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作为法国大革命代言,他的影响力不可超越

导语:

1791年12月21日,法国国民议会投票通过决议,给卢梭树立雕像,作为大革命的象征。作为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他有许多作品为人们所熟知且影响深远,比如《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比如《社会契约论》,比如《爱弥儿》,比如《忏悔录》等等。看看他是如何被评价的:德国作家歌德认为"他开创了新的时代",哲学家康德说"是卢梭使我走上了正路",诗人拜伦盛赞"他的言语就像炫目的日光"。一、卢梭的影响力 卢梭的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以上领域,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领导视卢梭为精神导师,称他为革命的"立法者",拿破仑在他墓前感叹:假如没有我和卢梭,这个世界会更安宁。表达过类似看法的还有英国政治理论家埃德蒙.伯克,他认为法国的大革命是卢梭学说在实践中的延伸。

卢梭,作为法国大革命代言,他的影响力不可超越

卢梭图

二、卢梭和法国大革命到底有怎样的关系?1789年7月14日,巴黎市民拿下了象征着波旁王朝政权最高威严的巴士底狱,路易十六向代表平民利益的制宪议会屈服,承认了制宪议会的合法性。在法国延续数百年的封建统治这一刻起其实已经名存实亡了。一个月后, 《人权宣言》颁布,人权、法治、自由、平等这一系列体现平民阶级诉求的口号正式成为了大革命的纲领。革命者还宣称《人权宣言》的精神源头是卢梭,到1790年10月,卢梭的一樽胸像和一本《社会契约论》已经摆进了革命党人的议会大厅。

卢梭,作为法国大革命代言,他的影响力不可超越

卢梭图

1789到1795年间,历届革命政府一直把卢梭当成歌颂的对象。从最初要求制定的制宪议会,到以限制君主权力为目的的立法议会,到代表工商业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吉伦特派,再到由革命狂热分子罗伯斯庇尔掌舵的雅各宾派,最后到推翻罗伯斯庇尔恐怖独裁的热月党人,法国的最高权柄五易其主,巴黎变成了热闹的大剧场,你方唱罢我登场。但神奇的是,这些意见相左的革命党都自诩为卢梭思想的继承者。卢梭俨然被作为法国大革命的代言人。与卢梭同时期的思想家,如伏尔泰、孟德斯鸠、百科全书学派都提倡自由平等。

三、为什么选卢梭作为法国大革命的代言人总结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点:第一,卢梭的平民身份。卢梭来自于社会底层,他的父亲日内瓦的一个钟表匠,母亲在他不到一岁的时候就去世了,青少年时期的卢梭做过学徒、杂役、帮工,流过浪、偷过东西,尝遍生活疾苦、靠自学成才,相比于同时期的其他启蒙者(伏尔泰和狄德罗是富裕中产阶级,孟德斯鸠是富三代、靠经营工商业积累的财富晋升贵族),卢梭是个彻头彻尾的平民思想家。这样的身份对于以小无产者、小农和手工业者为主的平民阶级无疑有更大的号召力,能引起他们对革命更强烈的同理心。

卢梭,作为法国大革命代言,他的影响力不可超越

卢梭图

第二,《忏悔录》 的加持。若论影响力,卢梭在世时并不比其他启蒙者更大,《新爱洛依丝》 和《爱弥儿》固然让他获得了一定的知名度,但当时人们谈论更多的是他和伏尔泰等人的笔战。为了回应伏尔泰对他道德品行的质疑(包括混乱的男女关系、把自己的五个非婚生子全数送进孤儿院),他写下《忏悔录》,向大众--剖析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塑造出一个本性淳朴善良,但出于不公正的社会环境而走向道德堕落的小民形象。但《忏悔录》的意义不止于一部自我辩护的传记,它里面有对贵族阶层荒淫堕落的描写,也有对平民阶层淳朴善良、热情勇敢特征的表现,传递出强烈的反贵族、反特权阶层的倾向,而这- -点正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最原初动力。

卢梭,作为法国大革命代言,他的影响力不可超越

卢梭图

第三,卢梭式的"美德"与大革命过程中的暴力行为有心理层面的共鸣。所谓卢梭式的"美德"也是建立在《忏悔录》的形象塑造之上的。《忏悔录》 中的平民卢梭,为了生存做下一系列为人不齿的事,但他内心充满忏悔。他对美德的向往和他的实际行动发生了断裂,卢梭将这种断裂美化为受不公正对待的人为了生存而不得不为的事,因此不道德也就具有了一一定的合理性。这样的逻辑显然也非常适用于解释革命引发的暴力行为的正义性。这种正义性不论是对革命领导阶层还是对大众,都是能够提供持续动力的。

卢梭,作为法国大革命代言,他的影响力不可超越

卢梭漫

画图结语:其硬要说卢梭的思想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精神动力,或者像拿破仑和伯克认为的大革命是卢梭政治学说的外化,倒不如说是革命者和革命的形势选择并利用了卢梭,把作为政治哲学家的卢梭推到了历史的前台。一个人的思想和时代的氛围契合,便可以变成为一股思潮。这股思潮反过来也会重塑思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