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總是什麼都是你規定!為什麼都是你的感受?

1

你的禁止令,孩子會聽嗎?

今天在上班的路上經過一個廣場,遇到一對有趣的母子。

為什麼總是什麼都是你規定!為什麼都是你的感受?

一個大約兩三歲的小男孩,在廣場撒丫子狂奔,臉上掛著燦爛的笑容。比起暖暖的陽光,這笑容更讓人舒服。

媽媽在後面追著喊:“慢點跑,小心!”

一不留神,孩子摔倒了。媽媽急忙跑過去,看見孩子血糊糊的嘴巴,又心疼又生氣。

“讓你慢點,不準亂跑不準亂跑,喊都喊不住,看把嘴巴摔得!不聽話,就和我對著幹。”

摔倒的孩子並沒有大哭,自己站起來用手摸了摸嘴巴。

“為什麼總是什麼都是你規定!為什麼你不會考慮一下小孩子的感受!為什麼都是你的感受?”

這句直逼靈魂的拷問讓那個媽媽無言以對。

看的出來,這個孩子很久沒有出來了。

在廣場上自由奔跑的他,就像天空中自由飛翔的風箏一樣,很開心很快樂。

小男孩的話讓我想到了生活中的父母與孩子,當父母說“不可以”“不允許”“別這樣做”的時候,孩子的表現是拒絕的、反抗的,讓他別做什麼,他非要做什麼。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2

最近由於疫情的原因,很多孩子不能去上學,孩子們每天在家裡上網課,父母變成了昔日的老師。

昨天,同事跟我說上大一的兒子聽網課不認真,總想偷偷玩手機。她一氣之下把手機沒收了,結果孩子離家出走了。

這畫面似乎是目前的普遍現象,為什麼會這樣?

越禁止,越誘惑。

隨著年齡增長,人的自我意識也在不斷增強,對自己想做的事情有明確的慾望,會朝著自己認定的方向走。

父母越禁止,孩子這種反應就越強烈。

對於被禁止的事物或事件,人們往往在好奇心和逆反心理的驅使下,產生強烈的興趣並充滿探究的慾望,並因此而導致“禁而不止、愈禁愈多”的後果。

這就是心理學的“禁果效應”,也叫“亞當與夏娃效應”。

禁果效應跟兩種心理有關,一種是好奇,一種是逆反。

越是禁止的東西,越是充滿了無窮的魅力,誘使人們去接觸去探究。

如果沒有令人信服的說明和解釋,沒有極其恐怖的後果做震攝,單純的禁止只會助長人們的好奇心與探索欲。

孩子天生具有好奇心,父母禁止與控制激起孩子的不滿與渴望,越不讓他做,他越要做。

拿家長們最頭疼的玩手機來說,各種各樣的精彩遊戲大人尚且欲罷不能,何況孩子?一旦他接觸過這個世界,並沉浸其中時,父母強制禁止,孩子想玩手機遊戲的慾望並不會停止,相反會在父母的壓制下,變得越來想玩手機,爭分奪秒地玩,廢寢忘食地玩。

為什麼總是什麼都是你規定!為什麼都是你的感受?

得不到的,總是最迷人的。

孩子真的不懂事,還是你只想他服從?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每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

父母常習慣性地抱怨:孩子不聽話,總和自己對著幹。越禁止什麼,他越要做什麼。但是我們仔細想想,其實孩子並沒有犯什麼過分的錯誤,他的“對著幹”,更多的是父母眼中的不合適、不正確。

孩子很小的時候,他什麼都聽父母的,給人一種很乖的感覺。可漸漸的,孩子有了主見,開始說“不”,這給父母一種感覺,孩子不乖了,不聽話了。

所以,並非孩子不聽話,只是他的做法與父母相悖,讓父母潛意識裡覺得孩子在與自己奪權,並對無法掌控的局面感到恐慌。

廣場的小男孩很久沒有出來了,所以撒丫子奔跑,他很開心。並不是不聽媽媽的話,他只是在努力滿足自己的心願。而媽媽抱怨孩子不聽話,將自己的認知模式投放在孩子身上,她並沒有真正的理解孩子。

想杜絕孩子不聽話,除非生個機器人,自己控制程序。

孩子不是機器,不可能輸入什麼指令,就得到可預期的結果。孩子有選擇權、嘗試權,想讓孩子聽話的前提,是讓孩子從內心贊同父母的規則。

當我們分不清哪些是自我的需求與孩子的需求時,就容易將孩子作為自我功能的延伸,看不到孩子真實的想法。

看不見孩子的真實想法,如何談理解與尊重?

沒有理解與尊重,怎麼和諧相處?

為什麼總是什麼都是你規定!為什麼都是你的感受?

真實的孩子,他們會想些什麼?

孩子是天使,因為他們把魔鬼關在心裡;成人是撒旦,是他們把魔鬼放入了人間。

很多家長從小也在被管制的環境中長大,不懂孩子也有權利,等到孩子大了的時候變成一個非常叛逆的人又開始後悔。

這種孩子一定跟父母的失誤有關,父母的失誤是獨裁。

一個從小沒被尊重的,沒有感受快樂的人,他不會有健康陽光的心態。

一個沒有被親人善待過的人,怎麼會去善待別人?

同樣他不被尊重,他怎麼會自尊?怎麼尊重別人的權利和生命呢?

成年人給了他什麼,他就回報什麼。

所以在現代生活中,我們要去體會孩子的心理,這特別重要。

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先要成為怎樣的人。

閨蜜的兒子今年6歲了,不喜歡學習,閨蜜很是擔憂。她很害怕孩子不好好學習,成年後的生活不如意。

有一天她收拾地板上的雜物時,兒子靠過來一起幫忙。

他說:“媽媽,我幫你吧!我覺得你很辛苦,我想為你做點事兒!”於是他們一起將散落在地上的書整理好放入書架,把玩具歸類放好。

看著再次恢復整潔的房間,兒子頗有成就感地說:“看吧,房間整理好真讓人舒服。”

這一幕, 是多麼溫暖的畫面!

為什麼總是什麼都是你規定!為什麼都是你的感受?

如果不談學習,我想這是一個很溫暖的男孩,把身邊重要的人放在心裡,願意與媽媽一起收拾家務,能夠在生活中感受到簡單的快樂。

這不是一個人本該有的生活態度嗎?

但放在大環境裡,男孩所做的這一切,似乎並不能抵消他學習上的不優秀。

我突然開始明白,一個孩子優不優秀並不是由自己說了算的,而有賴於我們成人選擇用哪個評價體系。

這看起來是有多麼的不公平,當孩子想自由生長成為一個擁有快樂能力的人時,我們正大刀闊斧地將他們打磨成自己想要的人。

而實際上,當我們的心理預期越高,我們打磨和塑造的力度就會相應的加大。可事實上,根源在我們自己,並非孩子。


3

心理學上認為,在每一個人心裡,都有一團能讓自己感覺真正“活著”的火焰,而這團火焰,我們可以稱之為“心理需求”。

找到內心的深層心理需求,能夠發現,我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想過什麼樣的生活,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從而指導我們更好地過自己的人生。

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在《人類激勵理論》一書中提出了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把那些支撐我們“活著”的火焰,分成了不同層次,以助於我們更好了解自己的需求。

該理論認為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情感和歸屬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為什麼總是什麼都是你規定!為什麼都是你的感受?

一般來說,只有滿足了低層次的需求,才會向高一層次發展。但這樣的次序並不是完全固定的,層級可以並列,也可以跳躍。

在對待人格獨立、保持自主思考這件事上,作為成人的我們,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也許,只有當我們自己開始回到內在,找到自己的節奏,真正平等地對視孩子,去看到他們的全部——擅長與不擅長的,就像看到自己一樣。

為什麼總是什麼都是你規定!為什麼都是你的感受?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①先共情,再選擇

“不準看電視!快去寫作業!” 

“我知道你很想看電視,但是現在是學習時間。你是選擇現在關掉還是再看五分鐘後關掉呢?”

這兩種說法,顯然孩子更樂意接受第二種。

不僅因為語氣溫和,而且它給孩子提供了選擇的機會。

單純的禁止,是一種居高臨下的態度,會給孩子一種壓迫感,讓孩子不自在,並激起他的反抗。

②興趣引導,適當放權 

未成年人是被動的弱者,所有的問題都是成年人造成的。

在珠海曾經有一個父親很有本事,通過幾年打拼,存了家財百萬。但當他回到家時發現兒子已經長大,逃學,惹是生非,有嚴重的網癮。

父親開始管教孩子,他禁止了孩子一切有害的活動,但根本沒有用。

這時候他聽說湖北有個專家叫何華彪,曾經把一個網癮孩子給治好了。於是馬上領著孩子到那兒去,支付10萬塊錢把孩子交給專家,希望專家把他教育好,但專家並不是萬能的。

事實上,這個失控的孩子,需要老師和家長正確的引導。興趣引導比明令禁止更有效,用一種迂迴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孩子的好奇心與探索欲得到滿足。自己擺脫了消極情緒,形成自我控制與自我激勵,孩子更容易找到自己的需求,走上正確的軌道。

歷史上治水,宜疏不宜堵,引水入海,方能治水。和孩子相處,也一樣。

③和孩子一起成長,保持自主思考的能力

教育與成長,最怕知道答案卻沒有耐心和細節。沒有一勞永逸的方法,只有不斷的重複正確的習慣,才能不斷獲得成長。

陪伴孩子一起成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看見自己,理解孩子,在摸索中練就自主思考的能力。

你從中得到的格局、視野與方法,才是最值錢的。以後一再重複它們,就是你的財富增長之路,也是孩子的成功之路。


為什麼總是什麼都是你規定!為什麼都是你的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