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冬对话汤道生:腾讯把半条命交给合作伙伴,构建产业互联网生态

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Global Mobile Internet Conference,简称GMIC)首期在线峰会—「GMIC在线|效能进化峰会」

已成功举办。峰会有20家主流媒体深度参与,累计引发139万人次在线观看,更有无数网友积极参与到提问与互动环节,现场迸发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内容火花。

峰会聚焦于现阶段所有企业最关注的智能化转型、产业数字化升级、效能进化与增长等话题。


汤道生-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胡郁-科大讯飞执行总裁、区力-京东数科副总裁、梁冬-东吴相对论创办人、张一甲-甲子光年创始人兼CEO、罗旭-纷享销客创始人兼CEO、简仁贤-竹间智能创始人兼CEO共同出席,他们展开了3场主题分享、1场深度对话、2场深度访谈。


梁冬对话汤道生:腾讯把半条命交给合作伙伴,构建产业互联网生态


峰会上,汤道生与梁冬进行了深度对话——《生命的演化与组织的使命》,就腾讯的组织变革、科技向善、生态、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等话题,展开深度讨论。以下为GMIC官方整理的对话实录:


※全文4371字丨5分钟阅读

※整理丨Cici



梁冬:各位大家好,我是梁冬,你好Dowson。我们都知道2018年,腾讯做了一个很重要的组织变革,就是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在业界很多人讨论,腾讯到底有没有做To B的基因。今天我们很想跟Dowson一起讨论这个问题,从演化和组织实用的角度讨论一下,腾讯在To B过程中的经验。我刚刚留意到Dowson也提到腾讯产业互联网的优势是C2B。请问你们To B策略和其他企业的有什么不一样?


汤道生:谢谢梁冬老师,如果大家相信基因,也会相信进化。作为企业,最重要的是学习的能力,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所以对于腾讯来说,不同业务、不同市场领域需要的能力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或者进入这些市场的打法是不同的,不同企业可以有不同的优势、不同的切入市场的方式。


当我们尝试去服务企业的时候,我们更多去思考,腾讯有什么优势?比如说C2B,和C端的连接。产业互联网的进程当中,产业互联网的主体是企业、政府部门,很多B与G最终都是为了服务好C端用户。因此腾讯的C2B优势,可以协助到他们更高效、广泛触达用户。腾讯在深入产业互联网时候,我们也比较坚定方向:发挥我们C2B的优势,协助产业数字化升级。


不同类型的业务,要求企业所具备的能力项是不一样的。对腾讯来说,更重要的还是回归到客户的价值,协助客户服务好他们的客户,这是比较有效的方式。


梁冬:第二个问题,在过去一年腾讯发布了“科技向善”的使命,我相信这不仅仅是一个口号,对业务应该也有指导性的作用。请问“科技向善”的使命,对toB业务和智慧业务的影响在哪里?


汤道生:“科技向善”是腾讯过去一年更新愿景提出的,得到了业界、员工非常强烈的认同感,腾讯在今天作为一个互联网企业,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在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当中,涉及到很多传统的行业,比如教育、医疗等都是需要有“善”的价值观引导我们去做用户,急用户所急的地方,以“善”的理念解决用户的痛点。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指引。因为做toB的事情,有些地方可能是奔着商业模式去的,但腾讯做产业互联网第一步思考的是有没有为用户或者是客户创造价值,只要可以提高用户价值,我相信这个商业模式会自然而来。


梁冬:去年12月,腾讯云官宣完成2019年度100亿元营收目标。这个目标是在您的预期之内、超出了预期还是可以做的更好?怎样评价这个业务结果?


汤道生:取得这样的成绩我们非常高兴,也是客户对于腾讯数字服务的认可。但我们觉得更值得高兴、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客户发挥他们的价值。过去一年,腾讯云在各细分行业积极拓展,形成了更加完整化和体系化的解决方案,同时全面整合云、AI、安全、区块链等基础技术能力,更好的服务和助力B端客户实现产业升级,并积极与合作伙伴合作,提升服务能力,建设共生、共赢的产业生态。


梁冬:大家都在讨论5G等新基建技术在To B领域会更加彰显出它的价值。我想请问的是,做To C业务和做To B业务,核心打法有什么相同或者不同的地方?


汤道生:谢谢,这是非常好的问题。我在腾讯的大部分时间做To C的业务,所以也有蛮多感悟。我们做To C业务会说用户价值,做To B的业务仍然强调客户的价值。做To C产品我们很在意用户喜不喜欢你的产品,体验怎么样,以及有没有形成用户口碑。To B领域也是一样的,我们不仅仅要给客户创造价值,还要靠更优的产品体验,赢得他们的口碑。


也有不一样的地方。To C产品相对中间的链条比较少,腾讯打造产品,用户通过手机等终端获取服务,这个链条是非常短的。在To B领域,企业客户往往需要定制化,同时需要非常重的服务,而且各个领域的客户需求不太一样,还分布在全国各地。所以,这种服务模式也逼着腾讯必须要建立一个广泛的合作伙伴生态。


现在,我们有超过7000多个合作伙伴遍布全球,他们有的为我们提供产品来完善行业的解决方案,因为每个行业需求差异很大,痛点也不一样,也有的合作伙伴可以协助腾讯做更好的交互。


腾讯是科技公司,我们推出的产品也希望有很多合作伙伴为客户做定制化。在开放平台上,比如小程序、公众号也是需要大量的生态合作伙伴利用腾讯的C2B的能力、利用腾讯云、人工智能的技术,搭建最终完整的解决方案。


我认为toB很不一样的是,必须要建立完善的生态与合作伙伴一起服务好客户。


梁冬:我们都知道现在腾讯基本是一个生态了,想问一下如果企业想融入腾讯开放生态的时候,哪些企业能够更好地利用腾讯的资源?


汤道生:我们是非常开放的。在不同的平台都有非常广泛使用的合作伙伴,什么类型的企业,我想跟腾讯比较互补的企业吧。刚才提到,腾讯是技术型公司,我们做灵活的、深度的技术产品。而服务客户需要有很多支持,很多合作伙伴是服务型的,他们可以有很强的定制产品的能力来与腾讯结合。

马化腾先生也讲,我们把半条命交给合作伙伴。


腾讯的强项是社交、底层的互联网技术,通过微信、企业微信,为客户和他们的用户之间搭建连接。但是怎么在这些工具上面,针对不同的行业做垂直化定制,需要依赖合作伙伴的力量。例如,金融、教育、出行、零售等等。所以我们很多的合作伙伴其实都是垂直领域的专家,而且是长期服务我们的客户并获得客户信任的服务商,这都是我们非常欢迎加入腾讯大生态一分子的合作伙伴。


梁冬:听明白了,换句话说你们是开放的系统,你们也希望与社会各种不同量级的企业形成能力上的互补,共同服务好每一个消费者,让他们的生活效率变的更高,这个我想也是科技向善其中的注释。


我们今天的主题是《生命的演化和组织的使命》,有一种观点认为企业或者是整个生态,就跟生命一样,都有一个演化的过程。但演化不等于进化,演化是没有方向的变化,可以是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也可以是从复杂到简单的变化。

如果把腾讯当做一个生命体的话,从To B到To C到To G,你认为腾讯变复杂了还是变的简单了?


汤道生:腾讯的业务的确是越来越广的,但这也是比较自然的延伸。因为今天发现要更好地服务消费者、给用户更好的体验,我们也需要通过toB的业务能力,和更多的合作伙伴一起,才可以把终级的体验提供到最好。在发展toB的业务时,也发现原来toC的能力也非常有帮助。


虽然腾讯的业务线扩充了,但秉承“科技向善”的理念为客户创造价值,其实我们也可以看到不同的业务板块,他们的业务协同是非常强的。就像一个生命体,在生长、成长的过程当中,可能人格变得更复杂了,思考得更多了,实际上也是一种成熟的表现。


梁冬:企业大了势必会带来很多跨部门协调上沟通的障碍,我作为一个很小的企业都有这样的障碍,你们是如何推动跨部门之间的合作和协调的?


汤道生:我认为企业内部门的协同,与对外的合作有时差别不是很大,核心都是是否能够实现共赢。腾讯企业文化相对比较自由、宽松,团队与团队之间的合作,看重的是有没有给用户带来价值,这个产品有没有双赢的结果。


很多合作是基于大家都看到这样的合作可以为用户带来更大的价值,使两个部门/平台他们所服务的用户都可以得益。其实与外部的合作,很多时候是一样的。


梁冬:这个回答很让我感到兴奋,因为这说明腾讯它在保持它的组织的活力和保持它的团结性和协同性方面,它开始找到了一种内在文化的基因,这种基因就是对内和对外都是一样开放的,都是基于服务终端客户,让客户真正感到有价值这样的原则去做的,而不是行政命令。


最后一个问题是蒸汽机的便利和计算机的发明先后开启了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工业革命,如果站在人类文明角度来看,你觉得产业互联网在整个历史演进脉络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


汤道生:换一个角度看待这个事,产业是科技进步的获益者。或者反过来说,科技也推动了产业升级。


在蒸汽机时代之前,其实一样有教育、医疗、出行等相关行业服务。每一次的科技进步,推动产业变革,甚至改头换面,最终帮助产业实现降本增效、服务体验更好的目标。现在我们处在产业互联网时代,AI、云计算、5G、区块链等“新基建”技术的进一步广泛应用,将推动产业实现更智能化的升级,助力产业降本增效。这也是科技进步带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力量。


梁冬:

选择一个网友的问题问一下,从全球化视野来看,产业智能化海外现在做的比较好的是哪里,国内发展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汤道生:首先,在产业互联网方面,和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大家对于技术的投入都是巨大的,而且也是在不断寻找互联网、数字技术的应用场景,但是大家的侧重是不一样的,甚至同一产业的成本结构在国内与欧美就有差异。比如人力、电力成本就不一样。例如医疗行业,相比之下,美国医疗成本是非常高的。


其次,各行业的发展阶段也不一样,比如美国的金融体系触及全球,中国的金融体系主要服务国内用户。最后,情况不一样,发力的点或者阶段性的优先级次序也会不一样,比如移动在支付领域,国内的信用卡普及度其实没有欧美那么高,反过来推动了国内移动支付的快速普及。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的移动支付也是明显领先的,微信支付的日均总交易量已经超过10亿次。


但从产业互联网和IT应用领域来说,我们还是相对落后的。例如,美国每家企业每年在SaaS方面的支出是中国的30倍,约1070美元。我们利用产业互联网和IT技术,来提升供给效率的空间,还有很大。


这也是我们的机会,我们相信,未来中国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会像移动支付一样,实现世界范围的弯道超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