的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