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省高三明天開學!今年高考變數很大,總體成績將受影響!


又一省高三明天開學!今年高考變數很大,總體成績將受影響!

3月9日,青海省內第一批144所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正式開學,成為內地第一個開學的省份。

3月13日,貴州清鎮,高三學生陸續返校,準備16日正式開學。在校門口,工作人員對進入校園的學生行李等物品進行消毒,學生排隊要保持間隔。學校工作人員介紹,返校班級實行分批制,學生每人每天發一個口罩。

3月14日,貴陽一中的學生們也陸續返校,準備3月16日正式開學。學校對進入校園的行李等物品進行消毒,學生遠離排隊有秩進入校園。老師介紹,學校已準備好各種預案和應對措施,進入校園的學生採取住校制度,家長及無關人員嚴禁入校。

日前,華中師範大學測量與評價中心主任胡向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到:在這樣的疫情背景下,高考如不延期,“今年高考總體成績水平將受影響”。

該話一出,不少考生和家長開始感到焦慮,不知如何是好。

胡主任提出此觀點的依據是什麼?2020高考又會發生哪些變數?高考生們又該如何應對?

高考總體成績水平會受影響?

高考成績水平或受影響,主要有兩方面的依據:

複習效率大打折扣

目前全國多地中小學已展開網課教學,雖大部分學科與在學校正常上課節奏相同,學生都是面對“一塊屏幕”,處於“同一起跑線”,但有老師認為“沒有老師的監督,一些同學自覺性不高,復效率大打折扣”。

除了沒法監督學生外,老師也無法通過網課獲知學生的聽課效果,雖線上可以隨時互動,但提問的學生卻特別少,加之作業也難以上交。

“復課後,可能還要回爐。”不少老師未免感到擔憂。

胡主任也表示:缺乏課堂氛圍,學生難以進入學習狀態。自覺的學生成績會得到提升,但不自覺的學生,成績有可能會下滑,學生們的成績容易走兩極分化。

學生“預熱不足”,影響發揮

高考未延期,但一些省市高考的“前奏”已發生變化。有的省市採取網上考試,比如北京;有的省市則延期考試,視開學的具體時間進行調整。

對此胡主任認為:“市、區和學校每月都會安排考試,學生在考試中熟悉考試,就像運動員大賽前調整節奏。現在,教學複習節奏被打亂,許多學生‘預熱’不足,可能影響發揮。”

可以說,考生的備考節奏多多少少都會影響,那麼提前預知了解今年高考變數也變得尤為重要了。

又一省高三明天開學!今年高考變數很大,總體成績將受影響!

2020高考會如何變?

其實,高考命題趨勢在2019年發生過變化了:

1、高考語文現代文閱讀試題順序發生變化。

2、高考作文開始限定文體,比如只能採用演講稿、書信等實用性文體。

3、高考數學打破以往壓軸題的設計管理,並創新試題設問形式。

4、理綜化學大部分試題首次以學術專著、科技期刊、會議論文、技術專利等資料為素材背景編寫。

所以高考本身也在不斷髮生變化,越來越考驗考生的靈活性和現場發揮能力,對許多學生來說,確實是不小的難度。

就我們現在所知的,2020高考可能會發生以下變化:

命題無範圍,更靈活

2019年末,教育部考試中心宣佈,高考體系的考試大綱和考試大綱的說明不再修訂

,參考2019年版考試大綱和考試大綱的說明。

也就是說,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的省份不再製定考試大綱。有人便擔憂“取消劃重點,整本書都成了重點”

除了不再製定大綱外,在今年1月,教育部還公佈了《關於做好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繼去年提出減少單純死記硬背的知識性考查”後,首次明確“加強關鍵能力考查,優化試題情境設計,增強應用性、創新性”。

也就是說,高考命題會更加靈活,而這次疫情剛好給考生備考方向轉型提供了一個契機。

考試時間延長,復讀難度增加

對第三批進入新高考的8省市(比如廣東)來說,今年是傳統高考的最後一年。

對即將參加高考的考生來說,本就面臨著巨大壓力,而突如其來的疫情則更是“雪上加霜”。如果考試失敗選擇復讀,參加的則是新高考,復讀難度加大。

所以對很多考生來說,這次高考只許成功,不許失敗,壓力接踵而至。

不過大家也無須太過擔心,高考命題確實在變化,但也有重點可以抓。

預測2020高考命題重點

1、高考命題越來越體現時代主題、弘揚時代精神。

2、高考試題要“重基礎、重應用、重時事、重生活”。即使每天試題情境都有變化,但考查的知識點是沒有多大變化的。

3、高考命題不留教材版本痕跡,但考點知識都是考綱要求的內容,很考驗考生的思維能力。

4、高考為了保證選拔功能,往往較難的題目考生一般入題較易,但會發現解題的方法很多、路子很寬,但越走越窄,越來越難。

5、試題都會考慮我國的地域及民族等因素,所以一般都會採取用陌生的問題考查熟悉的知識。也就是說,打好基礎是很重要的!!

6、有些試題重視起點很高,比如理綜有的是尖端科研試題、或者諾貝爾獎的問題,但答案都不會超綱,所以大家遇到這種題目不必太過慌張。

7、重點知識重點考,重點知識年年考,非重點知識輪流考。

8、高考試題會增大探究性,擴大開放性,體現創新性,從獨特的角度對學科知識進行多方位、深層次的考查。

9、理論要聯繫實際,要密切關注時事熱點和實際生活,懂得用知識解決實際中的問題。

10、試題往往從比較小的一點切入,要求考生能排除干擾,小中見大,透過表面現象,從本質上去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高考題越來越具有創新性,但即使多創新都不離其宗,所以考生要鞏固好自己的基礎知識;除此之外,還要關注時事熱點,聯繫實際;題目看似很“高端”,但要明白再“高端”,答案也不離考綱

那麼我們該如何應對呢?

2020高考備考建議

語文

1、語文讀寫是關鍵,要重點提高自己的解讀能力、鑑賞能力和表達能力。

2、夯實基礎,注重積累。

3、建立習題檔案,要注重經典例題的總結,對錯題進行歸檔整理,反覆思考研讀。

4、對照考綱,對已複習過的知識點全面鋪開,毫無遺漏地構建框架結構圖,做到心中有數、不留盲點。並且還要把零散的習題整合成類型,進行深入探究。

5、回顧經典作文題,作文素材要每日積累。

數學

1、數學要抓“增分點”(基礎題),把握“重點”(重點模塊),突破“難點”(解析幾何及導數問題)。要做好最後的衝刺訓練,進行規範訓練,掌握提分技能。

2、重點題型常“訪談”。

3、儘量迴歸基礎,再現知識脈絡和基本的數學方法,每天保證做一定量的基礎題,讓自己把這一部分基礎題做對、做全。

4、要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上加大訓練力度,控制好訓練時間。

英語

1、勤練習,答題要規範化。注重考前的強化訓練、模擬演習,同時再次深入研究近三年的高考題,把握高考方向。

2、梳理把握知識的重點,科學訓練應試技能。

3、要提升聽、讀、寫等技能,做到天天訓練。

4、在後期備考中,要對詞彙、語法等基礎知識進行再次梳理,複習的重點是以詞塊為單位,關注語境和應用,帶動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升。

5、對高考各試題類型進行專項訓練,系統歸納題型特點。

理綜

1、化學重點在課本,要理清思路。

2、精練高考真題,摸清問題所在。

3、對物理學科,高考要求考生掌握五種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應用數學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實驗能力。

在後期複習中應狠抓基礎,做好基礎題,特別是中檔題。一般的學生以抓住選擇題、實驗第一題、選考題、大題的前幾問為主。

4、生物複習要依考綱,完善知識網絡,達成知識重組。

5、一方面要“題海撈金、精選精練”,另一方面要按照考綱要求做到考點細化聯繫,防止遺漏相關的知識點。

文綜

1、歷史現實不脫節,最好能根據一年來的新聞熱點、社會熱點和學術熱點,回憶有關歷史知識。迴歸教材,查漏補缺。研究好錯題,對不同類型的問答題,思考答案從什麼角度來回答,答題思路要總結好。

2、重點梳理主幹知識和核心概念,解決易錯知識點,深化拓展重點知識,尤其要挖掘歷史地圖、表格和圖片中的信息。

要建立知識的宏觀體系,建立知識框架,梳理知識的發展線索,把握歷史規律、把握歷史的階段特徵。

要注意歷史問題的現實思考和現實問題的歷史思考,將歷史、熱點、中外現實有機結合起來,尤其要適當關注本年度熱點和重大社會熱點。

3、政治知識要點要記清,養成規範答題的習慣,將模擬訓練當作高考。

4、政治還要彙總時事熱點,梳理知識網絡。

5、地理複習回教材,把曾經整理過的基礎知識資料結合教材再次複習、記憶,勤練習。

最後衝刺時間裡,大家切勿焦慮,一定要穩住心態,有規律有計劃地備考,積極應對高考。

隨著一系列教育改革政策的出臺,高校綜合評價招生也越來越成為主流。由於綜合評價注重的是學生的綜合素質,所以一般都要求學生有實踐活動、志願活動等,部分高校對高中期間參與過社會實踐活動的考生均有所偏愛。此外,參加一些課外活動也能使考生拓寬視野,提升學習表達能力,對綜合評價考試的表現也很有幫助。

中學生創新英語綜合測評”適合有英語專長的高中生,它緊貼多元錄取方式的高招政策,對高中生的英語水平、創新能力、綜合素養進行多維度的綜合評價,同學們在這裡不僅收穫了自信,也提高了綜合素養,對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人文情懷、世界胸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又一省高三明天開學!今年高考變數很大,總體成績將受影響!

“測評”一方面為學生自身的生涯規劃發展提供全面參考,另一方面,也為國內外的高校選拔優秀人才提供科學依據,得到了廣大考生家長、學校老師以及高校的廣泛認同。並且,測評全面引入了北京師範大學的先進技術,並與《環球時報》社建立戰略合作,依託《環球時報》的國際影響力,致力於拓展每一個參評者的國際視野。與此同時,以中國首個英文類學生通訊社---“環球青少年通訊社”為綜合實踐平臺,參評者有機會參與到環球國際研學、走進聯合國等社會實踐活動中來,讓更多的中國青少年能夠站在更高的國際舞臺上自信成長,代表中國青少年與世界對話!

“2020中學生創新英語綜合測評”第三階段初評報名正式啟動,詳情請見創新英語官網2020中學生創新英語綜合測評參評通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