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初步形成,利好广西水泥行业发展

3月10日,大藤峡水利枢纽正式下闸蓄水,标志着工程投入初期运用。按照工程建设计划,蓄水分两个阶段进行,

项目完成后相当于110多个西湖水量,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初步形成。

工程一期蓄水期间,将在确保西江下游供水、生态和航运需求的前提下,逐步抬高水位,力争4月1日使黔江恢复通航。届时,黔江通航等级将由当前300吨级提升至我国内河航运最高等级3000吨级规模,年运输能力将由1300万吨提升至5200万吨。

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初步形成,利好广西水泥行业发展

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初步形成,利好当地水泥发展

水利既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也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大藤峡水利枢纽的建成打通了广西重点城市至粤港澳的水上高速路,真正把广西与粤港澳密切联系起来。据了解,该水道打通后,一条水道相当于八九条高速公路,运输成本将大幅降低。以此也就意味着通过西江运输外销至广东的水泥熟料量将更加庞大。

珠江—西江流域上接云贵、纵贯两广、下通港澳,是连接西南和华南的“黄金水道”。同时,西江水道又上接滇、黔、桂等能源、矿产资源富集地区,是发展水泥产业的宝藏之地。多年来,华润水泥和海螺水泥可以称得上西江淘金的两大赢家。据中国水泥网统计,截至到2019年底,广西熟料年产能合计8366.9万吨,其中华润水泥、海螺水泥熟料产能占比较大,占比超50%。

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初步形成,利好广西水泥行业发展

华润水泥抢滩于西江沿线的封开、平南、桂平、贵港、南宁等市县,上了二十余条大型现代水泥生产线,其水运物流占了西江物流的1/3。

海螺水泥继长三角大区域布局之后,从华东市场挥师南下,瞄准广东、广西巨大的水泥需求空间。海螺在广西采取三角布局——兴安海螺雄居广西北部;扶绥海螺坐镇西南;北流、兴业海螺安寨东南。

据广西发布的《2019年广西水泥行业运行分析》来看,广西水泥价格持续保持高位,2019年P.O42.5散装水泥均价在420元/吨左右。广西水泥行业效益持续向好,引得区内外企业在广西区投资建设水泥熟料项目的意愿更加强烈。2019年共有南宁红狮、合山虎鹰、柳州鱼峰、东泥天等、来宾新东运、都安上峰等6家企业通过购买外省产能指标,制定了产能置换方案,分别在南宁、柳州、崇左、来宾、河池市开始新建或技改扩建水泥熟料生产线。

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初步形成,利好广西水泥行业发展

在产能投放方面,2019年,广西北流路宝一期日产4500吨生产线、鱼峰万德七星日产4000吨生产线建成投产,新增熟料产能263.5万吨/年,预计2020年可实现满产、达产。此外,目前广西还有多条在建、拟建生产线,建设产能预计于2020、2021、2022年逐步释放。

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产能的逐步释放将给当地水泥市场带来压力,而西江亿吨黄金水道的形成,降低了水泥运输的成本,广西水泥熟料南下畅通,在一定程度上利好当地水泥市场发展。

原文链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