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丨下乡建房第一步:了解中国住宅变迁史

我们的城市,从形式上来说是由建筑构成的。在这些建筑物中,作为基础设施的住房成为了一座城市的城市肌理。

这种住房不是指那类特定的“定制”住房,而是指不断重复的大批量的“普通”住宅。

分享丨下乡建房第一步:了解中国住宅变迁史

住房直接反映了家庭单位,也代表着城市中不同阶级的人所拥有的不同生活方式。

分享丨下乡建房第一步:了解中国住宅变迁史

分享丨下乡建房第一步:了解中国住宅变迁史

新中国后住宅变迁史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政府在战后重建时实行“一切推倒,重起炉灶”

建筑形式上表现为以“公社”为单位,且在步行区域内提供住宿,工厂,教育,医疗,社会交际等一切功能,形成了一个个自给自足的小团体。

“城市”,则是由这些小团体重复批量组成。

分享丨下乡建房第一步:了解中国住宅变迁史

“小团体”将住宿,工作和公共功能合为一体,导致城市功能分区的演化被完全抑制。

在此期间,大量由政府建设的单荷载的劳工房小区和双荷载的劳工房小区代替了原来破旧的民国时期及古民居,构成了中国现代城市的基本样貌。

分享丨下乡建房第一步:了解中国住宅变迁史

分享丨下乡建房第一步:了解中国住宅变迁史

从改革开放开始,“城市”逐渐开始进行区块划分,与社会经济功能相对应。

而这种规划大大增加了居住和工作之间的距离,使得人们的出行也越来越依赖于汽车。

分享丨下乡建房第一步:了解中国住宅变迁史

这些小尺度的住宅和庞大的道路交通网一道构成了新的城市脉络。

50年代到70年代,由于中国经济发展滞后的压力,国家不得不将全力发展经济提上日程。

分享丨下乡建房第一步:了解中国住宅变迁史

于是,功能型的城市化理论在中国被大规模测试和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住房市场不再由政府完全把控。随着地方政府将土地整合,规划,“打包拍卖”,民间资本开始进入房地产领域。

分享丨下乡建房第一步:了解中国住宅变迁史

随着经济的加速发展,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更加一致化和模式化。中国的住宅从此以“资本”为导向,而不是由建筑理论领导,从而形成了一个更看重功能性而缺乏艺术美感的表达。

正如,当下许多城市的住宅格局几乎都是千篇一律的,如同复制一般。这也是城市化进展太快,所带给人们居住体验上的缺失。

分享丨下乡建房第一步:了解中国住宅变迁史

中国当代住宅建筑类型

分享丨下乡建房第一步:了解中国住宅变迁史

高层住宅

1998年的房改政策出台后,地产商们为了能在有限的土地上开发更多的价值,在借鉴西方国家的建筑经验后,很快在中国也推出了高层住宅的概念。

被阴暗逼仄的筒子楼和低层楼房压抑许久的国人,对报纸上的广告和楼书上的社区景观所吸引,纷纷向往这类高耸入云的建筑。

从此,在城市里拥有一间火柴盒般的小房子成了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毕生理想。

分享丨下乡建房第一步:了解中国住宅变迁史

由高层住宅形成的小区,反映的是我国城市的规划体系。

为了适应中国城市人口众多的国情,原本平面的道路网侵占了竖直空间,每个住户的独立性通过楼与楼之间的物理距离和绿化面积来进行分隔实现。

由此,城市的土地利用率得以提升,但城市的发展也就因此走向了拥挤。

分享丨下乡建房第一步:了解中国住宅变迁史

分享丨下乡建房第一步:了解中国住宅变迁史

分享丨下乡建房第一步:了解中国住宅变迁史

分享丨下乡建房第一步:了解中国住宅变迁史

联排住宅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局促狭小的高层住宅已经不能满足一部分人的居住需求了。脏乱差的公共空间,嘈杂的邻里环境,让他们开始期盼着另一种居住形式的出现。

联排住宅便成为了这批人的选择。和高层住宅相比,联排住宅拥有更低的密度和更好的私密性。

这也暗示了这一类型住宅更多针对城市里的中产阶级人群。

这类建筑的设计,对于通风,光照,空间的多样性和功能的合理性更加关切。

分享丨下乡建房第一步:了解中国住宅变迁史

分享丨下乡建房第一步:了解中国住宅变迁史

分享丨下乡建房第一步:了解中国住宅变迁史

独栋住宅

只有独栋住宅或别墅才能真实反映城市中最小单元-住户的理想需求。

与资本主义民主社会相对比,这种住宅类型针对中国社会中的资产和小资产阶级

这一类型下,房子的建筑师能更加富有余力的专注于建筑建造和设计质量,以满足居住者的居住体验感为首要考虑。

通过独栋住宅和别墅,建筑美学才开始渐渐体现在当今的中国住宅中。

分享丨下乡建房第一步:了解中国住宅变迁史

分享丨下乡建房第一步:了解中国住宅变迁史

而与价格昂贵的城中别墅对比起来,极具性价比的乡村自建房成为了如今许多城市中产的理想选择。

分享丨下乡建房第一步:了解中国住宅变迁史

每年,我国大约600-700万人从城市移居乡村投资创业。特别是靠近城市周边,交通便利,风景优美的郊区小镇,成为了稀缺中的稀缺。

分享丨下乡建房第一步:了解中国住宅变迁史

只是,现有乡村居住空间大多难以满足现代生活需求。但如果利用快速搭建的“预制房屋”,无需过多影响自然环境,也能打造高质量的居住空间。

分享丨下乡建房第一步:了解中国住宅变迁史

预制房屋,指的是预先设计一个标准统一的建筑形制,并根据不同的场地条件和地形特征,归纳了数种有差异的落地类型。建造上采用以胶合木结构为主的钢木混合体系来实现质量可控的超快速建造。

分享丨下乡建房第一步:了解中国住宅变迁史

这类建筑的大部分工作都是提前在工厂做好:质量好,成本低,降低现场施工时间,整个过程更节能更环保。

能够帮助人们在极短的工期内,实现对于品质、空间体验的最大诉求。

分享丨下乡建房第一步:了解中国住宅变迁史

随着中国建筑产业的发展,预制建筑、建筑产品化也正在成为房屋建造的新趋势。

分享丨下乡建房第一步:了解中国住宅变迁史

当下的中国住宅是一个涵盖经济学,社会学和建筑学的跨学科综合体。

在过度城市化不断受到质疑的今天,乡村住宅建筑也正在被重新认识。

分享丨下乡建房第一步:了解中国住宅变迁史

许多乡村住房实践正在打造与乡村的自然环境、人文、生产、生活有相应脉络的产品,重塑乡村的社会纽带。

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城市向乡村输出、又向乡村学习的过程。

如今,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进行着乡村建设,大量资本涌入乡村自建房行业,在缓解城市化压力的同时,也将为中国住宅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