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铝锭放在古代当银子用可以吗?有何依据?

破釜沉舟good


古代社会之中的货币使用中国古代用钱买东西的历史不久,也就是三千多年而已,在原始社会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是处于物物交换的状态,在那个时期,能够随便在街上看到有人拿着自己的货物经过多重交换,最后才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种交换模式十分麻烦,这才催生出了中间交换物,也就是我们后世所说的钱。

一开始的钱作为中间交换物,必定需要具有耐用,能够长期保存,且存在世间较少的情况,那个时代的内陆中国人把贝壳当作钱币来使用,使得居住在海边的人们一跃而成为了坐拥钱山的人物,后来随着中国地理大发现,海边的这种优势被内陆的人们知晓,便决定采用矿物质中的金银作为货币来交易,用来取代贝壳的地位。金银铜铸造作为中国三千年历史的主要货币贝壳的货币地位被取消以后,人们想方设法的寻找另一种东西来代替贝壳,当时被作为主要货币的就是金银铜这三种物质,那么他们的优势是什么呢?凭什么能够取代贝壳这种轻便的物质呢?从当时来看,贝壳虽然轻巧,但却极其容易损坏。

而金银铜则是不同,他们可以分层次的代表货物的价值,为人类的物体交换提供方便。而且这三种物质能够长期保存,能够做到上千年不变质,这是从中国考古历史发现中得出的真理,很多时候能够看到三代的器物栩栩如生。试想铝器在中国古代的价值铝器并不是中国古代发现的,他的发现来自遥远的欧洲。当时的欧洲人因为十分喜爱铝这种器物,而将它称为银色的金子。意思是比黄金还珍贵,而法国皇帝拿破仑还经常将铝制作成自己各种生活用品,在当时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如果说能够作为货币制作,那一定会让当时的人惊呼。铝器如果在中国古代出现,决定是能够在金银铜三种货币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的,一来是因为铝器实在是十分方便,他的方便体现在铝器做出来的器物实在是十分轻巧,可以让商人远规模交易时更加方便,不必向过去那样携带大量笨重的铁钱。

而汉朝时期曾经用铁制作货币就是因为过于笨重,才被抛弃。铝从稀有度来看也是可以作为一种高级货币在古代使用的,当时的生产力并不发达,就算中国古人偶然发现制作铝器的方法,那也一是小规模生产,而按照中国人的习惯,越是稀有的东西价值越高,铝钱一定是和黄金价值相差无几的货币。结语:总的来说,以上都是以现在来推测古代,不能把铝器想当然的作为古代货币,也不能以现代先进技术来否定古代的货币生产,这一切都只是基于历史原型的合理推定。




扒皮的大蒜


先说结论用铝当白银,那是找打。但在古代如果你拿着十两铝锭,去换十斤银锭,那肯定很有市场。

铝和银的质量

铝和银无论是从外观还是从硬度上来讲都有很高的相似性,用牙一咬都能咬个牙印,那么拿铝锭去当银锭花有可能么?

铝的原子质量是26.98,而银的原子质量107.86,也就是说同样大小的一块铝锭和银锭,银锭的质量是铝锭的3倍还要多。这就别说满身市侩铜臭的小商小贩了,就连普通老农也可以轻易分辨两者的真伪。

在古代,铝锭比银锭贵

虽然说铝锭不能当银锭花,但是在古代,如果你手上拿着一坨银锭,那这个银锭的价值可要堪比黄金,或者比黄金更甚之了,更遑论白银了。

讲一个在今天看起来像是天方夜谭的真实故事吧:

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是一个喜欢炫耀的人,就是喜欢摆阔。
每次搞国宴,宴会上用的碗、刀叉等餐具都是用白银做的,而唯独他自己的面前摆的是一套铝制餐具,这是为什么呢?

中国有句古话“物以稀为贵”,这也是经商之道。在拿破仑时代,金银的冶炼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技术支撑,和中国一样金银艺术品比比皆是。

可是,在那个时候,人们才刚刚学会从铝矾土中炼出铝来,冶炼铝的技术还非常落后,炼铝十分困难,铝的纯度也不高,产量也很低。所以,当时铝是非常稀罕的东西,不要说平民百姓用不起,就是大臣贵族也用不上。拿破仑让客人们用银餐具,偏偏自己用铝碗,就是为了显示自己的高贵和尊严。

所以说,如果你穿越回到明朝,手中拿着一坨银锭,这可是世间罕有,不,是世间独有的宝贝,自然可以待价而沽,换得大量金银。

但前提是你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不说有苏秦张仪的能耐吧,至少你得能自圆其说,将这块没人见过的铝锭忽悠出天价,然后卖给王公大臣,因为只有他们会要,普通老百姓才不管什么铝锭,他们只认银子和金子。

拓展阅读:铝的进化史

19世纪,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将氯气通过烧红的木炭和三氧化二铝的混合物,得到氯化铝,然后与钾汞齐作用得铝汞齐,再将铝还原出来并隔绝空气蒸馏,除去汞,就得到纯铝。

1827年,德国化学家维勒向奥斯特请教铝的提炼方法,用钾还原无水氯化铝制得纯铝 ,并提炼出粉末状的铝。直到1845 年,维勒才真正提炼出世界上第一块纯铝。

后来,美国化学家查尔斯•马丁 •霍尔革新了电解氯化铝的技术,想办法将高达2072T的氧化铝的熔点降低,助溶剂出现,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从此之后,铝才正式走入了千家万户,到了今天成为随处可见的金属。


史味人生


现在的铝锭放到古代可以当银子用吗?

答案是不能。

原因很简单,古代没有铝锭,因而古人自然不认识铝锭。如果你用铝锭当银子使用,由于古人不认识,自然就不会买账。



在地球上,铝元素的分布极为广泛,铝是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和硅的元素,也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目前,在生活中,到处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铝制品,只是,铝的使用历史很短暂,还不到两百年。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法国化学家圣克莱尔·德维尔利用钠还原了氧化铝,制得了一个重约15磅的铝锭,此前,丹麦化学家汉斯·克里斯蒂安·奥斯忒和德国化学家韦勒曾利用钾分离出一小部分还不够纯净的铝。



当时的铝,价格非常昂贵。

例如,1855年,1kg铝需要30000法郎。

而德维尔用钠代替钾还原氧化铝,可以得到更多的铝锭,铝的价格也直线下降。

比如到了1859年,1kg铝只需要300法郎。

当时的法郎还是比较值钱的,比如1803年法国实行金银复本位制,规定1法郎,含金量为0.29克,含银量为4.5克;1876年法国实行金本位制,规定1法郎含金量为0.29克。

只不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郎先后有五次贬值,贬值幅度高达90%以上。

不难看出,一百多年前的铝非常值钱,而且远比白银值钱。例如,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在宴会上就特别喜欢使用铝制餐具,为了彰显自己的地位和与众不同,其他参与宴会的大臣就只能使用银制餐具。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只有帝王和贵族才用得起铝制品。

不过,在十九世纪末期,出现了许多更先进的制铝方法,铝的产量大增,而铝一多,自然就变得不值钱了,开始急剧贬值。



总之,铝在一开始确实很值钱,但由于古人不认识铝,所以在古代,想用铝锭替代银子是完全不现实的。就好比我们现在拿着第五版人民币,跑到八十年代买东西,虽然钱是真的,不过当时的人可不会买账。

而用铝锭当银子使用,也是类似的道理。


金兔历史


铝的色泽和外貌和白银非常的相近,而且二者的硬度也相当,在上面咬一下之后就会有一个牙印。

所以也就有人曾提出过,若是在古代的时候拿上一公斤铝是否能够当成一斤的白银用?或者现在的铝块放在古代能够当银子用吗?


其实这个答案是否定的,不过铝在古代的价值性确实很高,甚至要超越白银和黄金。

铝这种金属最早被提炼出来是在1854年,当时的中国在鸦片战争发生之后还处于半封建锁国的状态,所以在中国人的印象中,根本不知道什么东西是铝。

当时铝在欧洲被提炼出来之后,被视为了一种“比黄金还要贵重的金属”。因为当时人们还没有发现电解法治理的方式,而造铝主要是通过“在实验室中用比较尊贵的锌采用置换方的法”提炼,其制作成本远高于当时的黄金。

所以当年拿破仑在宴请群臣吃饭的时候,大家用的都是银餐具,而唯独拿破仑用的是一个用铝做的餐具

可能从现在的角度来看,拿破仑有点傻,用这么便宜的东西。但是从当时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至尊无比的荣耀。

而且在当时的欧洲,纯铝一度被炒上了天价,有人甚至当做一种比黄金还要稀有的金属去收藏,不过铝在自然环境中的存量却非常的高,所以也就有人去研究怎么用最便宜最简单的方法去提炼纯铝。

于是在1890年的时候,人们已经发现了,可以通过用电解的方式将铝给提炼出来,而从那之后,铝的价格便开始直线下降。直到后来铝的冶炼被一些工厂实现了工业化的生产,所以铝的价格也就下降到了和铁差不多的价钱。

等到后来制造飞机的时候,发现铝是一个比铁轻,但是硬度又不比铁差的金属之后又,价钱从一度被炒上去,但是后来很快又落了下来。

尽管银子和铝块长得非常的相似,其实这两个东西在古代的时候根本不可能混淆古人的。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铝的密度远小于银子的密度,二者达到了5倍之差,所以稍微有经验的人拿在手中的时候,肯定可以感受出来二者的分量之差,拿着铝块冒充银子上街,肯定会被众人打死的。

不过若是将这一块铝放在当时的市场上,交给一些研究钱币的人来鉴定的话,还真的可能会赚一笔大钱。

因为当时这些古代的一些富甲根本没有见过铝这种金属,你完全可以编造一个谎言说这是来自于一块天上的陨石所掉下来的东西,或者说这是神仙之物。

中国古代的时候比较迷信,大家没有见过这种东西,自然也就觉得有着很非常高的收藏价值。

可能你拿上一斤的铝块换过来10斤白银也是可能的,将铝块奉献给皇帝的话,得到的恐怕就不只是有金银珠宝,还可能有高官之位。但是如果拿着这个铝块去菜市场上糊弄小贩,肯定是不行的,只有糊弄上层社会的大人物才可以。


夏目历史君


但古人并不知道在现代有这样的金属,但是按照古人的判断方法的话,这个完全是劣质产品,根本是达不到。有很多人甚至都模仿了黄金,可是最后也是失败了,在中国人的智慧里面,他们有很多方法去检验的。



像银子的话,要是碰到一些东西是会发黑的,特别容易氧化,所有银子和铝是有很大区别的。更重要的是银子比较重,铝比较轻,他们拿在手里很多人都知道了,搞不好还容易挨打,那就是得不偿失了。

如果你真的想要去古代招摇撞骗的话,那你的下场肯定是非常想很惨的,千万别看那些穿越剧看多了,不然的话,完全是像傻子一样。

在我们的现代铝合金是具有良好的耐湿性的,并且具有很高的强度,同时导热也是非常不错的,在航天航空汽车方面都是运用的比较不错,甚至在我们家里的窗户都是用铝制作的。


但是铝的密度是非常的小,只能够达到铁和铜的1/3,而因此的话是比铁和铜都要重,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金属,而且质量是非常大的,甚至在古代的话,有些人都是通过吞噬银子自杀的。

你要是敢拿铝这个东西到古代的话,不论你是到了哪个朝代,别人看看你手里的东西,通过他们的检测方法,那你就是伪造银子的,那可能会被送去官府,到时候就可能就是死罪。


最帅汪公说


很荣幸回答您的问题。

这个问题问的很脑洞,如果放到现在,以铝的使用价值来说,它当然不能代替白银的价值。但是,如果把这个场景设置在古代,那答案就完全不一样了。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要明白铝的发现发展史,铝制品是工业化的产物,我们现在所接触使用到的铝制品都是通过电解铝的方法获得,并最终推向工业规模化生产的。

1825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第一次分离出了含有铝的金属,标志着铝金属的问世,但此时的技术并没有达到做出纯铝制品的条件。

1886年,用于工业用的提炼铝的技术问世,解向世人解开了它的神秘面纱。也就是说,一个铝锭的出产,至少是在1886年的技术才可以做到的事了。但是这种在工业规模化生产中的技术,也使得铝的价值直线下降。


但是在古代,在价值上,铝制品肯定是要大于白银制品,甚至要大于黄金制品。原因就是上述所说的,在古代提炼出铝制品的技术根本达不到,这种在制作工艺上的的局限注定了铝制品要比金银制品要稀缺的很,所以才会造就铝的物以稀为贵。

关于铝,还有一个关于它的历史故事,那就是法国总统拿破仑为了显示他的富有高贵,专门命人给他定制了一套铝制的王冠,这也在侧面印证了当时铝的稀缺及其价值。需要澄清的是,此拿破仑并非大家传统认知里的那个拿破仑。 与这个故事相关的拿破仑是拿破仑三世,路易·拿破仑·波拿巴(1808-1873)。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总统(1848-1851),第二帝国皇帝(1852-1870)。是我们传统概念里那个拿破仑一世的侄子,拿破仑二世的弟弟。


他做法国掌权者的时间正好是铝被发现但却并没有大规模提炼技术问世的时候。所以,那时候,一个铝制品获取需要耗费的人力成本和实物成本是非常巨大的,铝制品就是是当时富贵和权利的象征。

现在,大规模的工业化使得铝制品流入到每家每户,使用价值在扩大,但是其价值变得不值一提!


总之,在古代一种事物的价值取决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生产力越高,用货币单位来衡量一个事物的价值就会越低。不得不说,工业化也是一把双刃剑!


小宋拾趣


如果单单是从银子与铝锭的重量、形状、硬度、色泽上来区分,基本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如果你能够穿越回去,古人绝对是分辨不出来的。但是我想说的是,如果在古代你拥有冶炼铝的方法,绝对不会用它来当银子花,因为铝本身比银子更值钱。

铝在自然界的存量很丰富,但遗憾的是大多都是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具体是什么物质,不是化学专业的大可不必考究,只需要知道单纯的铝很活跃,放在大自然里很快就会被氧化或者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事实上,只到1827年,才有一个叫Hans Christian Oersted的外国人,成功的从自然界物质中,提取出纯净的铝,但产量也是极低。

拿破仑当年宴请贵宾,一般人使用金质刀叉,只有少数人才有权利使用铝质刀叉,铝在那个年代是比黄金还要贵重的东西。1885年,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落成,华盛顿纪念碑上的顶帽就是铝制造的,不是因为铝美观,也不是因为铝耐用,而是因为在那个年代铝是稀罕物,是,能够用铝做材料,按时相当NB的存在。

所以放到古代,你要拥有冶炼铝的技术,其他不说,皇家肯定把你供起来养着啊,铝这种东西肯定也是皇家专供,拿银子肯定是换不来的。

我是文史并蒂,更多讨论,欢迎大家关注我的账号。


文史并蒂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为丰富的金属元素,把现代的铝锭带到古代去有可能值钱,但也有可能不值钱,要看带到哪个地方了,要看能带到什么时间了。

现代科学公认的铝是丹麦化学家奥斯特于1825年第一次分离出来的,而且是不纯净的铝。到了1854年,德国化学家德维尔通过用钠还原铝氧化铝的方法,得到了纯度较高的铝锭。

到了19世纪末期,随着电解铝方法的成熟和应用,才真正开始大量生产铝锭,铝的价格才逐渐降低。在这之前,铝的价格甚至高于黄金,被称为银色的金子。

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为了显示自己的富有,专门定做了一顶铝制的王冠,这在当时引起了轰动。

所以说,如果把现代的铝锭拿到1854年前的欧洲国家,那绝对是非常值钱的,因为那个时候生产铝的成本非常高,铝的价钱都超过了黄金。

如果把铝锭拿到19世纪末期,电解铝方法已经成熟的欧洲国家去,那就不值钱了,那就要亏大本了。

铝这种金属在中国的历史上记载的很少,作为一种自然界普遍存在的金属,理论上中国古代也应该会生产和使用这种金属,但是记载的却很少。

在考古上发现了铝的存在,1953年考古学家在江苏宜兴发现了公元三世纪西晋名将周处的墓葬,这个周处就是打虎斩蛟的那个不良青年。

周处是个放浪形骸的人,不务正业,游手好闲,但是他身体好,孔武有力。当地有两害,一个是南山虎,一个是北海蛟,加上他一共就成了三害。乡亲们都说,你这么有力量能不能除了南山虎和北海蛟?

于是他就做好了准备,把这两个大祸害都除掉了。他自己就问大家说,本地有三害,我已经除了两害,还有一害在哪里?大家不好意思说,有一个人悄悄告诉他说,还有一个就是你。

周处听了之后大受刺激,从此以后,幡然醒悟,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竟然成了一代名将。

1953年发现的周处的墓,在他的墓葬里面发现了17件带有镂空花纹的金属带饰,对这些金属进行检测之后,发现其中竟然还有85%的铝,这简直是匪夷所思。

要知道,周处所处的时代是公元3世纪,那个时候,根本就没有铝的提炼方法,上面说了世界上第一次提取并不纯净的铝是1827年,第一次提取到较为纯净的铝是1854年,而开始使用电解法生产铝是在19世纪末期。

那么在中国西晋时期的将军的墓葬里,怎么会有铝制品呢?专家对此百思不得其解。

有学者推测,周处墓中的铝合金是西晋时期的炼丹家无意中提炼出来的,但是这种说法只是一种假说,这种假说如果被证明,那么,中国人就是世界上最早发现铝的人了。

从西晋的墓葬情况看,周处作为一名将军把铝合金作为陪葬品带到坟墓里,可见当时的铝也是比较值钱的。如果把现在的铝锭带到那个时代,应该可以当银子用。


小小嬴政


铝制品和铝合金制品,在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而且铝的价格非常便宜,一吨的价格在13000左右。

纯铝从外形、光泽等方面看上去,的确和纯银非常像,但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不可能以假乱真和纯银比较,因为铝的密度非常低。

纯铝的密度仅为2.7×10³kg/m³,而纯银的密度可达1.05×10⁴kg/m³,两者差距过大,即使是非常小的银锭和铝锭拿在手里也会感觉到非常大的区别。

在古代没有直接使用某种纯金属冒充银锭的,往纯银中掺杂质的造假手段倒是不少,其中掺锡是其中一种最常见的掺假手段。

如果你拿着现代的铝锭出现在古代,那么恭喜你,你发财了,因为纯铝这种东西在古代根本没有,物以稀为贵,但是突然出现的东西有没有市场就另当别论了。

虽然铝是地壳中总量第三的元素,总量第一的金属元素,但是铝的化学性质不稳定,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储存在地壳中。

我们现在使用的纯铝制品,之所以坚固耐用,是因为铝极易被氧化,而氧化铝的结构致密且性质稳定,给纯铝盖上了一层保护膜。不信的话明天刷你家用的铝盆,用钢丝球使劲刷,保证一年之内给你家铝盆刷漏。

在电解法制铝之前,铝的产量十分十分有限,不能工业化生产,只能在实验室中少量生产,因此珍贵异常。

而且我国古代并没有制取纯铝的记载,但是铝合金制品有过使用,世界上最早的纯铝是1854年德国化学家德维尔提炼出来的,这已经是近代的事情了。

但是我国并有这一时期的使用记录,不过由于产量稀少,西方贵族将其视为珍宝,连拿破仑为彰显地位都使用铝制叉子用餐。

不过在纯铝诞生仅仅30多年,电解法制铝的早期方法就已经成熟,纯铝的生产进入工业化时代,铝的价格从神坛跌落。

物以稀为贵,一直是物品价值的体现方式,如果我国古代出现了纯铝的话,也一定是稀有品,其价值与铝刚刚出现在欧洲应该差不太多,真要当银子用,浪费了。

以上为狼君个人见解,如果您有不一样的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与我讨论。

我是狼君,喜欢狼君的观点欢迎评论、点赞,转发加关注


狼君历史


【晓史马车夫】独特观点:很多人有过“投机取巧”的想法,比如把现在的铝锭去交换古代的银子,以此来谋取暴力,幻想自己当个古代的财主。不过这种想法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因为每一个朝代的一般等价物(指货币)是不一样的,说不定在这个朝代就会进行交换,那岂不是发大财了。

由于生产力的缓慢发展,农业、畜牧业、烧陶、原始纺织业等产品的产量不断增加,生产者除了自用以外有所剩余,物物交换逐步展。

后来逐步扩大到部落之间互通有无,交换的物品主要是各自的公共财物。随着私有财产的出现,个人之间的交换愈来愈多,而且逐渐占居优势。

假如你这个时候拿出铝锭去交换肯定是可以的。一方面因为这个是“新的事物”,会产生一种实物交换的前提,另一个方面私人可以财产去交换物品或者商品。甚至还可以把白银所取代,以后历史上直接用铝锭作为一般等价物。

其实在我国商代晚期,随着青铜冶炼技术逐步成熟,出现了用青铜铸造的铜贝,铜仿贝的发明标志着中国金属铸币的始。如果现在人拿铜贝去交换也是可以的。

最初的铜仿贝摹仿原始贝币形态,保留了海贝的外形和唇、齿和纹式,弧面无文。从形制上看,可以说是一种象形金属贝。

由于可以控制它的大小、重量、造型,因而具有天然贝无法比拟的优越性。除了铜以外,还有铅和黄金为原料的象形金属贝。

1953年安阳大司空村两座商墓中出土了3枚铜贝。山西保德林遮峪村一商墓中出土铜贝109枚。

与此同时在国外也可以进行交换。公元前七世纪,里底亚王国首都萨德斯发行一种呈椭圆形,像颗蚕豆一样的“白金”铸币,被认为是金属铸币的始。中国商代铜贝的出现,比里底亚人的铸币早上几个世纪。因此,商代铜贝应称之为人类早的金属铸币。

同样的道理,人工制造的石贝、骨贝、蚌贝、玉贝、铜贝、青铜铲等实物货币,这些人工贝,与海贝相比,既有相同之处,更有性质的差异。

它们都属于贝,都是用于商品交换中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这是相同之处。而海贝是天然的,是人们从众多的一般等价物中遴选出的固定的一般等价物。

而人工贝币则是人们为了商品交易仿制海贝的式样,专门生产用于商品交换支付结算所用,完全具备了实物货币的性质,是中国原始的货币。

不管是铝锭,人工贝币还是“白金”铸币,这些都是一个时代货币交换形式的象征,离开了特定的时代和范围,他本身的价值就会失效。古代的银子也是一个道理,拿到商朝,也没有人会和你去交换。

—END—

【晓史马车夫】始终相信:“上知天文,下知历史,就是马车夫的代名词!”

我是【晓史马车夫】,洞察细微,分析有道。如果你觉得我的建议有用,希望【关注】点赞、转发分享,让更多的人看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