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和新制造業融合發力 杭州“雙引擎”激發新動能

數字經濟和新制造業融合發力 杭州“雙引擎”激發新動能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姚穎康 攝

突如其來的疫情,對城市經濟進行了一場“大考”。記者近日在杭州採訪時發現,有一些產業、企業在疫情中受影響較小,有些甚至逆勢爆發。“這得益於杭州全力打造數字經濟第一城和全面實施‘新制造業計劃’,在‘雙引擎’驅動下形成了經濟發展的強勁動能。”杭州市政府有關負責人說,這讓城市經濟發展在面臨疫情時更顯韌性。

厚積已久的杭州數字經濟產業,在這次疫情中得到了淬鍊。浙江大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高級產品專家尤清濤沒想到,以前用在文保、電力測溫等專業領域的熱成像系統,在這次戰“疫”中成了關鍵“武器”。公司春節期間加班加點研發了超高精度人體熱成像測溫系統,生產線24小時開動。這些熱成像系統在杭州地鐵、上海浦東機場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得到應用。

疫情中,釘釘科技有限公司的在線教學,服務全國14萬所學校的1.2億名學生;杭州安恆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2月免費開放“安恆密盾”,用戶激增10倍達百萬;在富陽中荷電子有限公司,改造後的智能生產線在復工後3小時產能就恢復到90%……

一觸即發源於厚積薄發。2019年,杭州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達3795億元,佔全省總量的61%,同比增長15.1%,已連續21個季度保持兩位數增長;軟件行業業務利潤總額居全國第一;中欣晶圓、中電海康、博雅鴻圖等一批“芯”項目落地。

面對疫情突襲,早早佈局數字化的新制造企業也具備了更強的抗風險能力。“復工以來,兆豐的智能工廠24小時不停,產能一週內就從最初的65%回升到85%。”浙江兆豐機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孔愛祥告訴記者,以數字化為基礎的“快速恢復力”讓兆豐保住了所有訂單。

在杭州,許多像兆豐機電這樣的製造業企業,正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實現生產流程再造、企業提質增效。

去年9月,杭州全面實施“新制造業計劃”,提出到2025年,實現規上工業企業、十百千億企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等六倍增,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製造業強市。

圍繞“新制造業計劃”的23條政策意見,杭州已推進36項政策實施細則,為製造業發展提供空間、資金、項目、人才等全方位保障。

2019年,杭州重點實施了139個智能製造為方向的攻關項目和1093個工廠物聯網方向的推廣項目,新增上雲企業1.5萬餘家,規上企業數字化覆蓋率達84.56%,超過年度目標14.56個百分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