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擔心過加密市場的這三個隱形「炸彈」?


你是不是也擔心過加密市場的這三個隱形「炸彈」?

這是區塊律動 Blockbeats《你是不是》系列的第三篇,本篇內容將為你梳理,在加密市場發展過程中這幾個始終縈繞在投資者心頭的隱憂。加密市場的真相從不是單一的,熟悉加密規則的投資者知道,有時比特幣的猛漲急跌,根本無跡可尋,牛熊轉換,天堂地獄,可能就在一瞬之間。

往期回顧:《 》、《 》

美股期貨熔斷、中東股市熔斷、油價開盤暴跌 30%,產油國貨幣狂貶,前段時間,社群中各種「水比油貴」的調侃,隱隱透露出投資者的無奈。在這樣的背景下,曾被認為絕佳避險資產的比特幣,沒能獨善其身。

連續多日,比特幣價格每天浮動的幅度之大,讓人咋舌,更讓人猝不及防。從 3 月 8 日、9 日,比特幣從 8700 美金下跌至 8000 美金,掀開序幕開始,隨後 12 日、13 日,比特幣價格一路探底,最低一度觸及 3800 美金,目前已經回調至 5300 美金附近。

加密市場的悲觀情緒還在蔓延,曾被寄予厚望的減半和避險資產的說法,早已動搖場上的投資者們,對他們來說,去,還是留?接下來,加密貨幣市場又將走向何方?

上個月,區塊律動 BlockBeats 撰文,加密市場因持續下跌的代幣價格,花樣繁多的加密衍生產品,最終導致加密市場爆發死亡螺旋的可能。如今,下跌趨勢仍未止住,斷言比特幣將死還為時尚早,利益關係盤根錯節的礦機生產商、礦池、交易平臺等比特幣產業鏈上的主要主體,會無形中支撐比特幣;投資者們也還需要比特幣。

不會死亡不意味著不會下跌,在極度恐慌的投資者情緒下,很多人對比特幣的心理價格也一路降低。除了信心渙散、割肉止損離場等因素,作為圈內人的你,是不是也擔心過加密市場可能存在的以下 3 個隱形「炸彈」?

持幣大戶「砸盤」

去年 6 月,打著區塊鏈旗號的資金盤項目 PlusToken 爆出跑路消息,這個或涉 20 億美元規模的資金盤項目(包括 18/20 萬枚比特幣),雖然部分成員雖然已經被抓獲,但大量加密資產仍無所蹤跡。這筆資金成了潛藏在加密市場中的不定時「炸彈」,它的轉移或拋售,也成了從業者歸咎加密市場多次暴跌的外顯原因。

近 20 萬枚比特幣數量不少,目前公開可查在 1 萬枚以上的非交易平臺地址不足 200 個,除中本聰(猜測約持有 100 萬枚),美國 FBI(約 14 萬枚)、雙子星兄弟(據稱持有約 12 萬枚)等被公認持有大量比特幣的個體外,這筆巨量的比特幣,被掌握在只想套現離場的團隊手中,不得不讓人擔憂。

PlusToken 砸盤的說法最盛行的時候是去年 12 月。當時,比特幣下跌、以太坊創歷史新低,就有分析稱市場大跌的原因是 Plustoken 將價值超過 1 億美元的以太坊轉移、拆分,一度引發投資者恐慌出逃。

最近兩個月,被監控的地址中共計 2.5 萬餘枚比特幣又出現異動,時機趕上加密貨幣大跌,引人遐想。不過,據鏈安分析,此次造成幣價大跌的原因與 PlusToken 關係較弱,因為這筆資產「目前依處於拆分後的小額比特幣混淆階段」。而且,也沒有確鑿證據能證明:PlusToken 的拋售對市場有直接影響。為掩人耳目,十幾萬的比特幣大多已經被頻繁混幣,團隊狡猾地化整為零,整個過程持續了大半年時間,在這期間,PlusToken 也多次「被砸盤」。PlusToken 砸盤還會持續多久?去年 11 月,加密分析師 Ergo 表示,彼時 PlusToken 相關地址中剩下約 6 萬枚未混合比特幣,在經過後續 3 個月的拆分後,目前 PlusToken 未進行轉移和混洗的幣似乎已經不多,只剩下約 1/6。這場持續了大半年的資產轉移,是不是也快要落下帷幕了呢?

懸而未決 6 年的 MT.Gox

如果說 PlusToken 是資金盤跑路遺留的後遺症,那麼 2014 年 2 月宣告破產的門頭溝交易平臺,後續找到的大部分比特幣,如今仍安靜地躺在冷錢包中。

根據長期追蹤該事件的 cryptoground 網站,目前,所有有跡可循的門頭溝冷錢包地址中還有 16 餘萬枚比特幣、以及分叉後等量的 BCH(當前總價值超過 13 億美元),自去年 3 月日本東京法院發佈事件調查報告、披露債權人和賠付計劃以來,這筆巨量資產該如何賠付,仍懸而未決。

你是不是也擔心過加密市場的這三個隱形「炸彈」?

如果是償付現金,那信託基金必須賣掉比特幣,無論採取何種方式,都有可能會影響到市場和投資者。人們的擔心不是沒有理由,此前,因為信託控制人小林信明(Nobuaki Kobayashi)沒有事先告知,便在 2017 年 12 月到 2018 年 2 月期間,陸續拋售 3.58 萬枚比特幣,一度引發了投資者的恐慌和指責。


雖然門頭溝已經逐漸泯滅在加密長河中,但只要投資者賠付計劃沒有明確和落實,這些掌握在信託基金手中的巨量資產,都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去年 10 月,門頭溝發佈聲明稱,東京地方法院發佈一項命令,允許受託人提交善後計劃延期至 2020 年 3 月 31 日。這意味著,如果順利,這隻沉睡了多年的「巨鯨」將很快甦醒並消失。


DeFi 的系統性風險


此前,我們在《比特幣的死亡螺旋踩踏會真實發生麼?》一文中提及,中心化機構中推出的各類借貸、槓桿工具,在帶來投資繁榮的同時,隨之而來的還有被忽略的風險:一旦市場遭遇單邊下跌,還款方無法償清的情況下,抵押代幣只能清算,最終可能會引發系統性「踩踏」。


在 DEX 等新興交易市場,各類金融玩法也不少見,風險也悄然滋生。根據 Defi Pulse 的數據,今年 2 月,整個 DeFi 生態中鎖定的總資產價值一度超過 10 億美元,如今這個數據已經跌至 5.6 億美元。

你是不是也擔心過加密市場的這三個隱形「炸彈」?

今年 2 月,DeFi 抵押資產突破歷史新高,截圖來源:Defi Pulse

在所有 DeFi 應用中,主打借貸和交易的應用又佔據了多數,而中心化機構可能存在的系統性風險,DeFi 同樣不可避免。前幾日,由於以太坊價格暴跌,Compound 清算了價值超過 250 萬美元的抵押資產,這是自去年推出 v2 以來的最高紀錄,而同一時間,MakerDAO 和 dYdX 也出現了清算高峰。所幸,這樣狀況對 DeFi 生態還算不上傷筋動骨。


不過很快,更糟糕的情況發生了。3 月 12 日、13 日以太坊的接連暴跌,引發 DeFi 借貸平臺大量清算,兩日清算金額超過 3000 萬美元;MakerDAO 於 3 月 13 日宣佈拍賣 MKR 以償還超 400 萬美元的壞賬。而此前一天,由於以太坊網絡擁堵、過高的 Gas 手續費,MakerDAO 的預言機喂價系統一度懸停了一段時間。


在短時極速下跌的市場面前,DeFi 問題暴露:喂價延遲、清算不及時、流動性枯竭……這讓不少用戶好不容易對 DeFi 協議累積起來的信心,幾近潰散。


經過兩年多的發展,以 MakerDAO、Synthetix、Compound 為主的 DeFi 生態,已經日漸繁榮。不少或出於流動性,或基於開發考量的 DeFi「樂高」,協議之間層層堆疊,多個應用資產緊密依賴。比如直接在 Maker 上開 CDP,導入 Compound 的 InstaDapp,成為越來越多項目因子的 DAI 等,這些看似巧妙的做法一方面降低後來者進入去中心化金融的門檻,但其中蘊含的風險,同樣不可小覷。


極端行情下,例如 12 日傍晚行情的極速下跌,DeFi 生態中受到影響最明顯的是 Synthetix、Uniswap、Augur 等類型的 DEX,短短一天之內,這些項目中抵押的以太坊價值縮水了約 40%,另一方面,整個 DeFi 系統也再次暴露了預言機延遲和以太坊性能限制等問題。

你是不是也擔心過加密市場的這三個隱形「炸彈」?

最高峰的時候,抵押在 DeFi 中的抵押資產與 PlusToken 事件所涉比特幣資金量相當,在慶祝 DeFi 發展壯大的同時,如果出現類似預言機攻擊導致價格欺騙,或黑客藉助治理漏洞惡意修改利率、抵押率等核心數據,乃至以太坊短時間暴跌和網絡遭遇的惡意 DoS 攻擊,又或者例如 Rollup、Plasma 等漏洞被利用的極端情況下,那麼搭建在其上的 DeFi,很可能會遭遇連環式影響。


以前,當我們在尋找影響加密市場波動的原因時,總會有意無意地歸結於巨鯨的拋售,或意外事件作祟,隨著門頭溝事件逐漸明朗和 PlusToken 團隊螞蟻搬家式的資產轉移結束,加諸在兩者的懷疑,或許也會很快消失。


至於整個加密市場或者 DeFi 生態的系統性崩潰,雖然這算是一把高懸在 DeFi 參與者頭上的利劍,但目前,暫時還沒有跡象會很快降臨,DeFi 生態的韌性遠勝很多人的想象。而在這次巨大加密市場大波動後,相信很多創業者會對協議加以改進和完善。

最後,也希望大家對區塊鏈和加密貨幣行業仍懷有信心。近期加密市場變化莫測,請注意風險,謹慎操作。

來源鏈接:

本文版權屬於區塊律動 BlockBeats,如需轉載,請附帶本文超鏈接。


區塊律動 BlockBeats 提醒,根據銀保監會等五部門於 2018 年 8 月發佈《關於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的文件,請廣大公眾理性看待區塊鏈,不要盲目相信天花亂墜的承諾,樹立正確的貨幣觀念和投資理念,切實提高風險意識;對發現的違法犯罪線索,可積極向有關部門舉報反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