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世欢》中的幕后大Boss,也有历史原型,且做出了弑父的恶行

现在正在热播的电视剧《两世欢》中雍帝的二子邺王的历史原型就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太祖朱温的二子朱友珪。那么雍帝的历史原型就是朱温,有什么根据呢?

因为剧中的长乐公主就是历史上朱温的女儿,而且她的丈夫是赵岩,所以我们根据这个历史事实,可以推测出以上的历史原型人物。

《两世欢》中的幕后大Boss,也有历史原型,且做出了弑父的恶行

看过这部电视剧的人都知道,邺王是所有案件的幕后指使者,而这又暗合了历史。历史上的朱友珪确实很坏,他弑父坐上皇位,最后却没有落得好下场,又被他人所杀。

为什么历史上的朱友珪会如此不堪呢?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原因:

《两世欢》中的幕后大Boss,也有历史原型,且做出了弑父的恶行

1、有很强的权力欲

朱温很爱才,要将皇位传给他的养子朱友文,因此引起了朱友珪的嫉恨,于是他先下手为强,杀了朱温,登基做了皇帝。

这件事就充分说明了,朱友珪的权力欲很强。那么他为什么有这么强的权力欲望呢?因为他母亲是朱温军中的一名歌妓,因此朱友珪在朱温的子女中地位较低。

长年被其他人冷落和忽略,让朱友珪变得善妒。而且他在兄弟中排行老二,想要继承皇位是不可能了。为了得到更多的利益,朱友珪从小就养成了狡猾多谋的性格。

《两世欢》中的幕后大Boss,也有历史原型,且做出了弑父的恶行

但令朱友珪没有想到的是,朱温要把皇位传给养子朱友文。这让朱友珪无法忍受,于是杀了朱温,他自己坐上了皇帝的宝座。

朱友珪强烈的权力欲,使他成为了一个冷血无情的人。

《两世欢》中的幕后大Boss,也有历史原型,且做出了弑父的恶行

2、暴虐无道

朱友珪是一个暴虐的无道昏君,他能杀自己的父亲,就已经证明了他的残暴。中国历来是一个讲孝道的国家,朱友珪弑父,自然不可能得到人们的尊敬,当然也不会有人支持他。

朱友珪做了皇帝后,开始收买人心,但是朱氏家族的人,以及旧臣们都不买朱友珪的账。朱友珪也不擅长理朝政,且荒淫无道。因此朝廷上下都反对朱友珪做皇帝。

朱温的外孙袁象先、驸马赵岩、朱友珪的弟弟朱友贞和将军杨师厚,发动了政变,朱友珪被杀,朱友贞即位做了皇帝。

朱友珪的暴虐无道,弑父登基是不得人心的做法,他的死也在情理之中。

《两世欢》中的幕后大Boss,也有历史原型,且做出了弑父的恶行

3、朱友珪的家庭教育出了问题

朱友珪贪权、暴虐无道,他之所以会这样,追溯起来,是因为朱友珪没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所致。

他的母亲只是一个歌妓,地位比较低,远不如大家闺秀知书达理,所以朱友珪从小在她的教育下,无法养成良好的品德。

后来朱友珪又在父亲朱温的影响下,变得暴虐无道。朱温是篡唐而建立后梁的,所谓上行下效。所以朱友珪觉得,既然父亲可以篡权,他自己也可以这样做。

因此,当朱友珪得知,朱温要把皇位传给朱友文时,他果断的杀了朱温,篡权登基。

《两世欢》中的幕后大Boss,也有历史原型,且做出了弑父的恶行

而且朱温晚年时,也很荒淫无道,这一点朱友珪也是有样学样,最后导致王公大臣们发动政变。

朱友珪一生都没有受到过良好的教育,所以做人做事,也非常失败,其悲惨的下场,也是因果循环的结果。

从朱友珪的一生来看,他其实是不幸的。从小没有受到好的教育,长大后又胡作非为,在动乱中结束他自己短暂的人生。

因此朱友珪的不幸告诉了我们,家庭教育是很重要的,而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的。

《两世欢》中的幕后大Boss,也有历史原型,且做出了弑父的恶行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教育孩子呢?首先,父母得有正三观,不然是无法教孩子走向正轨。

其次,父母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希望孩子能有好的行为,父母必须自己要有好的行为。希望孩子不干什么事,父母必须自己不干什么事。说一套做一套的父母,是教育不出好孩子的。

第三,孩子有坏习惯就要及时纠正,不能溺爱。当然也不要用粗暴的行为,和语言来制止孩子们的错误行为。要循循善诱,付出耐心和爱心。

最后,父母还要教会孩子勇于承认错误,及时纠正。要告诉孩子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错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是错,还不改正。而且,懂得从别人身上吸取教训,也是非常重要的。

《两世欢》中的幕后大Boss,也有历史原型,且做出了弑父的恶行

所以教育小孩不是那么容易的,仅仅只是让他们吃饱穿暖,还不够,还需要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培养他们独立的人格。

朱友珪的一生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教育子女任重道远,希望每一个父母能好好修炼。

参考文献:

《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一/三》

《新五代史·梁家人传第一/梁本纪第一》

肖邦:喜欢中国历史,对历史人物、事件有独到见解。希望通过文字还原历史的真相,揭开历史中鲜为人知的秘密。了解历史,掌握现在,拥有生活的智慧。

往期文章链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