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非985、211学生在大学努力考到985,他们为什么不选择在高中努力直接考到985?

壹号菠菜


高考全国通考,统一命题,统一分数钱,我们山东和河南江苏的考生就不用考研考985.211了!不公造成的曲线救国啊!


好的57


讲讲孩子的亲身经历吧。

广州,初三毕业时上了高保线,直接上重点高中。那一届,十一万多初三学生,只有五万多能上高中,而上高保线的也就10%左右的孩子。尽管如此,一切还只是开始。重点高中里有普通班,次重点班,重点班,还有火箭班。

无可厚非,为了高考的不同层次学校的录取率,学校这样做是最好的资源分布,没有对错。没有好的录取率,就不可能有好的教育资源,这是压在学校头上的大山。

中国人口多,高校少,985才39所,211也就100多一点,每年的高三毕业生有多少。那年孩子每一次考试,差一分,在全市同级孩子里面就差一两千人,这种竞争的残酷程度岂是局外人想象得到的。再加上不同高校在各地的招生人数是分配的,数量少得可怜,填志愿就像赌博,保守的孩子还是会选择更有保障的普通高校。但,这并不能扼杀孩子们追求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理想,不管出于什么目的。


杨君lena


为什么非985、211的学生高考的时候不直接考到好大学而选择考研的时候考进来,我想表达的原因是——与高中阶段的学习环境有关。

本人在湖南长大,在一所湘南地区非常出名的县级中学读高中,那所高中号称我们县教育界的“航空母舰”。提到这个称呼应该知道那所高中的朋友们马上能猜出来具体是哪所学校,在这所学校里面我见识了什么是尔虞我诈、唯利是图,也正是从这所学校就读之后我对老师这个行业有了一些看法。

XX一中是典型的掐尖型高中,我当年以全县前150名的中考成绩被招进学校。我在班级里面的学号是前10号,当时年级一共13个班,这也与前150名这个数据对应得上。

这150个人是冲着重点本科去培养的(也就是我们说的一本),要不然县里也不会让XX一中掐尖把这些人全掐走。按理说至少这150人要全部考上重点本科才对,就算这些人里面有倒退的,但总有学得好的人冲上来,一个年级总体上也还是应该有150人升入重本才算培养成功。

但事实上我们当年高考重本人数只有不到100人,普通本科人数倒是很多,好像有300多,具体的数据我记不清了。

这还只是重本不到100人,211和985是重本里面的重本,相对来说能进的人就更少了。

学校和老师脱不开干系,学校条件差,让大部分学生成天因为洗衣服没有水之类的事情困扰着。老师(尤其是高三老师)唯利是图,再加一些不方便说的原因,导致了整体成材率低。

这就是高中的问题,高中无法实现的梦想只能通过考研实现。


速卖通汪星


从小所接受的教育资源不一样。苏北徐州农村,这边小学老师都不够,英语老师是随便找的一个临时工,一个月工资1000多,说说能有什么资源,说说水平如何,就以现在来说,连网课都没有正式开,邻居家的小孩子天天在门口玩,我侄女是托关系到其他学校上的,天天上网课,作业打卡。春节前期末考试成绩我侄女和这边的孩子拉的非常开。小孩子没有办法决定自己的出身,决定自己的原始教育资源,这部分孩子长大后有的会努力考上好的研究生,或者博士!


Somnus58452209


我,十六岁读大学,双非。高中三年睡觉、逃课。大学四年光英雄联盟就打了一万多场。大学毕业三年后才考研,下一步正准备考博。

虽然我是个纯粹的学渣,但好在智力水平应该达到了及格线,完全符合题主说的那些孩子的发展路线。

无非就是什么时候自觉而已。学习需要的是长期的坚持和积累,一门成熟的学科也没有天才可言。


不用留我


如果单纯从未来的发展空间上看,更建议复读上985。因为第一学历其实是后面没有机会再提升的,硕士和博士相对来说无论从入学考试的难度和其他渠道机会上看都要多一些。比如你本科是清华的,其实没有人会关心你是应届考试还是复读考上的,但是你博士是清华的,可能他们会问一句你本科是哪里的。

当然,复读的压力也很大,从我的学生里面看,理科的复读分数提升貌似要优于文科的复读提分,所以还是要结合自己的特长、抗压能力来综合分析。毕竟考研的知识点相对于高中还是偏少,而且可供你准备的时间周期更长,如果是自制力比较好的同学,在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的优势还是比较大的。

而且也要早点弄清楚到底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生?如果是定位本科或者研究生毕业就就业的话,现在光靠学历其实是很有限的,还是要注意平时多积累自己的实习经历和职场能力。如果是想走科研的导师,那么一鼓作气读到博士会比较好,而且你的导师其实很关键,有时候导师资源受用一生。




这里说职场


这个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讨论

1、因为高中同学多数都不想学习,已经到了思考人生的阶段,但是却不明白为什么要学习,到了大学,对事物走了一定的认知,觉得学习很重要,所以多数人选择努力。

2、到了大学以后整体学习氛围影响着学生自身的选择,会跟高中阶段有一个明显的差别。

3、学生成长阶段与学习阶段不成正比,成长的速度跟不上学习阶段的速度。

那我们就从以上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下。

第一、我们身边都有学生,并且自己也都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通过对比,再加上调查显示不难得出,大多数成年人最后悔的一件基本上都是上学的时候没有好好读书。

那么这一点也普遍反应着一个现象,多数同学在上学阶段都是比较厌学的,或者说没有学习动力,不明白为什么要学习,以高中为力,直接表现为叛逆,谈恋爱,上网,打游戏等等一些“精神消费”,而并没有把心思完全的花在学习上。

这都属于高中生成长时期会出现的必然现象

多数同学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的一些现象存在。这也就是刚才提到的问题,高中时期为什么不想着考进985的原因。

那么到了大约以后多数同学又选择重新学习,考进一个更好的学校,其实还是因为成长的原因。到了大学以后,对一些事物重新有了一个认知,包括同学之间的比较,包括自己对于更好的大学的向往,包括对未来社会的憧憬,希望有一个更好的学历,取得更高的工资。

第二、到了大学以后没人管术,又高中的被动学习,到大学的主动学习,多数同学可以更加清晰的明确自己想要的,并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第三、小忆学姐认为,学生心理的成熟成都跟不上学习阶段的变化,所以也是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飞飞学姐


因为没考上,考上你以为他那时不去啊?至于当初努力了还是没努力,这就难说了。

其实我觉得吧,没上985、211的这些学生,现在有想法再考,不管是考研还是其他方式 ,有上进的想法还是值得肯定的。

不妨,我先给你普及一下985和211。

985工程大学:也叫世界一流大学:1998年5月4日,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向全社会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211工程大学:211”的含义是“21世纪的100所重点大学”,将全国各地挑选出的约100个高等学校设立为重点高校,这些学校在资金中获得优先对待。

近期教育部在官网上发布相关消息:“现已将“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统筹为“双一流”建设(即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高中阶段为什么没有努力直接考到这些学校?

这个问题不错,其实是这样,每个人在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不同的层次,有些人天生就是学习型的,并且还是应试型的,聪明的头脑加上性格,考上985、211的确是件值得祝贺的事。

但偏偏有些人脑袋也不笨,但是在某些学科会有偏差,就是我们常说的偏科,这样即使他很努力,去补救,但是往往还是事与愿违,所以进入普通院校甚至专科中专都很正常。

而且在高中阶段,每个人都绷得紧紧的,考试时稍有差池,想进入理想的院校可能就会成为泡影。而且即使是一所重点高中,每年录取到重点院校的比率也不是高到不得了(当然不排除确实有些很牛的学校,重点院校升学率奇高)。

在普通院校再深造,选择重点院校,是好事,值得支持。

不管是出于对于学历的要求,还是出于对未来就业创业的考虑,还是为了提升专业深度,还是尝试新的学习高度,都没有错,值得肯定和鼓励。

当然,普通人不会去考虑具体叫985、211还是双一流,其实更重要是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不管是学校的名气大小,也不管是专业的设置如何,最终给到以后若干代学子的,可能还是学校教育的实践性和务实性。

过去的三十几年,985和211并没有改变,还是那112所和39所,目前双一流的名单也未出其右。因而在选择的时候,除了学校的名字以外,更多还要考虑你所选择的专业。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什么时候努力都不晚,只要有一颗坚持终身学习的心,未来都是你们的。


向隅阳光197


如果高考就能够直接考到985、211大学的话,大家肯定希望去985、211大学上本科,因为这可是含金量比较高的第一学历。

如果高考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考上985、211大学,那么大学四年好好准备考研,考研的时候努力让自己考到985、211大学,实现自己前程似锦的愿望。

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各省的大学录取率都不一样。据统计,一本大学的录取率在8%到15%左右,而985、211的录取率更低,只有3%到6%之间。竞争如此激烈,所以高考能够考上985、211大学的人都是精英,而且是少数的。

高考被成为最难考的考试,虽然高考没有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但是没有考上985、211大学的同学们,仍然拥有再去985、211学校的希望,那就是考研。考研的竞争虽然也很大,但是不得不说的是,有一部分大学毕业同学选择参加工作不考研,这样可以去掉一部分的竞争者。

剩下的那些坚定的考研同学,一定是想去好的大学读研究生,而985、211大学肯定是很好的选择。不论是从学校的资源,还是老师的能力,985、211大学都具有相当的优势。

“考研一定要上985、211大学,真的和普通大学的研究生不一样”,一个学长这么对我们说。他也是通过努力从一所二本大学考上985大学的研究生,他说在那个平台上,可以接触很多以前不敢想象的平台和资源,对于以后的研究和工作帮助很大。

因此,只要有想努力的心,有想要考上自己心仪的学校的心,不论是在高考的时候,还是在考研的时候,都是机会。就看我们能够把握住哪个机会,努力才是通往梦想的最好法宝。


暖暖浅谈教育


很多非985、211学生在大学努力搞到985,他们为什么不选择在高中努力直接考到985?其实不是他们不想在高中就努力直接考到985、211大学,而是他们在高中的时候没有足够的能力考上985、211大学。其实通过高考考到985、211大学比通过考研考到985、211大学要难的多。因为在高考的时候如果想考到985、211大学必须要每一科的成绩都很均衡才可以,一旦出现拖后腿的科目,别说985、211大学,就连普通本科可能都考不上。


所以这些学生在大学的时候努力通过考研去考到985、211的学校去读大学来提升自己的学历也是迫于无奈中的选择。他们在高考的时候未能脱颖而出,现在希望通过努力考研的方式来再次证明自己。我知道第一学历很重要,有些人会说宁愿复读去考985、211大学也不愿意读个普通大学。那我就问你,你敢保证复读就一定能够考到985、211大学吗?不一定吧?

复读所面临的压力是巨大的,不是每一个人的心理素质都很好,心态差的人复读一年可能会考的更差,还不如先去读个普通本科,然后在大学的时候好好努力复习考研,争取考到一个985、211大学读研究生,因为第二学历也很重要。既然没能力拿到一个好的第一学历,那我现在就努力拿到一个好的第二学历也还说得过去。得不到最好的就退而求之,何必苦苦为难自己呢?


其实我身边就有很多朋友是在大学的时候通过考研究的方式考到985、211大学的。他们的第一学历也极其普通,非常的不起眼,但是他们现在通过自己的努力拿到一个好的第二学历也极大地提高了自己的竞争力,从而顺利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工作。生活中有些事情并不是我们想得到就能够得到,或许有有些人很容易就考到了985、211大学,但是不是每个人都如此强大,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考不上985、211大学。你能说他们不想考吗?不是他们不想考,而是他们的能力不够。

每个人的能力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能力强的可能就直接通过高考的方式考到985、211大学。能力差的可能就要先到一个普通大学读书,再通过日后的努力去考研究生,从而进入985、211大学。每一个努力的人都值得尊重,不要总是拿人家的第一学历不够好来贬低这些努力拼搏的学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