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如何深度融合?

燃龙点凤


文化和旅游如何深度结合?

文化和旅游就像两个热恋中的情人,就算遥遥相望也能察出火花。然越走越近,越深度结合,越有化学反应。

没有文化的旅游就像少了美酒的盛宴。更不堪那些上车睡觉,下车尿尿,到了景点拍个照,晒晒朋友圈,买买纪念品的游客们,他们去哪里玩都一个样。东西南北都分不清楚。有朋友说她夫人去年三八妇女节的去了福建,回来问他,福建是不是广东管的,还有朋友说,他朋友的朋友去了趟新加坡,回来告诉朋友的朋友,要她一定要出国去看看,说外国的月亮真的比中国的月亮大,朋友说没文化真可怕。

没有文化的旅游不单收获少,而且会弄出不少笑话。

旅游是文化的延伸,文化是旅游的升华。

和文化深度融合的旅游是一种精神享受。有文化的人旅游,他们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苏东坡去了趟庐山旅游,写下了千古佳作“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旅行带给他们的不单单是养眼的美景,还有无限的启发。到了峰顶,才有那种“一览众山小”之感。

桂林山水誉满天下,但是我想我们很多的人第一次了解桂林山水,都是来源于陈淼的那篇游记《桂林山水》,我和很多去过桂林的朋友也都这样被吸引去的。

游记诗歌是旅游的延续升华,文化和旅游互相成就互相融合。

朋友小雅说他每回带儿子出去旅游前,都要把介绍当地的文章和电影都看了,事前了解那里的风俗习惯,人文地理等,做好攻略才出发旅游,旅游同时一定会写游记心得。

有些旅游点为了提高知名度,也会想尽办法找些能和名人或某种文化扯上关系,这样既丰富了旅游项目,也容易让人记住。

惠州西湖旁边的祝屋巷就是一个例子,说祝屋巷谁知道,但是说是和唐伯虎同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就不同了,瞬间变得高大上。

还有潮州古城的旅游业经营得特别好,也是沾了韩愈的光,他们善于借力炒作。把文化和旅游高度结合,这也算是一种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