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為什麼喜歡回購股份,而很少通過增發再融資?

頭條財經


美股的公司一般都會進行市值管理,公司進行回購,在客觀上會減少流通股份,也會給市場認知上覺得公司認為自己的股價偏低,以上措施有利於提振股價上漲。當然最直接的動力是管理層的年終獎金跟股價考核掛鉤,股價上漲可以拿到更多的獎金。

國內上市企業進行增發再融資,稀釋股份傷害的是廣大散戶的利益,長期來說並不會傷害大股東的利益,反正大股東不用賣股賺錢,因為短期的增發融資已經讓公司和大股東直接拿到了大筆的資金,拉不拉昇股價也無所謂了。而國內很多公司管理層並沒有股份,或只有很少股份,管理層不一定能說服董事會回購股份。


王中King


 

回購一直是美國股票需求的最大來源,如果沒有企業回購,市場對股票的需求將急劇下降,正是美股公司的大量回購,不僅避免了期間全球熊市下美股暴跌的可能,也推動了美股三大指數迭創新高。

巴菲特對股票回購曾經說過:“包括美國銀行在內的多家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投資過的公司,一直以來都在回購股票。許多公司回購股票的數額相當驚人。我們非常喜歡這種股票回購,因為我們相信大多數情況下,公司回購的股票在市場中是被低估的。畢竟,我們持有這些股票的原因也是因為我們相信這些股票被低估了。當一個公司的經營規模不斷擴大,但流通股數量不斷下降,股東將會非常受益”。

 蘋果、埃克森美孚、輝瑞以及通用電氣、沃爾瑪等行業巨頭都曾經參與股票回購。2018年,美股回購規模達1.1萬億美元

回購的優點:

一、向市場傳達正面信號,穩定公司股:“當前股票價格低,連公司自己都在買,大家快去搶!”

這個信號的效果非常強,金融市場是信息不對稱的市場,如果有人競相搶購某個企業的股票,或者是公司的管理層競相購買公司的股票,肯定會向市場釋放出正面的信號。

二、逢低買進:管理層認為自己公司股票的價格被低估了,買進來是划算的,此時逢低買進可以最大化股東利益。

三、應對收購:減少市場中可供收購的股份,使收購方收集股票的難度加大,從而對抗惡意收購。

四、美化財務指標:管理層想通過回購的方式提升一些財務比率,通過減少流通股總數從而增加EPS,會減少總資產從而增加ROA(資產報酬率)。

五、避稅:美國現行的法律,派息通常要按照投資者的收入水平來作為徵稅依據,但在股票回購時,出售股票的股東,只需要按照較低的資本利得稅來繳納稅負,並且只有在實現利潤的情況下才需要支付資本利得稅,虧損時不需繳納。

六、有助於股權激勵:如公司實施管理層或者員工股票期權計劃,直接發行新股會稀釋原有股東權益,而通過回購股份再將該股份賦予員工則既滿足了員工的持股需求,又不影響原有股東的權益。

股票回購確實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策略,公司大股東滿意,中小投資者高興,公司管理層也能獲取獲益

但是,金融市場永遠沒有包治百病的一招

無論股價漲上天,還是跌入海底,公司還是那個公司,業務還是那個業務,公司的基本面才是決定其長期價值的因素。瘋狂的回購,確實大幅提高了市盈率,但沒有實現企業盈利的實際增長,而且回購也埋下了兩顆雷:

1、高管濫用股票回購損害股東利益

2、借錢加槓桿回購股票,公司債務違約風險上升。美聯儲不斷降息,借錢成本降低導致公司發行的債務激增,這些債務的大部分用於股票回購和發放股息,越來越多的股票回購通過使用槓桿進行。

3月16日,美國最大八家銀行宣佈暫停股票回購至6月底,將節省下來的資金用於向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的個人和企業發放貸款。這八家銀行包括:大通、美國銀行、花旗集團、摩根士丹利、富國銀行、高盛、紐約梅隆銀行和道富銀行。



山有九重即九宮


說到美國公司為什麼喜歡回購股份,這個要從他們的幾個股市特點來解讀。

第一,美國上市公司多半採取職業經理人的管理模式。而職業經理人的報酬多半是與股價直接掛鉤的。也就是入職前承諾股價到多少,會得到相應的報酬和獎勵。所以很多職業經理人的工作目標就是推高股價。推高股價最簡單易行的方法,就是不停的拿公司利潤回購自己公司的股票。上市公司流通的股票數量少了,那麼每年能夠分到每股的利潤也會增加,這樣股價就會進一步上漲。

第二在美國融資相對容易很多。在中國公司上市發行股票是主要的融資方案。或者說在中國公司上市的途徑相對容易一些,其他的融資途徑如發行債券,資產抵押成本相對高很多,而且難度非常大。但是這些相對美國市場更加簡單,更容易操作。他們可以從市場上借到很低利率的錢。所以很多上市公司都是去借銀行的錢來回購自己公司的股票,這樣的話就能推升股價,得到自己想要的報酬。

以上兩點,是構成美國公司回購股票的主要動力。希望能夠解得到題主的問題。





愛折騰的老程


回購股票原因如下。

回購股票使股價變高,有利於股東

在美股裡面,我們經常能看到一股幾千美元的股票。而世界上最貴的股票,伯克希爾哈撒韋—A,一股高達26.8萬美元。這還是大跌之後的價格,在今年2月20號大跌之前這隻股票一股達到了驚人的34.3萬美元。也就是說一股約人民幣200多萬元。而這樣的股票都是一股一股的進行交易的。

大多美企回購的股票,最終都被註銷了。註銷導致流通的股票少了,根據物以稀為貴的理論,價格自然就要上漲。美股和A股的策略是不同的,A股是通過不斷的增發,來獲取更多的融資。而美股是通過回購來不斷將股票價格炒高。

這樣的好處是保障了大股東的權益,回購使得每一股的收益增加了,每股淨資產提高。同時重要的是,防止了外部資金的擾亂。使得股東收益更加穩定。


為什麼不增發再融資呢?

其實是因為美國和中國不一樣,美國的利率持續走低。債權利率一路下行。中國企業為了融資,需要上市進行股權融資,這樣才會有錢。但是美國不同,債權融資成本甚至低於股權融資成本。所以完完全全可以通過借錢來滿足資金需要,這樣甚至比出讓股份融資來的更便宜。所以很多美企都會有借錢來回購自己公司股份的情況。這樣的好處還是同上。每股收益增加,股東和管理層都收益。


回購減少是股市下跌的原因之一

早在2019年12月17日,高盛在給客戶的報告中便談到這一問題,回購減少或將成為美股市場的一大風險。當時他們便預感這會是一個隱患。那麼為什麼回購會減少呢?其實還是之前講的,股票持續的走高,需要進行持續回購。在以前,回購一股可能只需要幾美元,但是現在回購一股可能要花幾百美元,公司承受不了這麼大的壓力。所以回購量只能減少。實際上,連續11年上漲,和一些大公司比如蘋果,微軟的回購有很大的關係。這些大公司基本代表了標普的走勢。

簡單來講就是,股票本來要跌的,但是通過減少發行量,讓它一股變貴了。但是現在回購一減少,便會有下跌的風險。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解答,我是老岑,瞭解更多資訊,敬請關注@老岑說財經


老岑說財經


美股持有者佔比最大的是機構投資者,比如共同基金,社保基金,養老基金,企業年金基金,慈善基金等機構投資者。機構投資者在公司的股權佔比高,股東權益高,對價值有較大的偏向。回購股份可以減少市面流通的股份數量,增加股東的權益。而增發股份,會對現有股東的權益進行攤薄。所以,在比較成熟的市場,投資者會更喜歡回購股份而不是增發股份融資。



微延看世界


美國上市公司非常珍惜自己手中的股份,就怕自己的股份被稀釋,所以融資的順序是債券融資,沒有辦法才使用股權融資,A股反過來,巨大部分公司不在乎股權稀釋,更喜歡減持套現,融資順序是能採用股權就採用股權融資,沒有辦法再會使用債券融資。

A股IPO堰塞湖幾年來,開足馬力,IPO堰塞湖也沒有徹底化解,美國股市IPO 沒有中國多,可是也沒有IPO 堰塞湖存在,在國內,把IPO作為一項偉大的工程,IPO成功就是企業發展的終極目標,並作為一個成就不斷炫耀。

A股上市公司一直有投資飢渴症和融資飢渴症,只要逮到機會,就會盡可能的使用融資,增發、可轉債、配股、小額融資都很吸引上市公司馬不停蹄的執行,一方面是上市公司財務狀況不佳,盲目擴張,需要再融資補充流動資金,其次是上市公司缺少硬核技術,禁不起市場環境變化衝擊,因此需要不斷併購資產對沖業績下滑,三是上市本身就是財務造假上市,需要不斷併購資產掩蓋財務造假,四是股東高管減持衝動強烈,需要併購熱門概念,推高股價,高位減持。

美國上市公司不同,雖然也有併購重組,但監管嚴格,不存在推高股價減持的需要,另外很多上市公司希望把自己打造成為百年老店,股東捨不得減持股份,更不願意增發股份稀釋股份,三是美國上市公司主業清晰居多,不想併購擴大外延,立志做行業細分龍頭,即使併購,也是做大主業規模或者打通上下游產業鏈,不像國內股市熱衷跨界併購,追逐熱門題材。


杜坤維


美股裡的企業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公司治理已經逐步擺脫創始人的影響,大多是職業經理團隊在運作,他們的利益和公司的市值是休慼相關的。


這也使得很多公司非常喜歡回購股份,一方面回購註銷可以使得股本縮小,每股收益自然提高,估值就變的更便宜;另一方面,在外流通的股票越來越少,供需變化下,股價也表現越來越好。所以,可以看到這些年,很多公司大量的借錢回購自己公司的股票,比較極端的例子是波音公司,熱衷於借錢回購,把公司淨資產都搞成負的了。


為什麼很少公司通過增發融資?因為那需要攤薄股份啊,對原有股東不一定划算。優秀的公司回購自身股票,還有一點考慮應該是外部沒有比自身更優質的資產了吧,蜜汁自信啊,哈哈。


公司通過回購把自家業績做高,市值做大之後繼續抵押融資回購。管理層呢,通過激勵等措施拿到大量的業績對賭或者是股權,投資人、公司高管皆大歡喜啊。所以,09年這一波美股大牛市,回購的貢獻還是很大的,可以說是多方“合謀”發力的結果。那這是不是永動機呢,可以一直持續下去呢?中國古話說,物極必反啊。這次疫情打破了這一循環,股價崩掉之後,想要再出去借錢回購就很難了。


比如剛才提到的波音,去年受到737MAX的影響,已經影響到訂單了;這次疫情又使得航空業遭受重創,肯定又會傳導到波音公司的訂單上;股價今年以來跌了60%還多,現在拿什麼去借錢回購啊?現金流有問題、資產是負資產、股權質押在股價暴跌下也沒戲。所以一旦進入這樣的負向循環,股價的跌幅也會比想象的要大,就跟之前波音過去十年股價漲的超乎我想象一樣。


總的來說,美股回購是各方都有動力去推的,A股未來估計也會形成這樣的環境。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啟發哈。


江湖遊人


1.股票回購是指上市公司利用現金等方式,從股票市場上購回本公司發行在外的一定數額的股票的行為。股票回購在國外經常是作為一種重要的反收購措施而被運用。回購將提高本公司的股價,減少在外流通的股份,給收購方造成更大的收購難度;股票回購後公司在外流通的股份少了,可以防止浮動股票落入進攻企業手中。股票回購是改善公司資本結構的一個較好途徑還抬高了股價。 2 . 增發股票簡單的說就是增加股票的發行量,更多的融資,“圈”更多的錢。對企業的現金是增多了但稀釋了股價,還對市場存量資金產生壓力,是在給股市抽血。 所以美股很喜歡回購抬股價,很少進行增發股票形成注水砸自己牌子。



非常不錯678


當公司擁有過多的現金時,通常有四種處理方式:

1、留著:低利率環境下,留著是最差的方案,除非你在日本(長期通縮)

2、投資新項目:前提是項目的回報率高於邊際資金成本

3、發紅利:增加分紅比例,或者派發一次性分紅。前者通常不是首選,因為分紅比例有一定剛性,升易降難。

4、股票回購:從市場上購回一部分該公司發行在外的股票。

現在就聊聊這最後一種處理方式:

回購的原因:

1、【逢低買進】如果當前股價真的很低,此時逢低買進可以最大化股東利益。

2、【應對收購】減少市場中可供收購的股份,使收購方收集股票的難度加大,從而對抗惡意收購。

3、【美化財務指標】管理層想通過回購的方式提升一些財務比率:股票回購對上市公司贏利能力毫無影響,但會減少流通股總數從而增加EPS,會減少總資產從而增加ROA(資產報酬率)。

4、【向市場傳達正面信號】股票回購向市場傳達出的信號是:"當前股票價格低,連公司自己都在買,大家快去搶!"。這個信號的效果通常很強,因為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公司價值與資產結構無關,除非違反某些假設。信息不對稱即是這些假設之一,而股票回購就是利用信息不對稱提升公司股價的最好例子。

回購 vs. 分紅:

同樣是返還現金給股東,為什麼感覺回購好像比分紅更普遍呢?一個主要原因是,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期權在公司高管薪酬裡的比重越來越高。同樣是返還現金,派發紅利只對當前股東有利,而回購股票可以最大化地提升股價,從而讓期權持有者同樣獲利。還有一些高管的薪酬是根據既定股數,道理相同,今天的分紅分不到未來才能持有的股票上,但是提升的股價卻直接增加了自己未來的收益。

美股近年來的回購:

回購這麼好,以至於就算沒有多餘現金的上市公司也想湊熱鬧,可是錢從哪來呢?

借問回購錢何處有,老聞遙指美聯儲

美聯儲連續數年的零利率和量化寬鬆,讓很多企業藉機以極低成本從債券市場融資,然後再進行股票回購。這一部分資金既沒有刺激生產,也沒有增加美國人民的可支配收入,而是吹高了潛在的資產泡沫。標準普爾500指數總流通股數從2010年的3.32千億股降低至了2017年3.06千億股,而標準普爾500的平均每股單價從2006年以來的50.15刀上升到了107刀。

借錢回購還增加了企業槓桿:信用評級公司穆迪就曾經以“借錢回購股票增加公司信用風險”為由降低了美國最大人力資源公司ADP的信用評級。又是泡沫又是槓桿,美股藥丸啊?這倒未必——

新稅改將刺激更多美股回購:

2017年底最大的新聞是美國稅改。美國聯邦企業所得稅率將從現在的35%降至21%;對美國企業留存海外的利潤進行一次性徵稅。這會帶來大量的海外利潤迴流。根據已有研究,每$1的利潤匯回(repatriation)中,$0.79 會花在股票回購上,$0.15會花在分紅上。剩下的呢?慷慨的上市公司會給員工也分一點,比如美國第一大僱主沃爾瑪,2018年初給員工發放了一次性的獎金,其中工作了20年以上的老員工可以獲得。。1000刀。。嗯,就1000刀。


姓股名神


我沒有看其他人的回答。這個問題的回答是美國的資本市場健全,注重保護股東利益,當公司覺得市場低估了公司價值,公司回購能夠提升股東的利益,當然能回購的公司一般也是盈利能力強的,不然也沒錢回購。增發股票的公司通常是盈利能力不好,信用也一般,無法從銀行貸款或其他渠道融資,只好跟股東要錢,如果低價增發,其實在損害現有股東的利益。希望回答對你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