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商场预亏,老字号经营困局咋破?


中央商场预亏,老字号经营困局咋破?

2020年3月11日,中央商场公告,滕洁在前一天辞去中央商场公司董事、执行总裁等职务,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一年前的4月12日,滕洁与祝义才之女祝媛、祝义才之子祝珺、钱毅四人刚被选为中央商场第九届董事会非独立候选人。①

在当时,祝媛已经接掌港股上市公司雨润食品,出任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此举在外界看来释放了“姐主外,弟主内”的强烈信号。

与祝媛接替雨润食品时类似,中央商场的权力交接也伴随着人事动荡,祝义才复出后,雨润和中央商场内部进行过一次高管“大换血”。新上任的董监高们必是经过“大浪淘沙”。

可是还没满一年,联想“换帅”后的业绩,中央商场这位“左膀”因为“个人原因”主动辞职,似乎并不是合理的解释。


01


中央商场2019年的正式业绩报告还没“现身”,但是预告已经显示亏损或被“戴帽”。

1月23日,中央商场发布《业绩预亏公告》,预计公司2019年度亏损约4.45亿元至6.45亿元,预计扣除净利约亏损4.07亿元至6.07亿元。

为了减少亏损,中央商场于一口气注销了三家亏损的子公司:

雨润云中央支付2019 年度实现营收0元,净利亏损303.23万元;

孕婴童公司2019 年度实现营收1159.38万元,净利亏损1337.75万元;

撒蕉的猩猩2019年度实现营收145.15万元,净利亏损259.64万元。②

中央商场随后又补上,针对新业态布局中存在的聚焦难,孵化成本高的项目,经评估后对未达预期或将会给公司带来进一步损失的项目,公司将会陆续关停,及时止损。

换句话说,中央商场此前铺开的摊子,现在不得不回缩。要是亏损情况继续扩大的情况下,中央商场有可能会继续“断臂求生”。

不过,中央商场注销上述三家合计亏损1900多万的公司,对于预告中超4亿元的亏损而言,只能是“杯水车薪”。

相比如此巨额业绩亏损,在地产减收方面,新业态板块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地产板块部分项目计提存货减值准备和土地增值税增加;

项目完工借款利息停止资本化形成财务费用增加等因素形成地产亏损扩大;

百货板块新开沭阳店形成亏损和徐州店租赁经营租金支出增加;

新业态板块部分项目转型,对持续亏损或不达预期项目进行有序退出,形成亏损较上年扩大;

商管公司经营成本增加导致亏损扩大。③

除了上述诸多原因,中央商场上一年的“摊子”也没摆平,2018年度已经净利亏损3.40亿元,2019年的日子注定不会好过,预计全年净利仍将为负值。

根据上交所的有关规定,上市公司连续亏损两年将对公司股票交易实行退市风险警示。中央商场公司股票已经到了“戴帽”的边缘。


02


2019年11月26日,有媒体报道称,位于中央商场南京河西店的一家BHG高端超市闭店,但在其它地方,BHG超市却营业得挺好。

华采天地、河西金鹰世界……被誉为“南京宇宙中心”的河西新城,其商业配套正不断升级提档,加上即将开业的德基世贸中心、南京国金中心,个个“高端、大气、上档次”。

然而,“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网友吐槽河西中央商场,“一头有金鹰世界,一头有华采天地,都比它好逛。”④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在整个线下百货行情较好的大背景下,中央商场线下行情的不佳暴露无遗。

从居民可支配收入来看,2018年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28000元,同比增长8.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1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0%。

全国线下实体店消费品零售额增长5.9%,2018年连锁百强销售规模2.4万亿元。

仅以整个超市行业的市场行情来看,2018年全年实现总营收1566.44亿元,同比增长10.02%,净利润方面也维持稳定增速,实现总归母净利26.83亿元,同比增长25.27%。

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需求不断增长,商超行情预期看好。然而中央商场不仅没挣着钱,还亏钱。

2018年,中央商场营业收入82.50亿元,同比减少2.41%,呈现营收负增长。

不仅如此,中央商场的利润情况更是不容乐观,2018年归母净利润亏损3.40亿元,同比减少242.06%,出现首次亏损。

按照2019年行业整体形势较好,全行业的增速预计继续维持在前一年同期水平。

可是根据中央商场公司2019年三季报显示,百货零售业实现营业收入48.2亿元,同比只增长了1.99%。

公司同期的营业利润仅实现了3658.64万元,利润总额996.59万元都出现大幅度下滑,净利润直接亏损了6038.52万元。

卖了这么多,最后还不够赔的,中央商场到底难在哪?


03


1936年1月,往日寂寞的南京市商业中心新街口彩旗招展,“中央商场”在欢快的乐曲和人海中,开门迎客。

出于抵制洋货,发展民族工商业的目的,国民党元老张静江等提出了兴建一大型商场,但是虽名为“中央”,中央商场其实是民间集资的股份公司。

历经岁月沉浮,作为中国最老的老字号之一,最辉煌时,中央商场是全亚洲地区规模最大、最具有影响力的商业企业。⑤

“企业大了难掉头,顽疾深了难挖除”就是这样一家昔日叱咤风云的商场,如今巨额的营业成本正压着中央商场喘不过气来。

根据中央商场近五年的业绩对比,中央商场的营收总成本“高的离谱”,结果导致净利润极少,甚至从2018年开始,营业收入直接被营业成本所吞噬掉,出现入不敷出的局面。

一般来说,营业总成本包含很多方面,主要包括营业成本和三大费用。而中央商场几乎80%的总成本都来自于进行销售和提供服务的营业成本。

近五年来,中央商场的营业成本就从来没有低于50亿,2018年更是高达66亿,同比上升1.61%。

以2018年的营业成本为例,在整个营业成本的构成中,百货零售业务占比最高,高达77.2%,耗费51.1亿成本,其次是商业地产业务,耗费14.55亿,占比21.99%,最后是服务业务,占比仅为0.81%。⑥

中央商场的主营业务是百货零售,成本占比最高虽然情有可原,但百货零售挣钱吗?上文已经提到,不赚反赔!

2019年4月,中央商场第九届股东大会召开,超期服役的中央商场第八届董事会成了历史。

与会期间,工作人员现场宣读投票结果,“被替换”的时任董事长吴晓国,一脸轻松,不仅与在场人员一一握手,而且面露微笑地签字,好像终于甩掉了“包袱”。

2020年开局,新冠疫情对各行各业都造成巨大影响,线下商超更甚。

好消息是,众多业内人士分析,待疫情完全过去后,线下零售业必将迎来“报复性”消费。中央商场或许可以从中“分一杯羹”重拾业绩。

坏消息是,辉煌已然消逝的中央商场债台高筑,根据2019年前三季度的业绩报告,中央商场的流动资产为101.41亿,而流动负债竟高达126.7亿。

在行情看好的形势之下,中央商场仍在亏损。所以未来的报复性消费浪潮也不一定能帮助中央商场熬过“寒冬”。

未曾见它高楼拔起,或见它楼塌了?


①:挖贝网,《中央商场执行总裁滕洁辞职 2018年薪酬为155万元》,2020年3月11日。

②:同花顺财经,《南京中央商场说要及时止损 一口气注销三家子公司》,2020年1月23日。

③:中财网,《中央商场股价10天跌三成 业绩预亏或被“戴帽”》,2020年2月4日。

④:新浪财经,《中央商场净利同比暴跌177%、BHG高端超市闭店 老字号如今咋破经营困局?》,2019年11月26日。

⑤:凤凰网江苏,《南京红色日历 | 中央商场的“红色家底”》,2020年1月8日。

⑥:新浪财经,《卖了82.5亿,却赔了3.4亿,中央商场到底在搞什么幺蛾子?》,2019年12月10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