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发挥双拥工作优势 筑牢战"疫"安全屏障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重庆市各级双拥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重庆市委、市政府和全国双拥办有关工作要求,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充分发挥双拥工作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凝聚起广大军民团结一心、共抗疫情的强大合力,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双拥新篇章。

脱下军装仍是兵,越是艰难越向前

在重医附一院心血管内科的办公室里,放着副主任医师高凌云亲手写的三封请战书,请求前往疫情最严重的武汉支援。47岁的退役军人高凌云有一个遗憾,2003年非典,当时孩子不满一岁,她没有前往一线。17年后,孩子已经长大了,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高凌云觉得自己不能再错过一次报国的机会。

第一封请战书落款日期是1月24日除夕。那天晚上,朋友圈被陆军军医大学支援湖北医疗队的消息占满,高凌云有了上前线的想法。1月27日上午,她又递交了第二封请战书。随后,重医附一院陆续派出两批医疗队员,但高凌云都没有接到"出发"命令,她不甘心就此放弃。

2月12日上午,高凌云递交了第三封请战书,当晚她接到了第二天出发的命令,"最大的感觉是激动,这么久的愿望终于实现了。"2月13日下午3点,高凌云作为重庆支援湖北第八批医疗队队员登上了飞往武汉的航班,奔赴抗疫一线。

这是重庆市退役军人纷纷请战,积极请求奔赴抗疫一线的生动剪影。"依托于平时构建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社会参与、军地互动'的双拥工作机制,疫情发生后,市双拥办先后两次发出通知,动员退役军人发挥双拥优势,积极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得到了积极响应。" 重庆市双拥办主任、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宁光贤介绍说,退役军人脱下军装仍是兵,关键时刻,他们响应号召主动请战,踊跃奔赴战役前线,凝聚起了军民团结一心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

重庆:发挥双拥工作优势 筑牢战

退役军人投入社区疫情防控一线

"我有双层'防护服',一层是党员,一层是军人。"面对小区居民的关心,正在排查外地返渝人员的谢彬蓉这样回答。今年49岁的谢彬蓉,曾在部队服役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她第一时间申请加入社区党员志愿者突击队,积极投入到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

与谢彬蓉一样,在武隆区凤山街道的退役军人彭小兵, 连日来24小时保持待命状态,每天行程不少于12公里,忍着腰痛坚持走访摸排,被群众亲切的称为"硬核"兵支书。而渝北区玉峰山镇的退役军人詹成伟,每天奔走在农村和社区之间,搭建起"零中间商、零接触"志愿者平台,解决城市居民"买菜难"和乡镇居民"卖菜难"问题,被称为"乡村蔬菜配送小队"的网红队长……

据统计,疫情发生以来,重庆市6万多名退役军人奔赴抗"疫"一线,积极争当冲锋陷阵"示范员"、宣传教育"讲解员"、排查管控"网格员"、交通要道"守门员"、群众舆论"引导员"、后勤保障"服务员",筑起了一道道抗击疫情的铜墙铁壁。

疫情面前不退役,防疫复工两不误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当前,疫情防控仍处于关键期,重庆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积极动员退役军人、拥军企业一手抓疫情防控特别是遏制疫情扩散,一手抓春耕生产和企业复工复产,坚持两手抓、两手硬。

连日来,大足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王方作为企业监督员,先后走访了多家对口联系企业,及时宣传疫情防控期间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举措,全面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当前复产复工情况,做好"一对一"服务,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复工复产问题。

为加快推进复工复产进度,铜梁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动员10名党员突击队员从道路交通卡点撤回后,全程参与到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中,详细了解企业复工复产筹备情况、复工人员轨迹及防疫措施,协助企业完成复工审批、防疫物资储备等工作,并指导企业实行"网格化"管理。

"尽心尽力做好服务,切实解决'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让外出务工人员顺利返岗。"垫江县鹤游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组织各村(社区)服务站人员为退役军人提供"便民、主动、贴心"服务,协助相关部门开展《离垫临时通行证》一站式办理服务,让退役军人外出返岗业务办理"最多跑一次"。截至目前,为外出退役军人服务近500人次。

重庆:发挥双拥工作优势 筑牢战

退役军人备战春耕忙栽种

在助力农业生产方面,黔江、云阳、丰都等区县组织退役军人帮助产业大户、缺乏劳动力农户义务开展土地耕整、育苗、栽种等农业生产工作,帮助当地复耕复产。

目前,全市有12余万名退役军人奋战在郑万高铁、渝遂高速复线、重庆轨道交通十号线二期工程等重点工程现场和农业生产一线,成为复工复产的重要力量。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退役军人相应号召,积极行动,为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和春耕生产献智出力,努力做到防疫、生产两不误。" 据重庆市双拥办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全市1028个乡镇(街道)、1.1万余个城乡社区,已经建立起了退役军人服务站,"上下一条线、纵横成网络"的双拥工作组织网络在精准防控疫情和有序推动复工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前方打胜仗 后方支"前"忙

"没想到国家能把我们每一个人的每一件事情都能帮忙解决到,真是太暖心了!"奋战在武汉火神山医院抗"疫"一线军医张建平的妻子胡雅丽激动地说。受疫情影响,胡雅丽在九龙坡区所开的商铺已经入不敷出,经市、区双拥办协调,为她减免了部分租金,解了燃眉之急。

"你在前方打胜仗,我在后方搞保障。"据介绍,疫情发生后,市双拥办组织开展了"组织一次走访、建立一个联系卡、发送一封慰问信、赠送一个拥军包、办理一批拥军实事、解决一批现实困难"活动,积极帮助解决随军家属就业、军人子女教育、照顾老人小孩、家属生产经营等困难问题,并在评选推荐市级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中向参加抗"疫"的单位和个人倾斜,把真情关爱送到疫情防控一线军队人员的心坎上。目前,已走访慰问396名军队一线医护人员家庭,帮助协调解决家庭实际困难问题36个。

民拥军情深意浓,军爱民鱼水情深。"开州区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群体捐款21400元"、"梁平退役老兵蒲良培捐款10000元"、"涪陵退役军人杨在兴捐赠口罩2.5万个" ……一笔笔捐款,一批批物资,见证着亲如一家的军民鱼水情谊。

重庆:发挥双拥工作优势 筑牢战

九龙坡区退役军人捐赠3000个医用口罩

据统计,抗击新冠疫情以来,全市双拥模范、拥军企业、退役军人等累计捐款560多万元,捐赠酒精消毒液4500公斤、消毒粉1000公斤、口罩65000个,向湖北省荣军医院、武汉优抚医院各捐赠负压救护车1台和一批生活急需用品。

重庆市双拥办负责人表示,将在前期为军人军属特别是一线军队医护人员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做好双拥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健全完善工作机制,丰富拓展工作内容,努力提升新时代双拥工作水平,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实现强国梦强军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王彦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