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社交能力培養,這2個‘內功’必不可少

社交能力的形成是一個層層遞進的過程,從嬰兒期就開始了。

孩子的年齡和學習方式決定了這些能力很難通過課堂教學來傳授,而是需要在兒童的實際交往活動中一步一步發展起來。

學前各年齡階段的社會性發展任務年齡

幫助寶寶提升社交能力,這兩個內功必不可少。

01 內功之一

安全的依戀關係

生命頭三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建立安全的依戀關係。

可能我們很少將嬰兒期的依戀關係三四歲以後的社交能力聯繫起來,因為小嬰兒的交流對象僅限於媽媽、爸爸、育兒嫂、祖父母等少數對象,和我們通常意義上的社交相去甚遠。

具有基本信任感的兒童會覺得,世界是美好的和令人安心的,因而能自信地探索外部世界。


缺乏信任感的兒童不相信別人是友好和富有同情心的,他們可能在人際交往和環境探索中以退縮來保護自己。

這段話沒有生澀的詞語,也沒有高深的理論,按理說不難理解。

不過,四年前第一次看時是很機械的那種閱讀,字都認識,意思也大概瞭解,只是,對其中因果關聯沒有一眼即化的領會,所以看過也就看過了,很快就忘。現在再讀,竟有一種尋得知己的感受,啊就是這樣,的確如此。對撫養者的基本信任感,即我們常說的安全感、安全依戀關係,的確是孩子社交發展的關鍵第一步。

寶寶社交能力培養,這2個‘內功’必不可少

嬰兒依戀有四種類型:安全型、迴避型、拒絕型和混亂型,其中安全型依戀的孩子會擁有好的安全感。

早期的安全依戀,預示著學前期的夥伴接納、積極的社會性參與和更豐富複雜的遊戲行為。

缺乏這種安全依戀,兒童就可能成為恐懼和驚慌體驗的犧牲品,還可能產生精神萎縮的現象,伴隨終生。

所以,嬰兒時期的安全依戀關係建立,怎麼強調都不過分。

嬰兒依戀的形成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0-3個月):無差別的社會反應階段,嬰兒對不同人的反應一樣的,沒有差異。

第二階段(3-6個月):有差別的社會反應階段,嬰兒對人的反應有了區別,對母親很偏愛,對他所熟悉的人和陌生的人其反應也是不同的,但不“陌生”。

第三階段(6個月-3歲):特殊情感聯結階段,嬰兒特別喜歡和母親在一起,當母親離開時則哭喊、不讓離開;別人不能替代母親而使嬰兒快樂。當母親回來時,嬰兒會馬上變得很高興。當看到陌生人時,不再微笑,而是緊張、恐懼,產生“怯生”現象。

因為嬰兒依戀的對象通常是母親,所以下文中以母親為例來做說明。也有一些情況下,嬰兒依戀的是其他成人,比如爸爸、祖父母等,以此類推即可。

安全型、迴避型、拒絕型和混亂型這四種類型的依戀,是根據母親在場時/離開時/歸來時等情境下嬰兒的不同表現來區分、歸類的。我做了一個簡單的圖表來說明四者之間的區別。

安全型依戀的孩子不需要時時與母親依偎在一起,母親在場時很愉快地玩,母親離開時感到緊張不安,母親回來時會馬上尋找與媽媽的接觸,並回到快樂狀態。

迴避型依戀的孩子對母親是否在場無所謂,在與不在都沒有明顯的情緒差異,既不開心,也不傷心。

拒絕型依戀的孩子是一種矛盾焦慮狀態,母親在場時並不能安心愉快地玩耍,而是緊張地時時觀察母親是否還在,母親離開時會非常不安,但是母親回來時既尋求與母親的接觸又反抗與母親的接觸。

混亂型依戀,顧名思義,你很難預測孩子的狀態,母親回來時表現出很多令人困惑的行為,一些嬰兒表情抑鬱,一些嬰兒表情茫然,一些嬰兒收到安慰後竟然意外哭起來。混亂型依戀反映了最大程度的不安全性。

如何形成安全型的依戀關係?

安全依戀的形成,與父母能否敏感覺察到嬰兒的各種需要(食物、水、溫暖、舒適、解除痛苦等)並及時滿足有關,還與父母是否以適合嬰兒情緒與認知能力的方式與嬰兒進行遊戲式的、愉快的交往活動有關。

相應地,

嬰兒是否能建立安全依戀有兩個預測指標:

1. 父母能否敏感察覺到嬰兒的需要與反應,並根據這些信號來調整自己的行為;

2. 父母與嬰兒遊戲的主動性、自發性、趣味性。

所以,敏感、有趣、積極、喜歡和寶寶愉快交流的父母,是嬰兒喜歡的父母,是他們願意信賴、感覺安全的港灣。

如果父母把小嬰兒視為一個獨立的、能交流的人,

經常

和他說話,

撫觸他的肌膚,

吸引他的視線追蹤,

逗他開心,

觀察回應他的需求和反饋,

安全的依戀便有了建立的基礎。

寶寶社交能力培養,這2個‘內功’必不可少

嬰兒依戀伴隨著分離焦慮。

當媽媽離開時,寶寶會緊張不安,會哭著不讓媽媽走。我觀察我女兒的分離焦慮在兩歲半時才基本消失。

起初也是哭,後來她知道媽媽只是出去辦事,會回來的,所以會愉快地和我說拜拜。我回到家時她會笑成花兒一樣衝過來和我擁抱。

有兩個遊戲可以幫助減少分離焦慮。

(1)“躲貓貓”遊戲,幫助孩子建立“客體永存性”。在小於5個月的嬰兒眼裡,看不見的東西就是消失了。

而5~12個月,會建立起“客體永存性”,嬰兒認識到,一個物體雖然不在眼前但它仍然存在於某個地方。

躲貓貓的遊戲可以幫助嬰兒認識到,媽媽雖然不在眼前,但是媽媽沒有消失,只是暫時看不見了。

其實孩子們對躲貓貓的興趣會持續到小學,可以說是生命力特別強的遊戲。

(2)“充電電”遊戲,這是我和女兒之間的特別遊戲。每次我要單獨出門時,先抱起她,然後跟她說:媽媽要出去辦點事,辦好了就回家。

她通常都是不願意,哼哼唧唧地哭或是要跟我一起走,這種情況下我就提議:那我們來“充電電”吧!

然後我們一邊抱著左右搖擺,一邊用誇張開心的語調和她唱:“充電電,充電電,一二三四五……”,一般唱到二十,或是唱一首歌,她就會主動說:“好了,拜拜!”

“充電電”既是一種愛的充電儀式,也是和孩子溫和地表態:“媽媽愛你,但媽媽要暫時離開一下。”

02 內功之二

假裝遊戲

魯賓(Rubin)的研究表明,社會性遊戲行為可以作為今後社會性適應情況的預測指標。如果幼兒的遊戲發展滯留在獨自遊戲與平行遊戲的水平,或缺乏需要合作的社會性表演遊戲的能力,那麼今後的社會性適應上將遇到困難。

維果斯基認為:“兒童最大的自制力來自於遊戲之中。”遊戲使幼兒自願地遵守規則,調節遊戲規則與自己當下衝動或願望之間的矛盾。這種遵守與執行規則的行為是內部動機驅動的,而不是來自於外部的要求、命令與獎賞。

遊戲對兒童發展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所謂社會性遊戲,是指遊戲至少有2人同時參與,有互動或合作,常見於親子之間和同伴之間。

親子間的遊戲,父母樂於與孩子游戲,以及對孩子的需求能給予敏感的反饋,是安全依戀關係和良好親子關係的基石。嬰兒期的安全依戀關係是社會化的關鍵第一步,它讓孩子對社會群體的基本態度是信任的、積極的。

同伴間的遊戲,相比親子間的遊戲對兒童社交能力提升更為明顯。

同伴間因關係平等、心智接近、情境更復雜多樣,所以出現的

困境和衝突會比親子之間頻率高複雜度也高,解決這些衝突的過程就是社交能力提高的過程。

寶寶社交能力培養,這2個‘內功’必不可少

同伴之間玩什麼遊戲最利於社交發展呢?

首先來看兒童遊戲的分類,有兩個維度來。

其一是社會化角度

,分為:無所事事遊戲、單獨遊戲、旁觀遊戲、平行遊戲、聯合遊戲、合作遊戲。其中前三種屬於非社交活動,平行、聯合和合作這後三種的社交程度逐步遞增,合作遊戲是社會性程度最高的遊戲。

其二是認知角度, 分為:探索遊戲、關係遊戲、假裝遊戲、建構遊戲、規則遊戲。

結合兩個維度一起來說的話,對兒童社交能力發展有幫助的就是:

社會性的探索遊戲;

社會性的關係遊戲;

社會性的假裝遊戲;

社會性的建構遊戲;

和社會性的規則遊戲。

認知角度的這幾類遊戲類型在人與人之間的合作需求方面存在在天然差異,比如探索遊戲、關係遊戲,集中在0-2歲,且基本不需要與他人交流配合。

而假裝遊戲、規則遊戲對合作的需求高

,假裝遊戲裡的角色扮演往往需要2人以上對戲,規則遊戲也至少需要2個人一起玩。建構遊戲處於中間態,可以獨自玩,也可以多人合作玩。

所以從常識來說,假裝遊戲和規則遊戲是對兒童社交能力發展最有幫助的遊戲。心理學研究也表明,假裝遊戲和規則遊戲最為適合。

考慮到假裝遊戲從1.5歲就開始了而規則遊戲一般要到5歲以後,以及很多父母還沒意識到假裝遊戲的巨大價值,甚至給它貼上‘無聊’的標籤,所以這裡重點介紹假裝遊戲對社交的幫助。

在陪女兒成長的前六年裡,我也深刻體會到假裝遊戲對她社交上的幫助。

起初我並不能預知到這個影響會有多大,只是因為她喜歡和我自己的直覺,於是就義無反顧地陪她玩這‘無聊’的遊戲。

後來,在殘酷的上海幼升小‘戰役’中,她當場拿到某學校的offer,打動老師的,除了她的英文水平,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她與人交談時的從容了。

她是蹦蹦跳跳去見面試官的,然後又蹦蹦跳跳地出來了,很放鬆。

這神態,讓一旁的其他家長也側目。

其實女兒在中班第一學期的時候還羞於在老師小夥伴面前說話,演空姐時站在我和她爹面前講一句臺詞就得低一下頭害羞地笑一下,而現在的她,能在我們面前情緒飽滿表情豐富的跳完整首《Let it go》自編“舞蹈”,以及無數自編劇本。

雖然有時候我被她的劇情弄得又醜又累,但是陪娃玩就得扔掉這些‘偶像包袱’,不要去顧及什麼‘貌美如花’的塑料花形象。

我小時候拿浴巾當斗篷,把門鎖上,一個人躲在房間裡偷偷演戲,怕被家裡人看到笑話。在這一點上,女兒比我幸福太多,我們不僅是她的腦殘粉,還是她可以隨時調遣的演員。

不僅在家裡演,我還帶著她到我的親子營,和一群小夥伴一起在公園裡演戲、探索,在可以隨意奔跑的林間、草地、小溪旁,孩子們在互動中逐漸打開自己、展現自我。

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愛假裝遊戲,但是在重認知教育輕個性培養的大環境裡,這是一塊尚未被很多父母所看到的成長寶地。

那麼,假裝遊戲是什麼?

假裝遊戲,是指兒童假裝某人,或,假裝在做什麼事。

最初形式很簡單,比如拿起勺子假裝在炒菜,連貫動作較少,無他人合作配合;後來發展到複雜的角色扮演,多人合作,或一人分飾多角,呈現一段故事。

大家經常聽說的過家家,即屬於假裝遊戲。

假裝遊戲從1歲半開始出現,此時寶寶對生活日常已經有了不少觀察和記憶,他們開始模仿、扮演,把家裡的布娃娃、小被子、玩具鍋鏟、勺子、盤子擺出來,按照她觀察到的動作順序,一絲不苟一遍一遍演練著。

寶寶社交能力培養,這2個‘內功’必不可少


5-6歲時進入高峰期,佔到同時段所有遊戲的百分之六七十。同伴間合作扮演在5歲時達到頂峰。

從1歲半到6歲,假裝遊戲可細分為三個階段。

我曾在微博徵詢大家對假裝遊戲的觀察記錄,下文中將按照年齡段一一呈現,並歸納各個階段的典型特徵,以及各個階段父母可以給予的支持。

【1.5~2.5歲】

1.5-2.5歲假裝遊戲典型特徵:

(1) 多為獨自扮演,合作較少;

(2) 貼近寶寶生活日常,受青睞程度從高到低依次是:餵奶、做飯、睡覺、給寶寶讀書、打針、吃藥、開汽車;

(3) 多為動作,少有情節。剛剛經歷探索遊戲高峰期的寶寶們,掌握了不少生活用品的典型用途,再結合觀察到的人際互動,便有了最簡單的扮演。

(4) 遊戲道具較為逼真

家長可以給予的支持

給寶寶準備一些貼近生活日常的逼真玩具,激發他們扮演,比如:

餵奶需要的奶瓶、娃娃;

做飯需要的仿真鍋鏟/鍋/食物、塑料刀、塑料碗、勺;

睡覺需要的毛絨玩具、小被子、小床、枕頭;

打針吃藥需要的針管、體溫計、杯子、勺子;

開汽車需要的靠墊、枕頭、方向盤;

等等。

【2.5~4歲】

2.5-4歲假裝遊戲典型特徵:

(1) 有了合作,不再滿足於獨自玩耍,角色互動大幅增加;

(2) 有了情節,不再是餵奶或睡覺一組動作的簡單重複,而是將幾組動作有先有後組合在一起形成簡短的故事,遊戲複雜度上升;

(3) 有了情緒,對人際互動中的情緒反應有了觀察,並演繹出來;

(4) 對道具的逼真程度要求大幅下降

家長可以給予的支持:

(1) 做個搭戲好助手,別嫌棄小朋友的遊戲幼稚,演著演著就會出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

(2) 儘量感受故事中的情緒狀態

,做個好演員。

(3) 雖然對道具的逼真度要求沒那麼高了,但良好的場景搭建非常有利於遊戲開展,對孩子的空間感想象力也非常有幫助。但這個年齡段孩子的搭建能力剛剛起步,常常需要成人的幫助

【4~6歲】

4-6歲假裝遊戲典型特徵:

(1) 合作扮演的頂峰來臨;

(2) 對情緒情感的準確表達有了很高要求;

(3) 會很主動地搭建場景,對物品的使用有了更多創意,不再依賴受限於它本來的典型用途。

家長可以給予的支持

(1) 繼續做個搭戲好助手,有意識地多邀請孩子同伴到家裡來一起玩假裝遊戲;

(2) 儘量感受故事中的情緒狀態,做個好演員。

(3) 根據孩子的精力和情緒狀態,拓展一些環節,把遊戲變得更豐富完善,拓寬孩子的發展半徑。比如在開餐館環節中增加菜單的繪製、餐館招牌的製作、服務員的工作用語等等。

(4) 自編自導自演的高峰期,可以演變成故事、繪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