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評‘曹魏八虎騎’(下)

在陳壽所著《三國志》中,曹操部下的八位宗親中的名將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純曹洪、曹休、夏侯尚、曹真同屬一卷,後人尊稱這八位為八虎騎,又名‘曹魏八虎騎’。

簡評‘曹魏八虎騎’(下)

五、恭侯曹洪,字子廉,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

簡評‘曹魏八虎騎’(下)

曹洪雖忠勇,但性格急躁,家富卻性格吝嗇,曹丕年輕時曾向他借錢而不獲,因此懷恨在心,借曹洪的門客犯法一事,將曹洪打入大牢並要處死。群臣前去說情,沒能奏效。

早年隨曹操起兵討伐董卓。曹操於滎陽兵敗失馬時,曹洪捨命獻馬,並救護曹操,使其免於厄難。隨軍征伐四方,平兗州、徵劉表、討祝臂。官渡之戰時,曹洪留守本陣,擊退了張郃、高覽的猛攻。漢中之戰時,與曹休在下辯抵禦劉備,破斬吳蘭、任夔,逼退張飛與馬超。

曹丕即位後,曹洪被拜為驃騎將軍。曹丕欲處死曹洪,曹洪因卞太后的求情而得以免死,被貶為庶民。曹叡即位後,曹洪被拜為後將軍,受封樂城侯。太和四年(230年),復拜驃騎將軍。

六、壯侯曹休,字文烈,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

簡評‘曹魏八虎騎’(下)

曹休為人至孝,十歲喪父,曹操待其如同親子,後其母去世,曹休悲痛不已,守孝期間飲食不進。

於曹操起兵討伐董卓時前往投奔,被稱為“千里駒”。曹操對他如同親子,並使他領虎豹騎宿衛。漢中之戰時,曹休識破張飛計謀,大敗吳蘭。曹魏建立後,鎮守曹魏東線,多次擊破吳軍,誘降吳將。官至大司馬,封長平侯。太和二年(228年),曹休在魏吳石亭之戰中大敗,不久因背上毒瘡發作而去世。

七、悼侯夏侯尚,字伯仁,沛國譙郡(今安徽亳州)人。

簡評‘曹魏八虎騎’(下)

夏侯尚少有才智,智略深敏,謀謨過人,深得魏文帝曹丕賞識。

曹操平定冀州,以為軍司馬、五官將文學,遷黃門侍郎,隨曹彰遠征烏桓,得勝歸來。與魏文帝曹丕親近友好,以為徵南將軍,領荊州刺史,假節、都督南方諸軍事,攻拔蜀國上庸,平定三郡九縣,升為徵南大將軍;江陵擊敗吳將諸葛瑾,升為荊州牧,封昌陵鄉侯。

八、元侯曹真,本名秦真,字子丹,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

簡評‘曹魏八虎騎’(下)

曹真為人忠孝節義,寵辱不驕,對內不邀寵,對外不鄙視貧寒之士,是一位守成業,忠職守,道德高尚的人。

幼年喪父,力大勇猛,授虎豹騎。參與鎮壓黃巾起義,封為靈壽亭侯。歷任偏將軍、中領軍、徵蜀護軍等職,參與漢中之戰。曹丕繼位後,拜為鎮西將軍、都督雍涼諸軍事,負責鎮守西北邊境,進封東鄉侯。遷使持節、上軍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成為曹魏軍隊的最高統帥之一。大破羌胡聯軍,平定河西地區。率軍包圍江陵,擊破吳國將領孫盛,遷中軍大將軍、給事中。曹丕病重時,接受遺詔,成為輔政大臣之一。魏明帝曹叡即位後,拜大將軍,進封邵陵侯。率軍抵禦蜀國諸葛亮進攻,遷大司馬。

結語:以上僅為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簡評‘曹魏八虎騎’(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