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照片的时候,如何拍摄出朦胧之美?

段兴宇


拍摄照片的时候,如何拍摄出朦胧之美?

我们时常会看到一些作品,意境相当美,画面有一种朦胧之美。

其实画意作品、朦胧作品最佳表现题材是风光和花卉。

有些朋友会有疑问,这种朦胧的效果怎样拍摄呢?下面我们共同来交流一下。

1、拍摄时间

一般来说,朦胧之美的作品最好选择时间是早上八九点为最好,如果是阴雨天,时间就不太受限制,早起有薄雾是最好的拍摄时机。

2、特技附件

本人也拍摄过一些类似朦胧的图片,有一个特技告诉大家,就是在拍摄的镜头前加一层保鲜膜,人为营造朦胧的感觉,这个保鲜膜可以适当揉搓一下,效果也是很不错的。拍摄花卉最实用。

3、后期制作

如果前期拍摄的不是太理想,我们在后期可以加入朦胧的特技效果,有很多软件都是这类的一键操作。

以上就是本人的一点看法,欢迎各位朋友补充或评论

剑舞影像,西部摄影爱好者,期盼关注

文中部分图片选自网络,只为表题意,诚挚感谢原作者。


剑舞影像


前景靠近花盆



璇玑57736603


个人的两个技巧:

1、可以把正确曝光比作装满一桶水,那么光圈就是水管,光圈有大小就代表水管的粗细,只是光圈数值越小代表口径越大(佳能就有焦距50mm 光圈1.0的大口径镜头)。快门就是水管放水的时间长短(一般相机上快门时间从几千分之一秒到30秒、B门)。要装满一桶水,可以用粗水管、短时间,也可以用细水管、长时间,对相机来说也就是大光圈、高速快门和小光圈、低速快门。当然,数码相机还可以调整感光度ISO。

2、雨后,光线较暗,反差比较小,色彩饱和度低,本身就有烟雨江南的感觉,拍摄时或后期再降低一下色彩饱和度和反差,效果会更好。





高家jiang


朦胧之美,其实就是日常说的景深,合理控制好前后景深,就能体现出你想要的朦胧之美,另外光圈的大小也是一个关键因素,光圈越大朦胧效果越好

比如这是老师在印度拍摄的,后景深很好的虚化,突出了人物,



小光影学摄影


朦胧和自然的表达方式不同,所以展现的方式就不同


麒麟主宰


柳黄水碧


用户5294107256102


我不是专业摄影师,我表达不出怎么才能拍出朦脓美,就用几张照片来回诠释这个问题!





小景随行


把照片拍出朦胧的感觉,最好用多重曝光手法,对于同一拍摄主题一张脱焦拍摄,另一张实焦,拍出的朦胧效果会很出色。


西域神探


其实就是用多重曝光拍摄功能,合理控制好前后景深,就能体现出你想要的朦胧之美,另外光圈的大小也是一个关键因素,光圈越大朦胧效果越好。对于同一拍摄主题一张脱焦拍摄,另一张实焦,拍出的朦胧效果会很出色。


松子浪人


首先要说明的是朦胧美和拍不清楚是两个概念。朦胧美,是在拍清楚的前提之上,或用拍摄方式,或前期利用光线折射形成,或用后期制作。拍不清楚就不用说了,就一个字:虚。

先以摄影界的朱静姝老师的《夏荷》(ISO400, F4, 1/250秒)为例来说明一下拍摄方法表现出来的朦胧美:这张照片摆脱了传统拍摄手法,利用虚实交替表现朦胧的美感。很多人以为这张照片是二次曝光,但其实是一次成像。荷塘边微风轻拂柳叶,用长焦镜头把画面拉近,柳叶在前,莲蓬与荷叶在后,用大光圈的虚化效果舍弃柳叶的形而只留其色。当柳叶在微风中轻轻飘起的一瞬间按下快门,这个决定性瞬间要掌握得恰到好处。色彩方面主色调是绿色,象征夏日的清新,深绿色和浅绿色相配能带来和谐安宁的感觉。

下面这两张图是我拍摄的溶洞里的钟乳石,由于光线的漫反射,很轻易地就形成了朦胧的感觉。由此可知我们在拍摄其他物体的时候,有时候可以刻意地去营造一些光的效果,来达到朦胧的美感。后期制作的方式就不再赘述,总体来说使用的方法都是相似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