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沒有普通話,各地官員卻能一起上朝,這是為什呢?

普通話是新中國成立後才開始推廣並普及的,所以說古代是並沒有普通話的。但是在封建社會,朝廷官員也是來自五湖四海,各地方又有各地方的方言,用南腔北調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上朝時皇帝聽不懂方言怎麼辦?遇上脾氣急躁的皇帝或緊急事情,一時誤會豈不是禍從口出?


古代沒有普通話,各地官員卻能一起上朝,這是為什呢?


事實上有機會能夠在朝堂之上發言的都是特定的大臣,並且事先許多議題都會有種奏書呈上來,再加上很多的官員口音都會比普通人輕一些,像那些口音比較重的都會盡量用書面語來表達,因此交流起來也沒有那麼困難。

朝堂上面議事的氛圍都十分嚴肅,那些要在朝堂上面發言的大臣們都會提前做好準備,再加上皇帝說的是官話,作為臣子自然要像皇上學習。

因此他們都是用書面語來表達,一邊表述一邊將寫好的摺子送到皇上跟前,如果沒有秦始皇統一了中國,統一了文字,這交流起來就相當費勁了。


古代沒有普通話,各地官員卻能一起上朝,這是為什呢?


 朝廷上的這些大臣雖說是來自五湖四海,但多數長時間待在首都,或者乾脆就世代生活在京城,方言問題和口音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刻意學習都會消失。

這個過程雖然需要時間,但這些大臣也不是剛當官就可以上朝議事,尤其是京城之外的官員。一般都在當地或者低一點的官職上工作過一段時間,這些時間足夠他們為了方便皇帝,努力學習官話了。


古代沒有普通話,各地官員卻能一起上朝,這是為什呢?


不過隨著朝代的變遷、民族的融合、還有經濟重心的轉移,標準音也會有所變化。在秦之後,漢朝一直到北宋,官話基本上都是中原雅音和關中方言的融合。

後來明朝定都南京,南京成為當時的官話。朱棣遷都北京後,由於很多考生都要去上京考試,這也導致了明清時期,很多人都開始學習北京話。


古代沒有普通話,各地官員卻能一起上朝,這是為什呢?


在“正音”這方面,有過貢獻的皇帝也有很多,但是最有激情的恐怕是雍正皇帝。由於在上朝時,他聽不懂廣東、福建地區官員的方言,於是在1728年,下旨設立了“正音書館”,在全國推行北京官話。他要求廣東、福建兩省的讀書人,若聽不懂官話,或不會說官話的,不能參加科舉考試。自從,官話在民間開始慢慢普及。


古代沒有普通話,各地官員卻能一起上朝,這是為什呢?


經過一百多年的努力後,到了十九世紀中期,官話在我國已經非常普及。1867年英國駐北京威妥瑪在書中就提到,官話作為口語媒介之一,不只是屬於官吏階層和讀書階層的,而且也普及到了近五分之四的民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