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定义“儒商”?你怎么理解?

火柴人阿羽


儒家文化和商人的结合体,注重个人修养,诚实经营,有社会责任感。


啾咪菌


 

儒商精神是根植于儒家思想的商业伦理道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撑几千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精神力量。

中国的儒商起源于子贡,子贡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孔门十哲之一,春秋末期卫国黎(今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人。他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且列言语科之优异者。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他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鲁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

《论语》中对其言行记录较多,《史记》对其评价颇高。子贡死于齐国。死后至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其为“黎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为“黎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端木子”。

从子贡开始,将儒家的仁义的精神融入到经商的行为之中,他经商讲究以诚信为本,他的儒商精神:以义取利,以利济世,以和为贵,以儒兴商。儒商人格:仁爱立人,见利思义,讲信修睦,乐于施善。儒商生活:博学儒雅,亦文亦商,以商养儒,以儒促商。儒商之道:重守诚信,谋利有度,宽厚圆融,内圣外王。充分体现了儒家思想,并将其体现在实际行动中。 子贡所独有的才能不但使他成为儒商鼻祖,更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通人”,从而达到了亦官亦商,亦儒亦商的最高境界。可以说子贡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儒、官一体的儒商。

子贡身体力行地阐述了儒商的定义,也是最早的人儒商的雏形。引申到现代,儒商,做为中华民族商贾文化的重要部分,是儒与商的结合体,既有儒者的道德和修养,也有商人的财富和成功,儒家以修身为本,儒商也应注重个人修养,先做人,再做生意。

历史上很多成功的儒商都是道德修养上的楷模,拥有凝聚人心的人格力量。二是是诚信经营,恪守信誉作为商业道德,靠信誉来赢得用户的肯定,最后就是儒商都有比较高的文化素质,注重合作,是为“生财有道”“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儒商的财是实现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抱负。贤者通达天下,儒商也有经邦济世的家国情怀。后世有名的儒商的乔致庸,胡雪岩,叶衷澄莫不如是。


公孙小衣


儒商是那些文学修养较高的“士”所经营的商业,其生意的指导思想是儒家思想。

儒商产生于宋元以后。儒士迫于生计,不得不丢掉清高的架子,放弃对商贾的偏见,弃儒从商。明朝中后期,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工商业空前繁荣,新兴的市民阶层开始出现。“治生”是当时士大夫阶层普遍关注的问题。唐甄在著作《养重》中说,士要首先在经济生活上获得自足的保障,才能保持个人的尊严和人格独立。与“治生论”相呼应的是“新四民论”,黄宗羲认为“工商皆本”。明朝中后期开始,商人的地位在逐渐上升,士的地位在逐渐下降,二者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

受传统价值观的影响,弃儒从商的商贾们,大多用儒家思想规范自己的经营活动,促进了中国商人伦理的形成,动摇了“无商不奸”的偏见,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新的商人阶层。明清时代的商人视节俭为美德。徽商以节俭著称,黄文茂、程致和、潘元达等都是以节俭著称的徽商。晋商更是有“晋俗勤俭”的美誉。明清时期的商人还相信“天道不欺”。许多方志的记载表明,商人讲究职业伦理,这与商人们的好儒倾向有关。虽弃儒从商,但仍兼具儒的性格。商贾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将读书入仕看得比较重要,佘文义、胡天禄等徽商设置私塾、书院,大力赞助教育事业,为商贾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儒士们弃儒从商为的是“治生”,而一旦“治生”成功,并为子孙们打下了一定的物质基础,许多商人便会弃贾业儒或由贾入儒,如休宁人江昂、歙县人江珮等人。但毕竟“贾”与“儒”是两种不同的职业,两者相互排斥,能将二者关系妥善处理的,虽不乏其人,但一般人是难以兼顾的。经商致富固然能让生活富足起来,但能“振家声、显父母”的只有读书做官,这可以说是商贾弃贾业儒或由贾入儒的原因。先贾后儒,为的是能为自己或子孙打下较好的入儒经济基础。儒商热衷于文化和公益事业,这种传统的思想值得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借鉴和反思。


小乾闲聊


儒商是以传统文化理念为指导的、从事商品经营活动,有一定文化修为的商人;

儒商是把“儒”和“商”相结合的“商”,即把“商”的职业和“儒”的伦理品质结合起来的市场经济的经济活动主体;

儒商与一般商人最本质的区别就是非常重视商业道德,不义之财不取;

儒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说,是指以儒家学说作为行为准则的商人。从广义说,是指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兼收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之长的商人;

儒商是指有较高文化素养的、有儒家道德观和价值取向的、有自强不息和勇于创新精神的企业家;

儒商分为古代儒商和现代儒商,现代儒商是把“内圣”和“外王”有机结合起来,把传统美德和由市场经济滋生的新的道德观念有机结合起来,尊重人的价值,实行人格化管理的商人;

儒商是把儒家的价值理想与市场运行本身的法则相结合,并能遵循指导市场活动行为法则的商人;

儒商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价值观念的企业经营管理者。现代儒商应该是具有科技专长,同时又具有儒家价值理想的,即具有“士魂商才”的经营管理者;

儒商就是以孔子倡导的儒家道德来规范自己商业行为,并进行内部管理的商人或经营者;

儒商是指有文化的、讲道德、善理财、会管理、创效益,并且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有综合创新能力的商人或企业家。现代儒商还具有现代意识、区域意识、全球意识,还应该懂外语(最好是英语)和会使用电脑;

儒商是有道德、有文化、有国家社稷理想的商人;

儒商是有品牌战略思想、有成功后反哺社会的良知的商人;

儒商以创造社会财富、服务于天下为责任;

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根基在于“诚信”,儒商以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诚信为特征;

工资来自劳动的报酬,在其位必须尽其职,儒商的忠诚是忠于职守忠于客户的衷心。


大湾区创师记


儒商,即为“儒”与“商”的结合体,既有儒者的道德和才智,又有商人的财富与成功,是儒者的楷模,商界的精英。一般认为,儒商应有如下特征:注重个人修养;诚信经营;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注重合作;具有较强责任感。儒商有超功利的最终目标,有对社会发展的崇高责任感,有救世济民的远大抱负和忧患意识,追求达则兼善天下。古有陶朱、子贡、白圭等一代儒商,后有徽商、晋商、淮商、闽商、郴商等儒商商帮,现今也涌现出““立己立人,达己达人”的荣氏家族、邵逸夫、霍英东等具有新时期儒商精神的现代儒商。





玄枵子


儒商,源于儒家思想,即为“儒”与“商”的结合体,既有儒者的道德和才智,又有商人的财富与成功,是儒者的楷模,商界的精英。一般认为,儒商应有如下特征:注重个人修养,诚信经营,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注重合作,具有较强责任感。


上海徽缘


商人逐利,无商不奸,这是对商人的普遍印象吧。儒商,应是与之相对而生的。商而不奸。以儒家思想和智慧为经营指导,秉承仁义礼智信,求财得仁,财德兼备。

孔门子弟经商,在古代应是比较少,毕竟他们更主张入仕,治国安邦。或许在那时看来,经商只是小道,不足道哉。如今时代不同了,实干兴邦,经商济世,富国富民,也非常有意义。


星尘梦羽


我理解的儒商,就是有文化的商人,处事方式不一样,处处为对方考虑,尽量做到双赢,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做伤天害理的事,不投机取巧,参赃汪法,坑蒙拐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