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说养儿能防老,是不是真能防老呢?

快乐人生wjm


楼主你好!养儿子,我倒是不知道能不能防老,我知道在死的时候有人抬照片。

1、像我这种单亲家庭一个儿子,我觉得压力特别的大,吃穿用倒是不是特别担心?因为现在赚钱养活一个孩子,还不是特别的困难,我担心是他长大了,娶老婆会不会太贵?而且他们现在的小女孩比较少,重男轻女的比较多,不知道他们那个年纪会不会十个男的争一个老婆。

2、人家说重男轻女哈,像我这种更偏向女儿,我更喜欢女儿一些,我得养女儿,轻松一些,养大了就把她嫁出去就好,可是我真的是儿子,我会为未来考虑很多的问题,搞得压力特别大。

3、养儿能不能防老,在我们农村,都是儿子养父母,现在虐待老人的不孝顺的还是比较少,因为农村嘛,挨家挨户的离得都近,如果谁家不孝顺,父母会被说闲话,会被瞧不起村里面的人,还会去找他麻烦,我觉得儿子还是可以的。

4、养个女儿最担心的问题呢,就是她嫁去很远,我们这个地方出外打工的特别多,儿子他始终会回家的嘛,这里永远都是儿子的家,儿子都会回来成家娶老婆生孩子,我们这里的女孩子很多都嫁到外地去了,就算是女儿孝顺。可能几年回来孝顺一次,有一个女人嫁太远妈妈生病了,死了她都各种原因还没有回来所以觉得生儿子还是挺靠谱的。

5、我不是一个重男轻女的人啊,其实我还更喜欢女儿些,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但是农村的事实太多了,所以我也有点理解,为什么农村人都要生个儿子才算圆满,村人根深蒂固的思想就是所有的都要留给儿子,女儿就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LOVE独孤女王


养儿防老那是以前,现在独生子女,二个独生子女结婚,又有工作,又有自己的孩子,家里至少有四到八位老人,其中如果有一个有病的都忙不过来,如果有二个住院的,那简直是要了他们的命了,45岁之前的我,不知道什么是病,也不知道什么是累,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老了会怎样,突然有一天需要做个微创的手术,住进了医院,一共才住了五天,让我重新思考了以后的人生。开始思考将来自已如何养老的问题!

我一共才住院五天,人生百态尽显眼底,同病房的人外地的都住半个多月了,病是越来越严重,自己走进来的,然后卧床不起了,千万不要误会,别认为医院治得不好,越治越严重,其实,是刚发病时不太严重自己来医院。然后,住院的过程中,病严重恶化了才导致卧床的,绝对不是医生给治坏了,如果不及时来医院,也许就严重病危过世了,伺候病人真的是个难缠的活,二个孩子倒班累成狗,还有一个住三个月了,老伴一次也不来,女儿把她交给了护工,被遗弃的病人首先是精神上已经垮了,求生的欲望没有了,自暴自弃后就离死亡不远了,已经不会说话皮包骨了,然后,女儿也没有耐性了,直接从医院送养老院了,真的是久病床前无孝子,不是不孝,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呀!这个送去养老院了,马上就又住进一个,是独生儿子。哇塞,这个儿子一个人鞍前马后伺候了一天,就崩溃了,第二天就找护工了,然后,老妈就不会说话了,意识也不清楚了,儿子朝她要工资卡和存折还有密码,都说不清了,儿子找不到卡,东借西借地凑住院押金,那可真的是叫人有旦夕祸福呀!人的生命太脆弱了,早上还好好的呢!下午就进医院了,第二天就病危了,别说别人了,书归正传,说我自己吧!我有病了,知道儿子忙论文,根本就没敢告诉,就是告诉他了,又能怎么样呢?让一个二十岁的大小伙子给我接尿接尿,这也太难为情了吧!老公也没告诉,他可不会干活,更不会伺候人,也不能陪护我,只能请护工了,护工没有太年轻的都是农村出来的大妈级别的,让她伺候我,我太难受了,一点也不好意思使唤她,总之,真的我住院了,没有一个能陪我共度难关的,我真的感觉到自己特别无奈和可怜,我这才40几岁,也就住几天医院,那如果将来老了,有病了,卧床了,我的独生儿子,将来又找独生女的媳妇,二个独生子女结婚,又有工作,又有自己的孩子,家里至少有四到八位老人,其中如果有一个有病的都忙不过来,如果有二个住院的,那简直是要了他们的命了,我开始思考自己将来如何养老的问题,思前想后,也问了很多老人,还是觉得将来不给儿子添麻烦,自己能自理时就自己在家养老,不能自理了或者不想做饭了,就找一家有护士的专业医疗养老机构去住,有病了还有专业护士给护理,一日三餐不用自己做,又有朋友可以聊天,又能娱乐又能锻练,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真的没有必要非得等不能自理了再去养老院,岁数稍大一点了,就应该提前去适应养老生活。养老院是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最终归宿,这对自己的健康及长寿都有好处!找养老院的关键是找一家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早去早适应,习惯了就好了!最好是跟孩子在同一个城市,外一得大病住院时,他也能及时赶到签字,为续命争取了宝贵的时间!现在最关键的是,要多存钱,为自己的养老生活储备一份安全感,以备不时之需!





慧心在北漂


养儿是肯定可以防老的。但是也有一些不确定性,每个人的性格都是不一样的,受到的教育以及后期的影响都是不一样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很大多数的儿女都是会赡养自己的父母的,但是也不排除一些没有良心的人置他们于不顾。

可以肯定,这世上绝对有孝顺的儿女。但是,你也别忘了,久病无孝子这句老话。记得曾经看过一档民生调解节目。内容大概讲的是一个老人生育了四个孩子,但到了老人需要照顾的时候,四个子女却没有一个愿意把老人接去照顾的。

已经没有了动手能力的老人,就像一个皮球似的,被四个儿女”踢”来“踢”去。即便达成共识,让老人一周一家轮着住,也是矛盾重重,争执不断。最后,老人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倒在了二儿子家门口的马路边死了。等警察来敲门才知道,自己的妈竟然死在了自己家门口。

事实上,无数的事实证明,将自己的命运系在另一个人身上本是一件不太靠谱的事,哪怕那个人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肉。

看到这里,你有什么话想说?与其把养老问题放在儿女身上,不趁着现在年轻还能干得动的时候,为自己将来老了的生活作打算吧。

纪伯伦曾经说过: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可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时代已变,激烈的社会竞争,日益上涨的生活成本,都让现在的年轻人喘不过气来,有时候或许不是儿女不孝,而是有心孝敬却力不从心。


卞先生


都说养儿能防老,养儿果真能防老吗?

1,儿子有出息,能挣钱,拿得住儿媳,有这样的儿子就能防老,晚年幸福。

2,儿子没本事,妻管严,这样的儿子,不能防老。作为年轻的家长,为了晚年幸福,需要培养优秀的儿子,有挣钱能力的儿子,才能老有所依。

3,如今的8090后基本都是独生子女,结婚后要面对4位老人的养老问题和至少1个孩子的抚养问题,亚历山大,就算他们再孝顺,也照顾不过来父母,指望他们养老就是个笑话,去养老院是睿智的选择。

4,如果你的养老金不到4千,只能去低端养老院,如果你的养老金5千以上,有足够的存款,可以去高端养老院。



情感高铁


这是肯定的,几千年来中国文化积淀存留下来为数不多的真理。

你想一想,你有了个儿子,你就要开始奋斗。

首先现在养一个小孩特别贵,你在他18岁之前你是存不到一分钱的。18岁之后他上大学用的钱更多,可能你还会负债。

然后等他出来工作,你还要经常贴补他一下。

最后到了适婚的年纪,最想听到和最不想听到的,就是他准备恋爱结婚了。

你想想这么多事情,几十年,你怎么敢老。逼使你一直往前奋斗,因为他就是你力量的源泉。

在所有的理论或者实际操作,工作是最让人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和斗志最好的办法。

加油,让我们一起慢慢慢慢慢慢的不变老。


小小团长


这个问题问的太深沉了。本来,养儿防老是人类的历史传承,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孝道文化中,“养儿防老天经地义”。而现在发生一个不可理喻的现象;在广阔的农村,顺理成章的传承和沿袭着这一天经地义。在发达和繁荣、充满文化底蕴的城市里,这一孝道信念却遭到不同程度的冲击。还真面临着“是不是真能防老”的拷问。住在城市里儿女,房子本就不宽,工作繁忙、生活劳累、娶妻养子,父母挤进来,代沟深深,感觉不堪重负。我看到好多老人兴冲冲进城,灰蒙蒙回家。有老伴儿的互相搀扶,还算幸福,单身老人孤苦伶仃的守着老房子,或进托老所,与影为伴,直至终老。这样的状况养儿能防老吗?只能这样回答:养儿防老在如今,由绝对变成了相对,也可能也不可能,呜呼,老人真悲哀!



汉江庸叟


我并不是很赞同这个。因为现在我们的经济提高了,生活水平也更好,国家出台很多有关老年人的一些优惠政策,老人保障更多了,养老院,敬老院等一些都都普遍的走向完善。没有儿子的老年人们,也能安详的度过晚年生活。在加上所谓的养儿防老,在我看来,并不能防老。因为现在年青人工作生活方面都存在很多压力,并不能很好的照顾跟关心老人,只觉得爸爸妈妈年老后能让他们吃饱穿暖就可以,这就算尽孝了。并不能懂得爸爸妈妈们的孤独与寂寞。所谓的养儿防老说得难听一点只不过是人们觉得自己老了之后能吃饱穿暖,有念想。但这些国家现在都能给予了。所以养儿养女都一样。养儿并不一定能防老。


生活源于自然JY


大白天做梦吧?现在养儿不啃老己是万幸了,还只望这帮月光族来养老!

他们是离不开老人,又厌恶老人。说白了,还是老人有榨取的钱。一但被榨干所有的钱,可能还不如他们养的狗狗吧!

所以:老人们一定要有钱在自己的包里,更要有一副好的身体!


风中一粒尘55537192


防老不防老不好说!变老的快是真的,操不完的心!



迦南不锈钢


养儿防老,是中国人潜移默化的传统观念。自古孝字为先,非孝者大逆不道。这种传统并不是字面上诠释得那么功利,是一种合理回报,因为没有父母,就没有孩子,这是生之回报。但养育子女的付出更厚重,更艰难,更漫长,很多人成长后,成为别人的父母,方知自己父母曾经的付出。

虽说养儿防老的传统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时至今日,养儿防老的老皇历,恐怕越来越行不通了。

养儿防老是老传统,但也要看具体条件。而今,独生子女又多,他们的双肩如何承受起赡养4个老人的重任,身为父母,也要体谅子女的难处。时代变化,子女们这一代与老人们年轻时的大环境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已没有铁饭碗,医疗、教育又如沉重的大山压在身上,而且,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现在的年轻一代比上代人活得更累。如果父母还抱着养儿防老的旧观念,子女更不堪重负。

而今抚养子女的成本很高,大大增加了父母的经济负担,所以,一些前卫的男女很潇洒地选择做“丁克”,他们不依靠子女一样活得很快乐。每个人要与时俱进,别将养老的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而且,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通过养老金及自身的积蓄,也完全可以使老来生活无忧。

当然,做子女的也得多为父母着想,纵使自身条件不好,也要做到精神赡养,多回家陪老人聊聊天。离家远的,也得多给父母打打电话,节日也应送点礼物,表表孝心。只有两代人互相体谅,才能更加融洽相处,达到双赢。

其实养孩子是一个责任和义务,并不是为了防老才养。在养育的过程中孩子给你带来了欢乐,这就足够了。只有受到关爱和良好教育的孩子长大以后才会主动赡养父母。因此养出什么样的孩子完全是父母的教育方式。

在正常且成功的传统教育下,是可以的。但我个人认为现在普通老百姓养儿防老不实际,大多数老人会选择去养老院而不给子女留下负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