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末倒置《搖尾狗》,“輿論”下的眾生相

Why does a dog wag its tail?

Because a dog is smarter than its tail.

If the tail were smarter,the tail would wag the dog.

Wag the Dog直譯過來是搖尾狗,它也有"本末倒置"的含義,且後者的使用頻率更高。理解到這一層再去看這部1997年的《搖尾狗》,其敘事核心的神秘面紗就被揭開了。

先來簡單介紹下這部電影。曾在1989年憑藉《雨人》(電影是1988年上映的,參與次年的獎項角逐)傲視第61屆奧斯卡的導演巴瑞·萊文森,攜手羅伯特·德尼羅和達夫汀·霍夫曼,僅耗費29天就拍成了這部諷刺美國政客、媒體和好萊塢三者之間種種勾當的《搖尾狗》

本末倒置《搖尾狗》,“輿論”下的眾生相

《搖尾狗》巧妙之處在於,它將美國兩任總統的花邊新聞糅合到一起——一位是發動"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機"的,一位是因"性醜聞"在世界範圍內臭名昭著的。整部電影的故事發展脈絡也很單一直接:

大選在即,各種拉票活動如火如荼的時候,現任總統爆發了一樁"桃色事件"。為了平息這場風波,政治顧問康拉德·布里恩火速下場展開"救援"。這位博士巧妙地抓住了群眾的心理:與其掩蓋和解釋事件本身,不如轉移和分散大家的注意力。於是,一場子虛烏有的"阿爾巴尼亞戰爭"被導演了出來,這時候第二位關鍵性人物出現——好萊塢著名製片人斯坦利·莫斯。經過一連串的"戰爭現場報道"(實則是攝影棚裡拍出來的,主角小姑娘是如今大名鼎鼎的)和"迎接受傷士兵回家"等戲碼後,局面似乎被成功扭轉了。

但這部電影最巧妙的地方不在於融了多少真實事件的梗,而在於它將一個又一個具有現實意義的真相通過整個故事和其中的人物表達出來。


你知道嗎?"故事"的傳播能力,永遠>"真相"


這個"故事"大概要從2000多年前的亞里士多德說起,因為直到今天,他老人家在《倫理學》中提出的那個問題,也沒有一個準確完整的答案:

一個人應該如何度過他的一生?

不管願不願意,我們的每一天、遇見的每一個人、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在構建著屬於我們自己的"故事"。而人類之間的基礎交流——對話,也在巧妙地重複著那些發生在我們身上,或者與我們息息相關的"故事"。

可以說,每一段文明的進步,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一個又一個誠實而又有力的故事。所謂"真相",就是一個更偏向於"誠實"的存在。


然當我們跳脫事件本身,或者冷眼看待那一個個媒介圈和信息房時會發現:"故事"走到今天,"力量"的調動性遠遠大於"誠實"

。換句話來說,一個能打動你的故事,遠比一個真實的故事更吸引人。這意味著:我們不自覺地在為自己的情緒、情懷等主觀感受買單,從而導致"真相"從客觀存在變成了主觀判斷。


本末倒置《搖尾狗》,“輿論”下的眾生相


以上就是《搖尾狗》這部電影的故事內核,當然這只是個人拙見。

電影一開始,核心人物——總統,就陷入了輿論危機:一位小女孩公開指控總統在白宮裡對自己實施性侵。換作別的時候也許可以召集幾個公關大咖討論下,再開幾個新聞發佈會澄清這件事。但"非常時期,非常手段",這件事的發生時間和熱鬧非凡的“總統大選”撞個滿懷,電視上關於"換不換掉你的馬"(關於忠誠和適應)正輪番播著相反論調的宣傳片。那麼在這種危急關頭,自然需要一位"我要打十個"的能人巧匠出馬——政治顧問康德拉出現了。

這位大神一出場的潛臺詞就霸氣側漏:這個醜聞波及範圍不是國內嗎?那就將群眾的注意力轉移到更大的問題上——發動一場戰爭。但真要為掩蓋總統的罪行,去傷害其他國家的無辜百姓嗎?不,這一切只需要一場瞞天過海的表演


所以在接下來的情節中,這段發生在政客和好萊塢製片人之間的對話,就完美地解釋了一切:

"你所看到的'海灣戰爭',不過是我們在一件攝影棚裡完成的。"


本末倒置《搖尾狗》,“輿論”下的眾生相


其實這段對話也為電影的結局埋下了一個伏筆:上次負責導演"國家大事"的人,哪裡去了?這也為電影的結局做了十分隱晦而又巧妙的鋪墊。但很遺憾,面對"上門的大買賣",這位好萊塢製片人明顯被獵奇心理和"榮譽"衝昏了頭腦,以致於這個問題他都沒來得及思考和問出來。


輿論中的群眾皆是貓,只會跟著紅點跑——誰是操控"紅點"的人?


《弱傳播》這本書裡,有一段理論非常有意思。它寫道:

輿論世界弱傳播假說中的"四大規律",都可以用女性的特徵進行解釋。

女性有什麼特點,輿論就有什麼特點,兩者的特徵幾乎一模一樣。

女性善良,輿論同情弱者;

女性正義感強,輿論主持道義;

女性敏感,輿論愛打聽小道消息、名人八卦;

女性愛哭、愛笑,輿論也是這樣一個情感的世界。

這段話讀起來趣味性很強,而且淺顯直觀地將"傳播學"的特徵表達出來:同情弱者;主持正義;喜歡八卦;偏向感性。這種特徵也會隨著事件的不斷擴大而變得愈加明顯。


本末倒置《搖尾狗》,“輿論”下的眾生相


關於這一點,在電影《理查德朱維爾的哀歌》中也有所體現:原本被人們視為英雄的人,活生生在輿論的引導下發展到不得不面對大眾的質疑、媒體的口誅筆伐,直到最後真相大白,這個世界也並沒有還給他一個說法——大家的注意力早就被其他事情吸引走了。

這部電影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同時也完整地呈現了前面提到的四個特徵。歸根結底,從理論上來說,人們在面對一件事的時候想做到絕對的客觀冷靜,幾乎不可能。


本末倒置《搖尾狗》,“輿論”下的眾生相

《理查德朱維爾的哀歌》劇照


那麼在《搖尾狗》中,這種特徵就被如下情節詮釋得淋漓盡致:

當一段除了人是真的,其餘全是電腦合成的短片在電視上播出來後,大家不再將注意力放在總統身上。

那可是戰爭啊!那得死多少人啊?在這種巨大事件調動起的巨大心理波動驅使下,所有人都被牽著鼻子跑。面對世界和平這樣的問題,誰還有心思管一個小姑娘是否被總統性侵?康德拉深諳大眾的心理,所以他深信:掩蓋真相的最好辦法,就是製造一個比真相更真的假象。而這個人,在整部電影裡,也是當之無愧的"故事大王"。

  • 他從出現那一刻起,就用極快的反應和假設的後果,唬住了對面幾位長年運作類似事件的高手;
  • 他在見到製片人後,用機密級別的真相換取對方的信任,從而得到資源去製作更大的"真相";
  • 甚至當CIA和FBI插手這件事的時候,他也用一段故事便說服對方放了自己。

故事,成了他無往不利的秘密武器。


德尼羅飾演的僅僅是一位"傳播天才"嗎?不,他代表著一種力量,一種逼迫、誘導別人"指鹿為馬"的力量。

傳播學中有一個"影子理論":

人們看到的不過是事實的影子,這個影子和其產生的物體有多大相似,則取決於光線。

光線掌握在誰手裡,輿論就掌握在誰手裡。


本末倒置《搖尾狗》,“輿論”下的眾生相


很明顯,在這場"人造戰爭"和"輿論大戰"中,康德拉就是那個決定光線照向哪裡的人,但他也不是手持光源的人。

總統是嗎?也不盡然。這一切的發生,以及操控這些事的人所秉持的原則和態度,歸根結底還是取決於這個國家的社會生態——群眾才是這個生態的組成者。所以說到底,這不過又是一個莫比斯環


物極必反——過度強調"輿論導向"的結果:過度解讀、混淆真相


近年來,隨著傳播途徑越來越多樣化,群眾接受訊息的速度越來越快、渠道也越來越多,原本"照單全收"的群眾中,出現了一個又一個發出質疑聲音的人。但是,無論從哲學角度還是科學角度,"適度"都是需要時刻謹記的準則。


就比如《搖尾狗》電影到最後,那個一手導演了整出"轉移重點""打造英雄"等戲碼的好萊塢製作人,在聽到新聞人一句言論後,居然決定將"真相"公之於眾。結局就是,他也成了下一位製片人聽到的"上一個",永遠地告別了這個世界。

那句間接導致製作人"心臟病突發"的話就是:

總統只是個商品。


本末倒置《搖尾狗》,“輿論”下的眾生相

所謂"商品",表面上是交易的終端——用錢買到手後為己用,實則"商品"只是市場流通的一環。那麼套在總統身上就是:他不過是這場輿論大戰的道具而已,絕不是唯一、最後的受益者。


這位製片人代表了當今社會上的一種群體過度強調和忌憚"輿論導向",過度質疑所有經手、得到的信息。雖然製片人口口聲聲說著"榮譽",但實際上這個詞正是那些自詡為"智者"的人們所懷揣的驕傲的具象化。

我們能看到的一切,都是某件事、某個真相的一部分,甚至只是冰山一角。這個既定事實從根本上而言,並非輿論導向的作用,更多的是取決於每個存在背後都有其對應的強大關聯網。這也直接導致了很多事,在這一刻還是真的,下一刻就是假的;在路人甲嘴裡是真的,在路人乙的認知中就是假的等差異化表現。

所以,將"看不見全部事實"和"看到的都是假象"全部歸咎於"輿論導向",是一種極不明智且自以為是的表現。

本末倒置《搖尾狗》,“輿論”下的眾生相

回到《搖尾狗》電影開篇那句話:如果尾巴比狗聰明,那就不是狗搖尾巴,而是尾巴搖狗了——這才是最違反常理的"本末倒置"。

而且這部電影最隱性的“爽點”在於:它不露聲色地將上層建築中的“國家機器”和“政治社會”紛紛瓦解,揉碎之後扔進了普通群眾中去——在“輿論”颶風之下,似乎什麼意識形態都不管用了。

在“跟風跑”這件事上,所有存在實現了“平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