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群體免疫”應對疫情引恐慌;全球科技巨頭如何應對疫情?

英國“群體免疫”應對疫情引恐慌;全球科技巨頭如何應對疫情?

微信公眾號:商業科技創投圈(spark-share)

在最基本的層面上,信任與需要完成的工作相互關聯。信任某人意味著相信他們會履行自己的責任。對於管理者來說,如果你希望你的員工如同你一樣,更加可靠,彼此信任,那麼就創造一個鼓勵開放交流的環境。Paravis Partners 聯合創始人 Amy 建議管理者:定期召開一對一會議,鼓勵員工說出自己遇到的困難;不偏不倚地給予反饋,讓每個人都知道對他們的期望是什麼,並按照績效評估標準公平地給予反饋;接近那些可能在默默掙扎的人,因為有些團隊成員可能對於主動提出問題感到不自在,作為領導應該懂得觀察,員工是否由於經歷艱難時期而出現情緒低落或者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

今日商業科技焦點:
✅英國“群體免疫”應對疫情引恐慌
✅全球科技巨頭如何應對疫情?
✅商業服務企業為何也來做在線教育?
✅商業聯姻的家族企業前景如何?
✅百億中老年假髮市場正在加速發展

今日頭條:
【超八成職場人沒有運動習慣】


雖然職場人內心都向往著健康生活,但大部分人還沒有把運動這件事提上日程。近日,阿里體育和阿里釘釘共同發佈的《職場運動白皮書》顯示,中國 7.8 億的職場人中,超過八成的人沒有運動習慣。我國職場人士健康狀況堪憂,深陷亞健康困擾,加強職場運動迫在眉睫。數據顯示,82%的職場人士選擇走路或跑步作為運動方式,44%的職場人士每天運動不到 5000 步。顯然,辦一張健身房年卡或許並不是最佳選擇——84%的職場人士表示自己很難堅持運動,主要原因有沒人陪、沒動力等。界面新聞指出,現在年輕職場人的確難以抽出時間來運動,但運動步數也不能完全反映職場人的運動情況。現在的年輕一代更熱衷於新興運動項目,比如游泳、瑜伽和潛水。【你在工作之餘是否有運動的習慣?】


英國“群體免疫”應對疫情引恐慌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英國制定出的抗疫方針是讓 60%人口感染,以獲得群體免疫,將疫情高峰延緩至夏季。這一應對疫情的政策飽受爭議,引來在英留學和生活的華人群體恐慌升級。據悉,海航旗下的金鹿航空推出了 18 日倫敦飛北京的包機航線,每張售價高達 18 萬元、40 張機票瞬間售罄。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表示,他完全不支持英國的抗疫政策:在一個新病毒出現、全體人民沒有疫苗的情況下,不遏制病毒傳播,是不可能出現群體免疫現象的。最終只會出現達爾文提出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上海華山醫院傳染科張文宏團隊則認為,在控制疫情的同時不會因為嚴格的管控措施犧牲社會活力和經濟發展,儘量減小抗擊疫情的代價,這就是英國所行策略背後的邏輯,但背後存在大量不確定因素,且涉及的領域超出科學,可能會涉及一些人性和倫理的問題,存在巨大的隱患,或導致英國成為病原輸出國。

全球科技巨頭如何應對疫情?

疫情在全球進一步蔓延。截至 3 月 12 日,各國感染人數已超 12 萬人,世界衛生組織也於 3 月 11 日宣佈新冠肺炎為全球大流行病。覆巢之下無完卵,鈦媒體發現在此大勢之下,全球的科技巨頭也受到了不小的衝擊,它們是怎麼應對的呢?

推特公司要求全球所有員工在家工作
上週,Facebook“強烈推薦”加州舊金山灣地區地區的所有員工週五開始在家工作。該公司在該地區的多個城市有分支機構,僱傭了數千名員工。然而,一些對現場安全至關重要的員工仍將被要求繼續在現場工作。Facebook 還取消了加州灣區的所有活動,並建議員工取消所有進出該地區的商務出差。

谷歌已經採取了更為嚴格的防控措施
本週三,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建議北美、歐洲、非洲和中東的所有員工在家工作。上週,谷歌還宣佈將對受辦公時間減少影響的小時工進行補償。谷歌還宣佈其正在啟動救援基金,為目前沒有享受公司福利並受到新型冠狀病毒影響的非全職員工提供病假工資。此外,谷歌經過考量,還取消了其今年最大的活動,即一年一度的 I/O 開發者大會 ,該會議原定於 5 月中旬舉行。

蘋果也已主張多地員工居家辦公,並降低公司和門店的人流密度
3 月 9 日至 13 日這一週內,蘋果公司在全球各處的辦公室員工可以“在工作允許的條件下進行遠程辦公”。庫克還表示,蘋果正在“盡全力減少人員密集度,並保證仍需要到辦公場所辦公的員工能夠安全無憂地工作。”在信中,庫克還表示,蘋果正在致力於擴大人與人之間空間和加強深度清潔措施,包括降低“蘋果課堂”和店內“專家預約”人員密集度。

亞馬遜也採取了幾項措施來幫助員工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
亞馬遜已告訴其西雅圖、貝爾維尤、舊金山灣區、紐約、新澤西、馬薩諸塞州、馬德里和意大利辦事處的員工 3 月份在家工作。美國當地時間週三,亞馬遜還表示,該公司將啟動持有資金 2500 萬美元的救濟基金,用於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期間為送貨司機和季節性員工提供幫助。

作為共享經濟的代表行業,uber 的情況比較特殊
Uber 日前通知全球多個國家員工居家工作,一直到 4 月 6 日,以避免被新冠病毒感染。據外媒報道,Uber 提出的要求性質是“強烈建議”,暫時還不是強制性要求,Uber 通知居家工作的地區包括北美洲的美國、加拿大,亞洲的日本和韓國,以及歐洲國家。該公司也表示,會單獨與那些“已經用完病假或身體不適無法無法來辦公室”的員工和其他人溝通。此外,Uber 採取的措施還包括將在某些地方引入溫度檢測和額外的清潔措施。

✨你如何看待這次疫情對未來經濟的影響?談談你的看法。#蘋果 #谷歌 #推特#互聯網公司

商業服務企業為何也來做在線教育?

疫情之下,大多數行業被“黑天鵝”籠罩下,但線上教育卻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契機。但在這一派蓬勃的行業盛況之下,鋅刻度發現,線上教育的師資亂像和資質頑疾依然存在。其實,關於培訓機構師資、平臺資質的不規範和相關整治工作,近年來一直在進行,可為何屢禁不止呢?

✅付款之後才給看的教師資格證
當家長問到能否看一看授課老師的教師資格證時,卻發現家長只有在付款之後才能看到給孩子授課老師的相關資質。一位曾經在全國連鎖的大型圍棋培訓機構任職的授課老師告訴鋅刻度,現在很多培訓機構在教師資格證和專業技能資質上面其實存在一些不規範行為。有教師資格證的教師和沒有教師資格證的教師混合上崗,有些老師就只是業餘愛好者,沒有授課資質更別說專業等級證書。

✅外教能考中國教師資格證?


另一位家長髮現網校的培訓課一般由中教和外教兩類課程組合而成。輔導老師聲稱,兩個外教老師都是美國人,並且獲得外教的教師資格證,而就外教能否獲得國內教師資格證這個問題,鋅刻度得知,根據《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暫行辦法》,教師資格證的報考條件中,首先要符合就是: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此外,很多不具備任何從業資格的,非英語母語國家的外教,更是以兼職的形式到一些較為偏遠的培訓機構或者私立幼兒園中任教。

✅商業服務企業也來做在線教育?
除了老師的資質問題之外,井噴式發展的在線教育行業中原本也存在著魚龍混雜的問題。企業埋頭狂奔背後的諸多亂象仍然桎梏著行業前進。通過在某招聘網站搜索“在線教育”相關職位,鋅刻度發現了當前與之相關的企業五花八門。除教育諮詢、教育科技公司外,離譜的是工程造價諮詢類公司也在發佈 1 對 1 課程顧問的招聘信息。

✅第二戰場洗牌在即
有業內人士表示:“在線教育行業迎風向上發展幾乎已是必然趨勢。”精銳教育創始人張熙就公開表示,“未來一年內至少 60%在線教育公司會倒閉。”的確,當這場教育熱退燒之後,如何留住免費課程與政策帶來的巨大流量,才是生存的關鍵。拋開那些只想借一股熱潮撈一筆就走,用不良手段在短期內獲取大量利潤的企業,剩下的從業者更應該注意在線教育行業的正確發展之道,技術、口碑、產品、服務缺一不可。這個區別於傳統線下教育的第二戰場,或許即將迎來一場勢不可擋的洗牌期。

✨你認為線上教育還存在哪些問題?你覺得線上教育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什麼?#在線教育

商業聯姻的家族企業前景如何?

若當代企業家子女都追求婚姻自由,他們的企業前景會如何?
家族企業習慣用子女利用子女婚姻擴大商業網絡,這篇來自《經濟觀察報》的文章著重分析了商業聯姻到底有無效果,投資者是否喜歡家族企業這樣做。

韓國和日本有深厚的通過聯姻發揚家族生意的文化。比如韓國的三星手機、LG 電視、現代汽車其實是一家。三星集團創始人是李秉喆,他的子女、子孫分別跟 LG 集團、東方集團、東亞集團、Life 集團等大財團的家族子女聯姻;LG 集團創始人具仁會的家族又跟現代集團、大林集團、斗山集團等多家財團的家族通婚。而三星、LG 和現代集團的家族又分別跟很多官員世家聯姻。日本的豐田集團,其家族聯姻網絡中有兩個首相和包括三井家族在內的七個商業世家。

而中國由聯姻強化家族勢力的歷史當然很悠久。至少早在漢唐時期,婚姻已經是望族擴大、維護家族勢力的兩種最重要手段之一。但 1950 年代中國的家族企業都被公私合營、國有化了,經由商業聯姻發展家業的傳統被中斷。但在泛亞洲地區,這個傳統還是存在。因為在人治大於法治的社會里,聯姻是僅次於血緣的家族企業擴張發展手段。

投資者對家族企業的子女婚姻是非常關注的。有一個 2008 年由香港中文大學範博宏教授帶領做的研究,選取了泰國最大的 150 家家族企業,分析了從 1991 年到 2006 年的 200 個家族企業婚姻樣本,總樣本里,33%家族企業子女婚姻是為政治聯姻,商業聯姻發生的頻率是 46.5%,這兩項加在一起,佔總樣本的 79.5%,將近 80%。家族企業子女中,只有 20%的婚姻是由於愛情。當上市的家族企業把子女婚姻對象的消息公佈時,如果是愛情婚姻,那麼股市對該家族企業的股票沒有反應;而如果婚姻對象是官員或者其他家族企業的子女,那麼,一個多月內,股價平均多漲 5%左右。資本市場很明顯是喜歡家族企業利用子女婚姻擴大商業網絡的。

這個調研還揭示了更傾向使用政治聯姻、商業聯姻的家族企業所在行業。在這些泰國家族企業樣本中,房地產與建築這類需要得到政府審批才能進入的行業中,其子女子女的婚姻 93%是政治聯姻、商業聯姻。而市場化程度高的行業,家族企業子女愛情婚姻的比例也高。

至於當下中國家族民營企業的狀態,則面對挑戰。中國目前的億萬富翁都是創業的一代,他們又基本都只有獨生子女。這意味著商業聯姻與政治聯姻能發揮的效力大大減小,因為一個子女,也無法形成龐大複雜的親緣網絡。而職業經理人市場暫無法治環境的支持,這將挑戰民營企業的長久投資價值。

✨你對家族企業的商業聯姻怎麼看?#商業觀察

百億中老年假髮市場正在加速發展

老齡化正在推動假髮市場的蓬勃增長。AgeClub 引用中泰證券 2019 年的研究報告,目前國內假髮市場消費者中女性佔 80%以上,其中 7 成是 40 歲以上女性群體,約 10%的消費者為 40 歲以上有脫髮困擾的男性。另一方面,顏值經濟盛行,老年人也在日益變好的生活條件下有了變美的需求,髮型對中老年人也很重要。

對標日本,中國的假髮市場遠未被開發。2018 年日本 45 歲以上人口數為 0.6 億,支撐了 83 億元的假髮市場。2030 年中國 45 歲以上人群數量將達到 7.76 億,是日本同年齡段人群的 12.9 倍。假設未來僅有 20%-30%的目標客群使用假髮,預計中國假髮市場也將有 214-320 億元行業規模。Ageclub 認為隨中國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提升,對高價物品接受度較高的 70/80 後正在陸續步入 45 歲這一目標年齡,國內假髮市場增速拐點即將到來,百億藍海市場未來有望迎來快速增長。

目前全中國的假髮店分佈,一二線城市數量較多,三四線城市剛起步。根據大眾點評截止 2019 年 12 月的店鋪數據信息,全國目前共有假髮店 1928 家。假髮店數量最多的前八名城市均為直轄市或者省會,只有義烏和寧波是例外。而義烏本來就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眾多假髮廠家也設有批發市場。

目前國內中高端假髮以人發為主(佔比在 70%以上),產品輕薄透氣且逼真度較高,價格一般在 2500-10000 元;低端品牌以化纖發為主,產品厚重而且外觀真實性欠佳,價格在 100-2000 元。電商渠道多為低端價位的產品,由此也對線下低端小店造成了衝擊。中高端假髮品牌的渠道以高端品牌聚集的百貨/購貨購物中心為主,主打品質體驗和服務。

目前國內假髮市場的龍頭企業是瑞貝卡,在中高端假髮品質上擁有極大品質優勢,均價 3000 元左右,主要是在大型商場開設門店,主打節日、親情營銷。唐風采則是專為中老年男性服務的,走定製服務路線,門店開在寫字樓,並積極擁抱社交媒體做傳播。還有 VS,一家專注走時尚設計假髮定製路線的品牌,不定期推出設計師定製產品,強調會員服務,買假髮送清洗以及洗剪真發的服務。

隨著老年消費需求的變化,從單純滿足生理痛點到心理時尚需求,老年人群的假髮需求已經開始引起整個行業的重視,這個群體市場的消費潛力正有待挖掘。

✨考慮來一頂假髮嗎?你對假髮生意怎麼看?#消費

商業科技創投圈

產品服務推特圈

衛星授時研究所

功夫英語精進圈

熱搜頭條娛樂圈


微信公眾號:商業科技創投圈(spark-shar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