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退役軍人將“為人民”的軍魂烙在心

他是90後的退役軍人,兩年的湖北咸寧從軍經歷,讓他對千里之外“第二故鄉”的疫情牽記在心。作為長寧城管執法大隊仙霞新村街道中隊的隊員,他把心中的牽掛、焦慮轉化成了崗位奉獻和志願服務,將退役軍人的忠誠之情點亮了屬於長寧城管人的“藍色星光”。他,就是王海森。


退役不退志 退伍不褪色

90後退役軍人將“為人民”的軍魂烙在心

2014年,日語系本科畢業的王海森在經歷了一年的日企生涯後,作出了讓許多人頗為“吃驚”的選擇——圓自己的從軍夢,以大學生士兵的身份應徵入伍到湖北咸寧。

兩年的部隊時光,磨鍊了他的意志,塑造了他的品格,也把“為黨為人民”的軍魂烙在了他的心裡。

2017年,王海森考入長寧城管仙霞新村街道中隊。初入城管隊伍,前輩們對他的印象是“話不多但肯做事,年紀輕但性子穩”。仙霞中隊轄區因市容問題複雜,隊員們需要早中晚三班輪換,家住嘉定的王海森迅速克服困難,把部隊作風帶進工作,短時間就完成了角色轉變。


“我行,我可以,我上”

3月2日,長寧區徵集有外語能力的志願者,王海森第一時間報了名。他說:“我是一名退役軍人,更是一名共產黨員,關鍵時刻,我就應該衝在第一線!現在的重點是外防輸入,我是日語專業畢業的,理應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王海森的話語很質樸,可是面對的志願服務工作卻並不輕鬆。為了做好充分準備,正式上崗前,他利用休息時間,上網查詢和瀏覽了大量和疫情防控相關的日語詞彙,熟記防疫流程,並一一記錄。

90後退役軍人將“為人民”的軍魂烙在心

3月10日,他早早趕到志願服務的社區,協助居委幹部向日籍居民講解居家隔離要求、垃圾投放規定、物資採購問題等,還陪同醫護人員上門測量居家隔離人員的體溫,發放防疫宣傳資料。

90後退役軍人將“為人民”的軍魂烙在心

雖然王海森固定上門服務時間只有每週二、四、六上午,志願服務之外仍要堅守城管工作崗位,但是為了方便做日籍居民和居委幹部的溝通“紐帶”,他添加了隔離人員和居委幹部的微信,做起了“傳聲筒”。新天地社區1025戶居民中,112戶是外籍,可是隻有王海森一個會日語的志願者,社區幹部、醫護人員找他做翻譯,日籍居民找他解難題。有時候需要緊急溝通,他在單位挨家挨戶打電話,手機成了7*24小時的便民專線。


一次專業的幫助 一句日語的感謝

3月11日,一位居家隔離的日本“媽媽”向居委反映,她的一個快遞包裹至今未收到,因為購買的是為孩子做飯的食材,所以她非常著急。王海森瞭解情況後,先與這位日本女士溝通,第一時間安撫了她焦急的情緒,詳細瞭解快遞信息和快遞員聯繫方式。隨後聯繫快遞員,通過對方提供的照片鎖定了快遞存放位置。原來快遞員放錯了貨架,因為語言不通,日籍隔離居民和居委幹部、快遞員之間經過幾番溝通也沒結果。在王海森半個多小時的“牽線搭橋”下,日本“媽媽”終於拿到了包裹,對中國小夥兒連聲道謝。“沒想到長寧的城管隊員日語這麼好!”除了感謝,日本“媽媽”還對王海森的日語能力驚歎不已!

90後退役軍人將“為人民”的軍魂烙在心

90後退役軍人將“為人民”的軍魂烙在心

90後退役軍人將“為人民”的軍魂烙在心


堅守第一線 築牢防控關

疫情發生後,王海森和班組隊員一起,每天對轄區內重點道路、公共場所進行巡查;對負責的幾百家沿街商鋪復工復產情況核實檢查,完善一店一檔信息;深入自己聯繫的天山五村社區工作室,協助居委幹部、物業和社區工作者開展社區防控。

90後退役軍人將“為人民”的軍魂烙在心

2月初的一天,春節假期值班的他,接到了天山五村居委幹部打來的緊急電話,反映社區內有人趁春節放假,在家門口無證賣起了蔬菜,既影響了社區市容,又造成了人員聚集,隱患很大。王海森聽到情況,立刻與同事趕到現場,發現有幾個居民正在蔬菜框裡挑挑揀揀。他立刻勸離現場人員,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協助當事人把蔬菜框搬回了屋內,還對周圍場地進行了清理和消毒。城管在疫情期間的快速反應,得到了居委幹部和居民的一致感謝。

王海森是長寧區退役軍人中的一員,也是長寧城管人一線抗疫的縮影。他的藍色身影走遍轄區,把城管星光融進基層社區。他的赤子之情穿越山海,以實踐堅守初心抗擊疫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