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運用“內插法”原理,計算新高考的賦分值

作為一名新高考制度下的高中生家長,我想可能都會關注新高考制度,以及在該制度下賦分值的計算吧。以山東省為例,簡單介紹一下新高考制度。

如何運用“內插法”原理,計算新高考的賦分值


一、2020年山東開始執行的新高考制度

(一)實行3+3科目考試

目前高中的課程是語文、數學、英語(有學其他語言的)、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共9科,語、數、英3科為共同考試科目以原始分數計算,其他6科可選擇3科按等級賦分,每個學生實行3+3共六個科目的考試,不再分文理科。

如何運用“內插法”原理,計算新高考的賦分值

(二)實行等級賦分制度

不實行文理分科,考生的原始分數因選科的不同,用原始分數無法統一、公平、科學衡量學生的考試成績。因此,等級賦分制度應運而生。

山東的賦分制度,在其他省市賦分制度的基礎上,將所有考生按實際考試分數進行名次排列。按照名次,對應8個等級。將100分-21分劃分為8個分數區間,8個等級對應8個分數區間(具體見下圖《山東新高考等級賦分表》)。在每個分數區間,按照最高分和最低分進行按比例給考生賦分。

如何運用“內插法”原理,計算新高考的賦分值

以上是簡單介紹,不講制度優劣。本人非教育專業人士,也講不了,呵呵。但作為考生和考生家長,可能會有疑問,原始分知道了,那麼我的賦分是怎麼計算的呢?

二、運用“內插法”計算考生的賦值分數

(一)什麼是“內插法”

內插法,又叫插值法。插值法的概念和含義比較抽象,在此不提供含義,只簡單說一下插值法的原理。對插值法有興趣的,可以網搜一下。

“插值法”的原理是根據比例關係建立一個方程,然後,解方程計算得出所要求的數據。

例如:假設與A1對應的數據是B1,與A2對應的數據是B2,現在已知與A對應的數據是B,A介於A1和A2之間,則可以按照(A1-A)/(A1-A2)=(B1-B)/(B1-B2)計算得出A的數值,其中A1、A2、B1、B2、B都是已知數據。

如何運用“內插法”原理,計算新高考的賦分值

(二)計算賦分值的公式

根據內插法,以及山東賦分制度的特點,山東新高考賦分的計算公式如下圖:

如何運用“內插法”原理,計算新高考的賦分值

根據上圖,知道了學生某個選科科目的實際原始分數,也知道了該原始分數所在的等級區間,那麼根據這個等級區間對應的賦值區間,就可以計算出該學生的選科科目的具體賦分,即上圖的考生賦分值。

(三)舉例計算

如果某考生選科的物理原始分數為89分,該分數在所有的物理考生中排名前3%(前3%中,最高分95分,最低分88分),對應的等級是1等級。在1等級,對應的賦分區間為100-91分。根據上述插值計算公式計算:

(95-89)/(89-88)=(100-考生賦分值)/(考生賦分值-91)計算得出考生賦分值為92.29分,四捨五入為92分。

如果某考生選科的政治原始分數為89分,該分數在所有的政治考生中排名前3%-10%區間(該區間中,最高分95分,最低分88分),對應的等級是2等級。在2等級,對應的賦分區間為90-81分。根據上述插值計算公式計算:

(95-89)/(89-88)=(90-考生賦分值)/(考生賦分值-81)計算得出考生賦分值為82.29分,四捨五入為82分。

即使是同樣的原始分數,但原始分數所在的等級不同,最後的賦分值也不相同,最後的賦分可能高於原始分數,也可能低於原始分數。

(四)特殊情況的分數

如果插值法公式左側部分的分子或分母出現0時,即考生的原始分與該區間的最高分或最低分相等時,該考生的賦分值怎麼計算。

這個特殊情況,個人請教了幾個人,都沒給與肯定、明確和權威的答覆。根據等級賦分制度,個人的觀點是,如果分子出現為0,即考生的實際分數為該考生所在等級的最高分,則其賦值分為對應該等級賦分區間的最高值;如果分母為0,則該考生的賦值分應該為對應該等級賦分區間的最低值。

例如上述例子物理的原始分數為95分是1等級,該等級原始分最高為95分、最低分為88分,則其賦值分應為100分;如果原始分數是88分也是1等級,則其賦值分數應為91分。

如何運用“內插法”原理,計算新高考的賦分值

必勝!不只高考!人生的每一次考試,必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