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姓氏耶律、完颜现在都改成什么姓了?具体如何?

詹帆妃


那些耶律、完颜等少数民族国姓,后来都改成什么姓了?

我国姓氏文化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一个姓氏的人口越多,意味着这个姓氏在历史上的地位越显赫。比如我国现代人口最多的李、王、张、留、陈、杨、赵,这些姓氏,随随便便就能再是历史上找出一大批的帝王将相。虽然可能大多数名人与当今的芸芸众生都是八竿子八百杆子打不着的亲戚,可依然有人遇上同姓的陌生人会说一句"五百年前一家人"。

非常有趣的是,中国近代的四川军阀刘湘和刘文辉,其实是叔侄俩。这两人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直接认了2000多年前的蜀汉皇帝刘备当祖宗。姓氏文化专家一研究,居然真的给他们续上了刘备后人蒲编堂(编草鞋的名门)的家谱。另一个蒲编堂后人,是民国最狂野的知识分子,掌掴委员长的刘文典校长。

中国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可是当我们看少数民族历史时,却发现他们使用的那些国姓,却大都已经难觅踪迹,这些人的后人,后来都到哪里去了呢?

说到这里,我们不妨先来梳理一下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的国姓都有些什么?

1,匈奴族:

匈奴一开始没有姓氏,南匈奴归附汉朝后,大都改为刘姓。南匈奴建立的的政权主要是汉赵(也叫前赵)和大夏。前赵的国姓是刘,大夏的国姓则是赫连。

现在,还有姓赫连的人,他极有可能是匈奴王室后人。

2,摩羯族。

摩羯族其实是匈奴人和鲜卑人的杂交品种,属于边缘化小部族。但是石勒天纵奇才,居然第一次统一了黄河流域。石勒后人被汉人冉闵篡位,摩羯族基本被杀光。

姓石的小伙伴,不要说自己是摩羯座,因为摩羯族已经被杀光了。

3,鲜卑人。

鲜卑人,原先住在鲜卑利亚,现在改为西伯利亚,其实是同一词语的不同翻译。鲜卑人建立的政权还比较多,主要是多个燕国和和多个魏国。燕国的国姓是慕容,所以这一部叫做慕容鲜卑,燕国也有段姓,叫做段氏鲜卑。建立魏国的另一部叫做拓跋鲜卑,后来改姓为元。

现在慕容姓、段姓和元姓,都是存在的,他们有可能是鲜卑王族后人。

4,氐族羌族。

氐族和羌族规模比较小,但是包含的国姓还不少。氐族先后建立过前秦和成汉,国姓分别是符和李。羌族建立了后秦,国姓是姚。

这三种姓,现在还有,而且还不少。

(蒲松龄是不是符pu坚后人?)

5,沙陀族。

沙陀族建立了五代十国中的三个朝代,后唐、后晋和后汉,国姓分别是李、石、刘。

这些都是汉族大姓,不少人以为这三个朝代是汉人朝廷,其实是误解。

6,契丹。

契丹族建立了辽朝,可是他自己又总是改国号为契丹国。在俄罗斯语里面,中国就是契丹。契丹国姓是耶律。

耶律家族最后一个名人,是辅佐成吉思汗的汉文化大臣。这说明,耶律基本从那时起就融入汉人了。耶律姓到现在几乎没有了,很多改成汉姓了。

7,党项和吐蕃、南诏等。

党项族、吐蕃和南诏,都是羌族的分支,党项族一开始姓魏铭,后来改为了李唐赐给的李姓,这一点与沙陀族李克用一样。吐蕃族没有姓氏,后来逐渐以家族徽号、封地为姓氏。南诏也没有姓,南诏国王以父亲名字的最后一个字作为自己名字的第一个字。比如皮逻阁的儿子叫阁罗凤。

8,蒙古。

蒙古族建立的中原政权是元朝,国姓为孛儿只斤。孛儿只斤,后来就成了"包"或者"宝"两个姓氏。

目前蒙古各部的音译复姓,大都改为了乌、席、白、杭等。看起来好像和汉族人没什么区别。

9,女真。

女真族建立过两个中原王朝,分别是金和后金(清),国姓分别是完颜和爱新觉罗。完颜这个姓,一支存在着,清朝丧权辱国割让伊犁的完颜崇厚,就是完颜家族在近代的优秀代表。爱新觉罗在清朝灭亡后,大都改为金姓。因为爱新觉罗就是金子的意思。

爱新觉罗在现代最有名的两人,一个是溥仪七妹金志坚,一位普通的中学教师,临死前说献身革命,奉献教育,是为清朝皇室赎罪。另一个旁支后人启功,是个书法家,他认为自己姓启。

随着网络文化的流行,越来越多人给自己改一个少数民族复姓,慕容、完颜、耶律就成了重灾区。其实这些人不知道,改变自己的姓氏,其实没什么意义。

更有甚者,一些人自称皇室后人,招摇撞骗,又是打款解禁皇室资产,又是兜售壮阳滋阴神药。那就是违法行为了。


历史知事


现在还在姓“耶律”、“完颜”的,多是最近二三十年为了赶时髦,改回来的,大部分属于满族、锡伯族和达斡尔族。

因为,他们老祖先的那个年代,在亡国之际,为了躲避异族统治者的各种灭门式的追杀,早就把这些容易惹来“杀身之祸”的姓氏统统的改掉了。

咱们按时间顺序,先看“耶律”一家人。

这个大辽的“耶律”家族,比较悲催,被金朝的女真人和蒙古大汗的铁骑给灭了两轮。

想当年,大辽在北宋“岁币”的“滋养”下,逐渐飘了起来,在专心享受生活,忽略秣马厉兵之时,东北的女真部落有了异动。

长期以来,契丹人视女真人为野蛮的贱民,欺压和各种歧视不说,还剥皮抽筋一般的向女真人征收大量“贡赋”,逼得女真人都活不下去了。

女真部落有个首领,叫完颜阿骨打,提出——把这个王朝直接端掉,干掉大辽皇帝,那么,咱们就不用再受气交税了吗?

于是,女真人一不做二不休,鼓起精神头,一路南下,没几年,联手大宋,就开进了大辽的南京(现在的北京),再往西走了几步,顺势又杀到了西京(山西大同),在西京郊区俘获了大辽的末代皇帝——辽天祚帝,耶律延禧。

这个大辽的末代皇帝先是被解送到了金上京,软禁了一段时间,之后被杀死。更有传说认为,他死后,尸体还被马群踩成一摊肉泥。

当年,“耶律”家族的皇室男性直系成员基本被金人杀了个光,不少宗室男童被手术改造成了“公公”。宗室女性则被计入奴籍,供人玩乐践踏。

更没想到的是,没多久,战斗力超强的女真人又拎回了两个北宋皇帝,还把顺便大宋宗室带来给大辽宗室当“难友”。

据《大宋宣和遗事》则记载南宋绍兴年间,金朝皇帝完颜亮强迫57岁的宋钦宗和54岁耶律延禧去比赛马球。善骑术的耶律延禧,企图纵马冲出重围逃命,结果被乱箭射死后,让乱马踩成了肉泥。

不过,在大辽灭国之际,有个叫耶律大石(这个名字好接地气)的宗室,带着队伍和老百姓,过境西夏,一路向西,最终落脚在了我国新疆和中亚地区,建立了西辽王国。

然而,还不到一百年的光景,更具杀伤力的蒙古人大老远的赶了过来。西辽的王公贵族们,遭到了比金朝灭国时要猛烈的多的杀戮和各种物质性的破坏。这轮糟蹋,让西辽的相关史料古迹多不完整,一直困扰着后世的考古工作者。

再看,“完颜”一家人。

在大金国时代,蒙古人长期受到女真人的欺压,民族之间接下了非常深的梁子。

加之,绝境之中,女真人的战斗力还是可以,统治者带头选择了死战,让蒙古人着实费了大劲。出于当年的蒙古人的行事风格、民族传统和作战成本,加上历史上血淋淋的怨仇,他们对金国皇室,采用了异常残暴甚至极端手段。

比如,蒙古人曾找到金哀宗自杀后没来得及烧干净的遗体,劈开,自己和南宋一边分一半。

成功灭金的窝阔台大汉直接除掉了金朝的皇室男丁和直系女性,差点就把完颜家族杀光光了,而剩下的完颜家旁系族宗室则被当成了奴隶,拉到草原上受苦遭罪去了。

这种情形下,遗落民间的金朝宗室,各个谈“完颜”变色,为了保命,争相恐后的改成了颜、王、符、汪、完、魏、顾、院等汉姓。

再回头看“耶律”。

整个蒙古—大元的时代,曾经的契丹族也已经跟汉族融合的差不多了。比如大名鼎鼎的汉化契丹人——耶律楚材,先后辅弼成吉思汗父子三十余年,成为了把儒家思想引入到了草原民族的营帐内的第一人。

再往后,因为契丹族完全融入到了北方汉人之中,久而久之,大部分的“耶律”,都逐渐改用了汉姓,各类分支,已经非常不可考了。

这段岁月里,有部分留在东北的女真人,在白山黑水间,仍坚持着“完颜”姓氏。

随着大清国崛起,完颜们也迎来的“第二春”。此时,还出了一些“完颜”系列的名人。比如,治理黄河水患有功的完颜伟、完颜麟庆(下图)祖孙二人等等。

只是,风水轮流转,到了大清国覆灭的时候,作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中的“鞑虏”,害怕被“革命群众”报复和“驱逐”的满族大户和他们的近亲达斡尔族、锡伯族,又都纷纷低调的改了汉姓。比如,叶赫那拉氏,就改成了“那”、富察化作了“富”、“纽祜禄氏”改为了“郎”、珍妃的那个他他拉氏,成了“唐”姓等等。

建国后,以爱新觉罗家族为代表的一堆前朝“皇亲国戚”,又掀起了一阵改姓热潮。

“爱新觉罗”在满文里,是金子的意思,于是,直接改姓“金”;其余的皇族,比如婉容的娘家,郭布罗氏(达斡尔族),简化成了“郭”姓;更有清末,末代皇后婉容的表妹——“最美格格”完颜童记(下图),他妈妈是乾隆五世直系嫡长孙女(爱新觉罗·恒慧),爸爸是完颜立贤贝勒。

这位格格和她的亲妹妹,直接把名和姓全改了——姐妹两人分别叫做了“王敏彤”和“王涵”(原名完颜碧琳)。

类似的还有溥仪的亲妹妹,爱新觉罗·韫欢(下图),也选择了很具时代特色的“响亮”姓名——金志坚,成了一名桃李满天下的人民教育家。

至今,真正的皇室贵族后人们,基本早都成了汉人姓氏了。

只是,现在出现个怪现象——有据可考的皇室后裔都很低调,踏踏实实的用着汉姓,积极的入团、入党。

反倒是一些前清宗人府大门都挨不上的“野生爱新觉罗”们,或是拿着各式“宫廷祖传秘方”专治疑难杂症,尤其是“不孕不育”(照说,大清国的最后三代帝王都没有子嗣,当年怎么没舍得自己用一下呢?);或是天天黄袍加身,一口一个阿玛、阿哥、额娘的叫着,还供奉了大清国的“列祖列宗”,每天坚持祭拜........也不知此情此景下,那些被供奉着的祖列宗们的在天之灵,情何以堪。


大学军事理论教师


爱看史书与武侠小说的读者都非常熟悉中国古代的很多复姓,比如诸葛、司马、夏侯、西门、淳于、东方、东郭、宇文、南宫、令狐、拓跋、完颜、耶律、慕容、独孤、上官、欧阳等等,而这些复姓现在非常稀少,在全国多的有几十万,少的只有几千人。

至于耶律、完颜与司马、宇文、慕容等复姓都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姓氏即国姓,耶律是耶律阿保机建立的辽朝的国姓,完颜是完颜阿骨打建立的金朝的国姓,辽朝与金朝都是中国历史上两个强大的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但结局都比较悲惨。

先说契丹族人建立的辽朝,公元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成为契丹部落联盟首领,916年始建年号,建国号“契丹”。公元947年,辽太宗耶律德光率军南下中原,攻占汴京(今河南开封),灭亡后晋王朝,耶律德光于汴京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大辽”,1125年辽朝被女真族人建立的金朝所灭。


辽朝灭亡以后,耶律大石西迁到中亚楚河流域建立西辽,定都虎思斡耳朵,1218年被蒙古所灭。1222年西辽贵族在今伊朗建立了小政权后西辽,后又被蒙古所灭。

经过女真族与蒙古族的两轮残酷屠杀,作为辽朝国姓的耶律姓氏所剩无几,但耶律家族并没有灭绝,在蒙古帝国还出了一个著名的政治家耶律楚材。

但大多数耶律家族的后代在辽朝灭亡以后,为了逃避被异族统治者屠杀而改姓,耶律姓氏改为姓萧、刘、王、叶、耶、律等姓氏。耶律姓后代主要有三个民族,第一个是汉族,第二个是满族,第三个是锡伯族。在少数民族里姓依喇氏、伊拉氏、伊拉里氏都是耶律家族的后裔。

汉字简化姓氏后,耶律姓改成了耶姓,因此耶律这个复姓的人口数量目前比较少,全国只有几千人。

再说女真族人建立的金朝,公元1114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诸部后起兵反辽。在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哈尔滨阿城立国,国号“大金”。1125年金朝灭辽朝,1127年攻占东京开封灭北宋王朝。公元1130年,南宋皇帝赵构向金朝皇帝上降表称臣,南宋成为金朝的属国。公元1153年,金朝皇帝完颜亮迁都中都(今北京)。金世宗、金章宗统治时期政治文化达到巅峰,金章宗在位后期急剧由盛转衰。金宣宗继位后,内部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外受大蒙古国南侵,被迫迁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公元1234年,金朝在南宋和蒙古南北夹击下覆亡于蔡州。



金朝灭亡以后,蒙古军队对金朝皇族进行大肆屠杀,完颜皇族的男性大多数被屠杀,女性大多数都被押送蒙古为奴,少数死里逃生的完颜家族人为了避免被蒙古军追杀,纷纷改姓为:颜、王、吴、符、汪、完、顾、银、金、魏、院等姓氏。

随着后金暨清朝的崛起,完颜家族终于熬出头,重新出来做官,比如清朝乾隆、道光时期治理水患有功的完颜伟、完颜麟庆等,都是金朝皇帝金世宗的后代,证明金朝完颜皇族并没有被蒙古人完全灭绝。

现在完颜姓氏的人口在1.2万左右,主要聚居在河南鹿邑县、甘肃泾川县,安徽肥东县这三地。

在暗无天日的古代乱世,一个王朝的灭亡甚至可以导致一个姓氏尤其是皇族国姓被屠杀,尤其是耶律、完颜、司马、慕容等皇族几乎被斩尽杀绝,剩下的漏网之鱼也基本上都隐姓埋名改为其他姓氏,而当今文明时代,各个民族都是祖国大家庭的成员,恢复这些复姓还是继续用后改的单姓都是个人自由,再也用不着担心因为姓氏而引起杀身之祸。


厚德载物49847


看过历史剧的人都知道,历史上有很多的复姓,像司马、拓跋、完颜、耶律、慕容、独孤、欧阳等等,而这些现在在全国有的几十万,少的只有几千人。


古代的耶律来自辽国契丹人姓氏,完颜出自金朝女真人姓氏,比较著名的人物就有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耶律源于契丹族鲜卑分支宇文部支,出自唐朝末年契丹迭剌部耶律家族,属于以家族名称为氏,耶律家族后来建立了辽国,到辽国灭亡,耶律姓氏改为姓萧、刘、王等姓氏。耶律姓后代主要有三个民族,第一个是汉族,第二个是满族,第三个是锡伯族。在这些名族里姓依喇氏、伊拉氏、伊拉里氏都是耶律后裔。

汉字简化姓氏后,耶律姓改成了耶姓,因此耶律这个复姓的人口数量目前比较少。



建立金国的完颜氏,在灭国后,完颜姓氏因为是皇族姓氏,为了避免被追杀,纷纷改姓为:颜、王、符、汪、完、顾、银、金等姓氏。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完颜姓氏的人口在1.2万左右,主要聚居在河南鹿邑县、甘肃泾川县,安徽肥东县这三地。
耶律和完颜这两个姓氏都是少数民族姓氏,为统治汉人,曾用过汉名,后来建立的王朝灭亡,为了躲避追杀,后人都使用了汉名作为伪装,作为皇族复姓而改姓简化,主要原因是为了躲避战火的追杀。


狂热历史


这个问题提的好,在封建时代尤其是南北朝之后只要是前朝灭后朝的前朝的皇室宗亲们几乎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耶律阿保机创建大辽朝之后以镔铁为国祚,象征坚不可摧。宋金海上盟约联合灭辽之后大辽的皇族们是死走逃亡,除了耶律大石一支西迁建立西辽帝国最后熔入以吉尔吉斯为主的中亚民族之外剩下的几乎都是都隐姓瞒名,但后世子孙中也出了耶律楚材这位优秀的政治家。

蒙古灭金之后耶律皇族后裔都逐渐的熔入了汉、蒙古等民族,耶律楚材及子孙们就被成吉斯汉授予了蒙古人的称号并且列入贵族,因为契丹人以镔铁为号所以他们的后人绝大多数都改汉姓铁。

完颜阿骨打创立金国之后以金为国祚意思就是万年不腐不朽,金国在蒙古与南宋的联合夹击之下灭国的非常之惨!皇族们被世仇宋蒙两国屠杀一番之后是死走逃亡剩下的的并不是太多,完颜一词在汉语中的意思就是王姓的意思。所以说他们绝大多数人都熔入汉族改汉姓王了,也有些人改姓金或者是颜姓了。


用户夏天的风


耶律是契丹人的姓氏,元代以后契丹人大多融入蒙古族,也有的融入女真族和汉族。所以今天已经很难再见到耶律这样的姓了。在云南省有一支契丹人的后裔,但现在大多使用汉字单姓,具体有没有保留耶律这个姓则有代调查。在今天蒙古族当中有姓亦拉尔齐的,满族当中有姓伊拉里的,都与耶律音近,但究竟是不是当初的耶律氏还有代考证。完颜是女真人姓氏,金朝灭亡后完颜家族的人逃散散,明朝末年完颜家族后代中有一部分加入八旗,跟随努尔哈赤建立了清朝。后来女真人发展成为今天的满族,完颜家族一部分留守在东北的沈阳、丹东以及黑龙江,一部分入关在北京,天津,承德,荆州,广州等地驻防。这一部分完颜家族后人如今均属满族,家族最大的有两支,一支在辽宁省凤城满族自治县,另一支在北京。两支完颜家族都后代如今大多取单姓“王”,也有的姓“汪”。


老庞的娱乐生活


耶律乃是契丹人的姓氏,随着辽国契丹的没落以后,契丹人逐渐西迁,前往中亚地区,当然还有一部分人被后来的蒙古部落吞并了。



因为当时的辽国是被金国灭掉的,因此耶律皇室的成员大多都被杀了,所以侥幸逃过一劫的也大都改了名,而且因为逃到了西边的契丹是被更为凶悍的蒙古国灭掉的,所以有很多史料都保存的的不完整,因此很难找到耶律姓氏的下落了。


前面说了,灭掉辽国的就是金国,金国皇室就是完颜。但是因为当时的金国因为占据了中原的北方,所以有一定的民族融合的趋势,再加上金国的几位皇帝也是财用汉人帮助治理国家的,所以金国皇室的下落还是有迹可循的。



蒙古人在饱受金国上百年的欺凌以后,终于在在公元1234年,蒙古国攻占金国都城以后,金国宣告灭亡。由于金国的奋力抵抗,所以蒙古人在功成以后,采取了极度残忍的屠杀,完颜皇室被屠杀一空,生下一些偏远分支为了保命,纷纷将自己的姓氏改为“王、汪、魏、顾等姓氏。

当然即便是改了姓氏,也免不了受到处罚,一些金国原来的贵族世家大多都被蒙古人流放到大草原上牧羊去了,成为了蒙古人永世的奴隶。


这个历史很正


我老家山东潍坊临朐,我们村姓王的比较多。但分为两支,我们这一支人多,家谱记载祖上姓完颜,故称完颜王。另一支人少点,称为沂山王。


山海之缘54


因果报应,当初,祖上杀戮成性,威风八面,烧杀掳掠、无恶不作,今日,害得子孙藏匿行踪、遮遮掩掩、不得终日,若是祖上相信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就不会如此造孽!


zxh12604


耶律姓氏我不太清楚,但完颜姓我知道一点,我是豫东地区的,临县鹿邑有几个姓完的村子,人口大概一万五千人左右,家谱记载是完颜宗弼后裔,世代不允许在村子的上演关于岳飞的戏剧,93年改回完颜姓氏,民族改为满族,我孩子的班主任就姓完颜,这应该是完颜氏比较大的一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