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14岁的时候看了《百年孤独》,但是看完后什么也记不住,也没有什么感觉。这是为什么?

张兴雨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书就像朋友一样,每个年龄阶段都有适合自己的同龄朋友,跨越时间的障碍成为彼此的“忘年交”并不容易。

《百年孤独》对于大多数十四岁的孩子而言可能过于厚重了,仿佛一位暮年老者缓缓讲述着拉丁美洲大地上发生的魔幻故事:布恩迪亚家族的爱恨情仇在一个世纪时空隧道里轮回百转。

我在十来岁时读完这本书和题主一样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书中冗长而相似的人名甚至让我一度觉得这本书实在名不副实。当我长大一些,有了自己的人生阅历和感悟,再去与《百年孤独》这位长者对话,那些以往似是而非的段落就变得清晰起来。

有些书确实是存在阅读门槛的,在读不懂的时候不如放一放,毕竟久别重逢的朋友才真正值得珍惜。


小马拾图


百年孤独一书,采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描绘了南美洲大陆百年的发展,由于地理相对隔绝,人与自然的毫无止境斗争,精神也比较孤独绝望,这就是百年孤独的含义。。。

你看了记不住,一是与写作手法有关,比如一个简单的现实场景,你去打一瓶酱油,酱油撒了,在文中可能就会变成酱油瓶穿过几条街,从细小的门缝穿过,爬上街边聊天老大爷的皱纹,慢慢消失在河边干涸的沙地里。。。想象与现实杂糅,仓促去读,走马观花,很容易只模模糊糊记得奇奇怪怪的比喻;

二是南美洲大陆地理相对隔绝,人们的精神状况,对世界认知与外界不一样,我们更不能理解那些光怪陆离的文化现象,最后又只剩下奇奇怪怪的风俗;

三是里面人物关系复杂,起名规则又不符合常见习惯,光是记名字都头大,那么记忆里就是这个奥,那个娜,稍微清楚一点的只剩下犯了禁忌的猪尾巴!!!

四是我们对南美洲大陆的开发历史并不十分了解,故事的主人公们对外界也是处于懵懂状态,只知道当时殖民者从外面进去种了甘蔗,制糖,具体外界什么样,他们也从来不知道,笔下的世界本来就是模模糊糊的,一般性看完当然也是云里雾里的了~~

所以初看百年孤独,记不住是正常的,故事就从家族的奋斗开始,由于地理太过于隔绝,人们思想蒙昧,后来越来越绝望,以家族内部出现近亲繁殖,预言成真,奋斗的人彻底绝望了。。。


笔刀耕火种


这张树图可以帮助阅读《百年孤独》。



野风狂生MrWildWind


你看完就忘了大部分,再过段时间就忘的差不多了。这是生理现象。

14岁的人,看书只是看,理解不了。无法感同身受。


耳根不净


有些好书是需要人生阅历来感受


沐月九里


因为年轻,悟不到什么


腾冲园通寺


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