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養肝的最佳季節,做好這三點,不再“肝著急”

3月18日是“全國愛肝日”,今年的主題是“參與愛肝行動,共創美好前程”。


全國愛肝日|春天是養肝的最佳季節,做好這三點,不再“肝著急”


我們體內的器官都需要精心養護,尤其是日常負責新陳代謝的肝臟,稍有不慎就會引起疾病出現。


專家:春季是養肝的最佳季節


順時養生,是中醫養生的重要內容之一。春三月主生髮之氣,五行中屬木,五臟中屬肝,因春天肝氣舒達,是最好的養肝季節。

中醫認為,肝的主要功能是“主疏洩”和“主藏血”,前者可以讓氣的流通順暢,後者可以讓血液充足,做好了這兩點,才是養護肝臟的精髓。


  • 1.控制情緒,有助疏肝理氣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醫科主任、主任醫師朱曉峰表示,因肝主疏洩,除了最直接影響脾胃消化,幫助脾胃疏通飲食外,還能疏洩周身氣機,掌管情緒,調暢人的精神情志。古人把這種功能稱之為“肝主條達”或“肝喜條達而惡抑鬱”。

肝能調理情緒,同樣情緒也影響著肝氣的運行,如果一個人總是悶悶不樂,肝氣就容易鬱結,堵在體內,導致血液的流動也不通暢。一般來講,肝氣不舒的人容易臉上長斑,而且皮膚髮暗、發黃,皮膚老化明顯,所謂的“黃臉婆”多是肝經不暢所致

“我們要做控制情緒的人,而不是做情緒的‘奴隸’,這是因為不良的情緒不僅影響生活和工作,對肝臟也是有損害的。”朱曉峰說,“想要養肝護肝,那就一定要讓自己遇事冷靜,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不能讓壞情緒損害肝臟,做到心平氣和,才能保護好肝臟。”


全國愛肝日|春天是養肝的最佳季節,做好這三點,不再“肝著急”


  • 2.睡前按摩,有助養護肝血

因為上網、追劇等原因,部分人在疫情期間已經習慣了晚睡晚起。而肝主藏血,夜間是肝臟排毒的最佳時間,但熬夜就會錯過肝臟藏血、排毒的重要時機,進而造成肝血虧虛。

朱曉峰認為,養血最好的方法是充足的休息,古人提到“臥則血歸肝”,意思是春季要有充足的睡眠,一般建議在晚上11點之前進入深度睡眠,也就是10點之前需要上床休息。

每晚睡覺前,可以按揉腳上的太沖穴(位於足背,第1、第2蹠骨間,蹠骨結合部前方凹陷中,或觸及動脈波動處),一定程度上也能起到降肝火、養肝護肝的作用。


全國愛肝日|春天是養肝的最佳季節,做好這三點,不再“肝著急”

理療師在明亮的辦公室給病人做足底按摩


  • 3.青色蔬果,有助清洩肝火

此外,部分人在冬季習慣吃辛辣、油膩的食物,到了春季仍保留這一飲食習慣,並不利於肝臟的健康。朱曉峰指出,養生之道在於飲食清淡,清淡的食物不但容易被消化吸收,更能起到養肝的作用。

中醫認為:“肝主青色,青色入肝經。”也就是說,青色的食物有疏肝護肝的功效,對於肝氣不順的老人,可以適當多吃青色的蔬果,以清洩肝火,起到保護肝臟的作用。

菠菜:菠菜性涼,味甘、辛,無毒,歸大腸、胃經,有補血止血、利五臟、調中氣、通血脈、止渴、通腸導便、滋陰平肝、助消化的作用。

香椿:香椿味苦、澀,性平,入肝、胃、腎經,有清熱解毒、健胃理氣、潤膚明目等的作用。

芹菜:芹菜性涼、味甘辛,入肺、胃、肝經,具有平肝、清熱除煩、涼血止血的作用。

朱曉峰補充,在選擇養肝食材時,應先辨別清楚自身的體質。如肝陽上亢者,應適當食用百合、蓮子、沙參、玉竹等,以滋陰潛陽;如肝膽溼熱者,應適當食用枸杞葉、茵陳等,以清熱利溼。


全國愛肝日|春天是養肝的最佳季節,做好這三點,不再“肝著急”

在碗中的新鮮菠菜




通訊員/張燦城

製圖/朱志安、來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