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发春:辗转渝汉两地的抗疫急先锋,危难关头勇亮剑

从2003年抗击非典疫情到2008年汶川地震救治危重伤者再到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防控阻击战,每一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身为党员的他,都是第一时间踏进“主战场”,冲在“最前线”,多次参与重庆市组织的医疗救治工作,为抢救重症患者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周发春。


战疫重医人|周发春:辗转渝汉两地的抗疫急先锋,危难关头勇亮剑


周发春,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急诊医学教研室主任,重医附一院门诊第四党支部书记。重庆市第三批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抗击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重庆市第八批、重医附一院第四批援湖北医疗队副领队。武汉一院联合专家组副组长,武汉国家医疗救治专家组重症巡查组专家。


重庆战“疫”急先锋

危难关头勇“亮剑”


1月21日,重庆市卫健委启动片区专家救治组组建工作,周发春任重庆市救治专家组副组长并兼任涪陵片区定点救治小组长。当天下午,他就赶赴区县展开工作,参与推进规范新冠肺炎临床救治具体工作和撰写重庆危重新冠肺炎病人治疗建议稿。


战疫重医人|周发春:辗转渝汉两地的抗疫急先锋,危难关头勇亮剑

在市人民医院两江院区实地勘察指导医院抗疫工作布局


1月21日至29日期间,周发春在涪陵、垫江、永川、璧山、江津等重庆多个区域巡诊病人、指导和参与救治工作,对区域发热门诊、重点隔离病房、后备医院病区展开布局,及时向卫健委汇报疫情防控情况,积极建言献策。


战疫重医人|周发春:辗转渝汉两地的抗疫急先锋,危难关头勇亮剑


1月30日,周发春团队来到重庆市永川区定点救治医院,与之前坚守在岗的医疗救治专家组进行系统交接,正式驻点入场。作为重庆市四个集中收治点之一,该定点救治医院工作强度和压力可想而知。周发春带领团队与一线医护人员紧密合作,将自己的临床经验建议应用推广于临床救治工作中,一步一个脚印,逐步完成了病人排查、发热门诊流程梳理、确诊病例救治、集中定点收治病区整改论证等工作。2月5日,在团队齐心协力下,该片区首例确诊病例正式治愈出院。


战疫重医人|周发春:辗转渝汉两地的抗疫急先锋,危难关头勇亮剑


2月12日晚11点,还在永川指导抗疫的周发春接到紧急通知,重医附一院160人的医疗队将于2月13日奔赴武汉整建制接管武汉市第一医院1个重症病房的医疗救治工作,请他即刻准备出发。


国家需要、组织号召,从重庆永川直接转战武汉,时间紧迫,周发春甚至没来得及回家整理行装,与亲人道别,便匆匆随军出征。


战疫重医人|周发春:辗转渝汉两地的抗疫急先锋,危难关头勇亮剑

周发春和急诊、重症医学科的队友们在机场合影


武汉战场临危不乱

快速建成病区临时ICU


2月13日,一抵达武汉,重医附一院医疗队即整建制接管武汉第一医院两个重症病区,周发春承担起医疗队临床医疗救治方面的“指挥官”角色,第一时间开展医疗、管理、指导等多项工作,同时还作为武汉一院联合专家组副组长和国家医疗救治专家组重症巡查组专家参与武汉多家医院重症病人抢救会诊、指导督查。


战疫重医人|周发春:辗转渝汉两地的抗疫急先锋,危难关头勇亮剑

周发春在给第一次进隔离病房的医生讲解工作要领和安排


2月14日,重医附一院第四批援鄂医疗队成立临时党总支部,附一院副院长肖明朝任书记,周发春任组织委员,全体党员宣誓,坚决战胜疫情,务求实现武汉抗疫的“精救治、严防控、打胜战、零感染”目标


根据指挥部要求,2月14号下午四点就要开始集中收治大量新冠肺炎患者。武汉市第一医院整个重病区大楼都是临时改建,条件不完备、防护物质相对不足,短时间内大量病人的涌入,穿了好几层防护设备的队员们会大大影响救治效率。周发春深知,队员们实战经验不足,对医院环境和操作系统也不熟悉,在技术、知识、体能等各个方面都将面临巨大挑战。


战疫重医人|周发春:辗转渝汉两地的抗疫急先锋,危难关头勇亮剑


面对将进入陌生的隔离病区病房的压力,临时党总支开了一个简短的支部会议,明确第一批进隔离病房的队员由党员率先冲锋。立即组织医疗队开始全员培训,病区流程、诊治指南、感控防护等紧张而有序地进行。周发春指挥第一批党员先锋队率先进入武汉市第一医院重症病房开展救治工作,在2个多小时内就接收安顿了70多位重症新冠肺炎患者。


挽救生命和队员安全并列第一


在刚接管武汉第一医院病房时,医疗队身处陌生环境、面对未知疫情,工作满负荷运转,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队员的健康安全问题也十分紧迫。


周发春始终坚持把抢救患者生命和队员防护安全放在第一位,强调两个关键词“救人”、“回家”,

不惜一切代价挽救生命,让患者康复回家;医护人员“科学救治,严格防护”,一个都不能少的安全回家


战疫重医人|周发春:辗转渝汉两地的抗疫急先锋,危难关头勇亮剑

查房讲解危重新冠肺炎病人的无创通气


他深知院感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卡,肩负着医务人员“零感染”的重任。他要求所有队员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和流程,严格执行高风险暴露防护服着装和脱卸流程。派专门院感员跟随队员在通道、病区定点跟踪摸排和全程督导检查,找出风险点防范关键点。分层分级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演练和考核全覆盖,

实行“周周培训,定期考核”制度,确保人人过关,保障每个医生和护士都做好安全防护,确保医护人员零感染


在武汉的新冠肺炎救治工作中,周发春将在重庆救治新冠状肺炎总结出的经验逐步运用到了武汉抗疫战场上,成立核心管理团队,科学细致管理,分级精准施救。


战疫重医人|周发春:辗转渝汉两地的抗疫急先锋,危难关头勇亮剑


实施“主任负责制,组长医师包区,责任医生包床,协调补位负责”制度,医护一体、专业管理,精准救治、分层管理,严格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尤其是三级医生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感染防控制度、交接班制度等,强调多学科会诊制度,必要时连线后方医院远程会诊。医疗组长每日例会,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全面梳理、讨论,明确救治方案,保证医疗救治顺利进行,不漏任何一位患者。


他将“重医附一院经验”带到武汉前线,带领团队建立完善的新冠诊疗医疗流程,病区诊疗工作规范,感控管理严格,工作秩序井然,在最大程度保障医务人员安全的情况下,高效救治患者。


心系危重病患救治:

“我们不要在走的时候留下遗憾”


“大家不要忘了我们来的目的,我们从出发就已经做好了打硬仗的准备,我们要敢于啃硬骨头,尤其对于危重病人救治要敢于亮剑!”这是周发春在医疗组长例会上说的话,面对危重病人救治难度大、风险高的情况,他比谁都着急。


武汉疫情在“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当下,最惊心动魄的主战场已逐渐转移至重症病区。


战疫重医人|周发春:辗转渝汉两地的抗疫急先锋,危难关头勇亮剑

在隔离病区查房和医疗队员进行病例讨论分析


医疗队收治的重症及危重症病人比例高达76%,且还有瘫痪、痴呆和许多生活完全无法自理的患者。其中重症患者年龄基本都在 60 岁以上,尤其是危重症患者一半以上70岁以上,年龄最大者93岁,重症及危重症病人比例高达76%,且还有瘫痪、痴呆和许多生活完全无法自理的患者。个别患者甚至自我放弃,不肯配合治疗。作为在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方面的专家,为了救治患者,他几乎想尽了一切办法——医疗队科学救治、精心护理、人文关怀、心理干预等多种手段齐上阵。


对于危重患者,他强调“没有突然发生的病情变化,只有病情变化的突然发现”,突然变化之前一定有蛛丝马迹,他提出了五个及时:观察及时、检查及时、预警及时、处理及时、会诊及时,确保在“战时状态”仍医疗有序。他提出密切关注病情变化、优化实施氧疗呼吸支持、及时识别潜在危重症患者、开展重症救治技术、成立临时 ICU 集中管理,中医辨证施治,提倡尽早启动康复训练与营养支持等多种重要救治措施。


战疫重医人|周发春:辗转渝汉两地的抗疫急先锋,危难关头勇亮剑

查房中为91岁的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加油鼓劲


“重症病人集中救治”,医疗队所到的武汉一院是第四批定点新冠肺炎重症救治医院,ICU床位不够,就自己想办法在病区建立,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为了收治患者专门腾出病房,设备物品不足,就想办法请求重庆支援和当地协调,第一时间建起了病区自己的临时ICU。针对重症及危重病人进行专人专护,一人一策。他和团队一次次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他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实际行动,坚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为了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尽最大的努力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病亡率。


战疫重医人|周发春:辗转渝汉两地的抗疫急先锋,危难关头勇亮剑

带领医疗队员成功为危重患者进行ECMO挽救性治疗


在武汉,他带领的医疗队已开展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重症心肺超声、床旁纤支镜检查、俯卧位通气等重症救治技术。除了传统的多个学科外,他还强调心理、康复、临床营养等早期治疗,为患者快速康复提供可能。他带领年轻的团队帮助武汉市第一医院开展了首例ECMO救治新冠肺炎的实施,目前病人情况稳定,真正做到核心技术的推广应用。


战疫重医人|周发春:辗转渝汉两地的抗疫急先锋,危难关头勇亮剑

在病区临时ICU查房,81岁危重新冠肺炎老奶奶成功拔管行序贯通气治疗


他的身影遍布市一院多个新冠肺炎病房,他的脚印踏遍武汉10余家医院“隔离红区”。不辞辛劳,日复一日,从未听他说过苦道过累,但是从他疲惫的面容和眼中的血丝可以看出他的辛苦与付出。在队友眼里他是一位“有着高度责任感、使命感和人文情怀”的医生,危难时刻勇于担当,敢于“亮剑”的临床专家。


战疫重医人|周发春:辗转渝汉两地的抗疫急先锋,危难关头勇亮剑

在武汉一院隔离病房医疗队员们一起加油,期待胜利凯旋


“我们是带着使命来的,武汉人民以性命相托,我们必然全力以赴,我们不要在走的时候留下遗憾。”


3月17日晚,接到命令,附一院医疗队后续将转战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继续投身危重新冠肺炎病人的救治工作。周发春说,重症治疗不放松,疫情不灭,我们不回!


排版:钟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