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六大误区”,看看你中招了没?(下)


公文写作“六大误区”,看看你中招了没?(下)

在机关,写好材料是必备技能,但写好公文绝不是一件易事,特别是对于刚刚入门的“新手”来说,很容易陷进一些误区。公文写作“六大误区”,看看你中招了没?下篇双手奉上!

四是内容空泛的"打官腔"。有的材料洋洋洒洒几千字,但其实只是上级文件的"传声筒"、网络文章的"剪贴板",抽象笼统、泛泛而谈,既没有体现出领导的思想,也没有结合基层的实际,讲了一堆"正确的废话",对于推进工作、破解问题没有指导意义。

五是站位较低的"小九九"。以文辅政,必须学会站在领导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问题,从一级机关的站位去谋划和推进工作,但有的部门对文稿缺乏深入思考,总是局限于自己的那一堆一块,不接天线、立意不高,市长的讲话写的像局长的讲话,部署全局工作的材料写的都是给自己挣口袋的要求,很大程度上拉低了材料的整体层次。

六是千篇一律的"八股文"。有的人写材料时习惯上网直接找"成品",略作修改直接套用,"照葫芦画瓢";或者将以前差不多的材料换个数据、改个主语、变个标题,"新瓶装旧酒"。有的部门连续几年工作总结都"撞脸",看不出来这一年的工作有何特色亮点,更有甚者除了日期一字不改,敷衍了事、得过且过。

你的阅读和关注是我持续更新的动力所在!觉得笔者发布的内容有用,或者希望得到哪些方面的干货都可以评论或者私信给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