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林区基层法院:让“送达难”不再难

“送达难”一直是困扰基层法院民事诉讼流程一个非常顽固的问题。基层法院送达难之所以难,多数是由于受地域影响,一些当事人住所相当偏远或者没有固定的住所,造成送达难甚至无法送达。或者是由于偏远地区老百姓文化程度低、法律意识淡薄,导致出现以各种理由躲避、拒收法律文书的现象等。

为此,临江林区基层法院对送达难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进行具体分析,结合司法实践,总结出新的工作思路。

完善送达地址确认制度是解决送达难问题的关键,可以有效地提高送达质量与效率。临江林区基层法院严格要求原、被告将其详细联系方式填写到地址确认书上。如果在送达过程中出现地址不准确、或其他由于受送达人原因造成拒绝签收、未在规定时间内接收到文书的情况,可以将文书退回之日作为送达之日。

临江林区基层法院民事诉讼中优先选择直接送达的方式,通过电话或短信等形式告知受送达人在规定时间内到法院领取诉讼材料;如果电话和短信方式无法正常联系受送达人,可以考虑直接上门送达,即邮寄、留置等,结合实际情况再确定送达方式。如无法联系受送达人,但符合留置送达条件,应该在留置送达过程中通过拍照和录像等方式记录全过程。

针对送达难的问题,临江林区基层法院积极从法治宣传入手,强化公民遵纪守法意识。如在社区、校园等地方进行法律宣讲;在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进行法治宣传,使司法送达制度深入到民众生活中。另外,除了法治宣传以外,临江林区基层法院针对居委会和村委会等地方还逐步建立起沟通联络机制,以便更好的协助配合送达工作。

(临江林区基层法院立案庭刘国联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