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万红军集结,30万老乡守口如瓶,周总理:于都人民真好!

1933年10月,蒋军纠集重兵发动第五次“围剿”。在李德的错误指挥下,红军冒险出击,虽然不怕牺牲、浴血奋战,但仍陷入被动。蒋军步步为营,咄咄逼人,苏区形势危急。在这样的情况下,红军被迫走上了长征之路。

当时,红军和各类机关、直属单位共8.6万余人,分散在赣南地区,集结后目标太大,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所以选择哪个地点作为集结地很重要。红都瑞金的东面是福建长汀,蒋军布置了东路军重兵把守;北面是宁度、石城,敌军步步逼近,虎视眈眈;西面是群山峻岭,对大部队行军不利;南面是于都,于都多为丘陵地带,山水连接,粮食充足,民风淳朴,群众基础好,对于部队休整、补给、隐蔽非常有利。最后,于都被确定为长征的集结地。

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一、三、五、八、九军团以及总指挥部机关人员抵达于都,进行休整、补给。伟人也离开瑞金,来到了于都,住在县城北门的何屋。红军在于都集结后,在转移的路线、军事力量的部署、壮大红军队伍、补给弹药物资、筹集粮款等方面进行了部署。

8万红军集结,30万老乡守口如瓶,周总理:于都人民真好!

长征出发前,伟人居住在于都的何屋

红军要从于都转移,要过的第一道“坎”是于都河。于都河宽600余米,水流湍急,共有东门等8个渡口,河面无桥梁,红军要渡河就必须架设浮桥。

我军工程兵原副司令员、少将王耀南,当时就在现场组织木材征收和架桥,他曾在一篇文章中描述当时的情景:有一位老乡听说红军需要木材架桥,就急匆匆地跑到自己田里去拆瓜棚里的木头。当时瓜还很青,没有熟。王耀南觉得这样拆了瓜棚,可惜了瓜,就对老乡说:“瓜还是青的,不能拆。”谁知,老乡用力一扯,一下把瓜藤扯断了,说:“红军为了百姓连命都敢不要,这点瓜算什么!”他带领一家老小,把家里的床板、门板都拆了,还煮了一锅南瓜汤给红军喝。

一天,王耀南正在指挥架桥,突然听到远处传来嘈杂声。一看,几个战士抱着木材正在和一个老大爷争吵,王耀南有点纳闷,怎么能和老乡吵闹呢?他赶忙赶了过去,原来,是一位老大爷要把自己的寿材捐出去,战士们不收。

王耀南于心不忍,劝慰道:“大爷,我们另外想办法找木材,您的寿材我们不能要啊!”老大爷一听,急了,皱着眉头说:“你们打起仗来那么危险都要往前冲,我们拿出几块板子来,又有什么关系!”王耀南忙说:“这个寿材,百年后您需要的,我们给您送回去吧。”老大爷说:“我以前给地主打长工,连饭都吃不饱,后来分了田地,我一家老小才吃饱饭,红军对我们有大恩哩!”

王耀南争不过,只得安慰大爷说:“那就听您的,寿材先拿回家去,晚一点我们需要再来拿,好吗?”老大爷见王耀南还在推辞,脸涨得通红,开始发脾气:“我虽然70多了,可身体好得很,还要活久一点呢,你不要我的板子,就是看我老头子不中用了!”

王耀南听了这话,很感动,只得挥挥手,让战士们把寿材收好。直到这个时候,老大爷脸上才露出笑容。

8万红军集结,30万老乡守口如瓶,周总理:于都人民真好!

开国少将王耀南,我军工兵的重要奠基人,精通爆破、架桥,外号“架桥王”

架设浮桥是用船只作为支撑,上面架设木板,需要大量的船只和船工。据记载,共有800多只船参加,沿河所有船工自愿赶来,听从工兵的安排。为了隐蔽转移意图,防止蒋军飞机侦察、轰炸,架桥一律在晚上进行。一到晚上,于都河畔就亮起来火把,把河水照得通红。火光下,有的老乡搬运木材,有的送茶水,有的送饭菜,有的协助架桥,而且一干就是通宵,通过4个通宵的奋战,军民联手在滔滔于都河上架起了5座浮桥。

8万红军集结,30万老乡守口如瓶,周总理:于都人民真好!

1934年10月18日傍晚,于都河畔,残阳如血,红旗猎猎,唢呐声声,毛、周、朱等随同队伍,从于都东门浮桥渡河。当地老乡回忆:

红军夜渡于都河时,红军列着整齐的队列,从四周赶来,老乡有的给战士送布鞋,有的送斗笠,还有的在河边吹起了唢呐、唱起了歌:送红军到江边/千军万马渡江去/十万百姓泪汪汪/红军啊,红军/革命成功回乡……

在老乡的歌声中,红军开始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8万红军集结,30万老乡守口如瓶,周总理:于都人民真好!

于都老乡送红军度河的船只和马灯

8万多红军从10月份开始在于都集结、休整、渡河,于都30多万老乡守口如瓶,没有走漏半点风声。直到11月,蒋军才恍然大悟,而那时,红军的主力部队已离开苏区。周恩来发自内心地赞扬:“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

8万红军集结,30万老乡守口如瓶,周总理:于都人民真好!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兵说欢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