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萬紅軍集結,30萬老鄉守口如瓶,周總理:於都人民真好!

1933年10月,蔣軍糾集重兵發動第五次“圍剿”。在李德的錯誤指揮下,紅軍冒險出擊,雖然不怕犧牲、浴血奮戰,但仍陷入被動。蔣軍步步為營,咄咄逼人,蘇區形勢危急。在這樣的情況下,紅軍被迫走上了長征之路。

當時,紅軍和各類機關、直屬單位共8.6萬餘人,分散在贛南地區,集結後目標太大,稍有不慎,後果不堪設想,所以選擇哪個地點作為集結地很重要。紅都瑞金的東面是福建長汀,蔣軍佈置了東路軍重兵把守;北面是寧度、石城,敵軍步步逼近,虎視眈眈;西面是群山峻嶺,對大部隊行軍不利;南面是于都,于都多為丘陵地帶,山水連接,糧食充足,民風淳樸,群眾基礎好,對於部隊休整、補給、隱蔽非常有利。最後,于都被確定為長征的集結地。

1934年10月,紅一方面軍一、三、五、八、九軍團以及總指揮部機關人員抵達于都,進行休整、補給。偉人也離開瑞金,來到了于都,住在縣城北門的何屋。紅軍在於都集結後,在轉移的路線、軍事力量的部署、壯大紅軍隊伍、補給彈藥物資、籌集糧款等方面進行了部署。

8萬紅軍集結,30萬老鄉守口如瓶,周總理:于都人民真好!

長征出發前,偉人居住在於都的何屋

紅軍要從於都轉移,要過的第一道“坎”是于都河。于都河寬600餘米,水流湍急,共有東門等8個渡口,河面無橋樑,紅軍要渡河就必須架設浮橋。

我軍工程兵原副司令員、少將王耀南,當時就在現場組織木材徵收和架橋,他曾在一篇文章中描述當時的情景:有一位老鄉聽說紅軍需要木材架橋,就急匆匆地跑到自己田裡去拆瓜棚裡的木頭。當時瓜還很青,沒有熟。王耀南覺得這樣拆了瓜棚,可惜了瓜,就對老鄉說:“瓜還是青的,不能拆。”誰知,老鄉用力一扯,一下把瓜藤扯斷了,說:“紅軍為了百姓連命都敢不要,這點瓜算什麼!”他帶領一家老小,把家裡的床板、門板都拆了,還煮了一鍋南瓜湯給紅軍喝。

一天,王耀南正在指揮架橋,突然聽到遠處傳來嘈雜聲。一看,幾個戰士抱著木材正在和一個老大爺爭吵,王耀南有點納悶,怎麼能和老鄉吵鬧呢?他趕忙趕了過去,原來,是一位老大爺要把自己的壽材捐出去,戰士們不收。

王耀南於心不忍,勸慰道:“大爺,我們另外想辦法找木材,您的壽材我們不能要啊!”老大爺一聽,急了,皺著眉頭說:“你們打起仗來那麼危險都要往前衝,我們拿出幾塊板子來,又有什麼關係!”王耀南忙說:“這個壽材,百年後您需要的,我們給您送回去吧。”老大爺說:“我以前給地主打長工,連飯都吃不飽,後來分了田地,我一家老小才吃飽飯,紅軍對我們有大恩哩!”

王耀南爭不過,只得安慰大爺說:“那就聽您的,壽材先拿回家去,晚一點我們需要再來拿,好嗎?”老大爺見王耀南還在推辭,臉漲得通紅,開始發脾氣:“我雖然70多了,可身體好得很,還要活久一點呢,你不要我的板子,就是看我老頭子不中用了!”

王耀南聽了這話,很感動,只得揮揮手,讓戰士們把壽材收好。直到這個時候,老大爺臉上才露出笑容。

8萬紅軍集結,30萬老鄉守口如瓶,周總理:于都人民真好!

開國少將王耀南,我軍工兵的重要奠基人,精通爆破、架橋,外號“架橋王”

架設浮橋是用船隻作為支撐,上面架設木板,需要大量的船隻和船工。據記載,共有800多隻船參加,沿河所有船工自願趕來,聽從工兵的安排。為了隱蔽轉移意圖,防止蔣軍飛機偵察、轟炸,架橋一律在晚上進行。一到晚上,于都河畔就亮起來火把,把河水照得通紅。火光下,有的老鄉搬運木材,有的送茶水,有的送飯菜,有的協助架橋,而且一干就是通宵,通過4個通宵的奮戰,軍民聯手在滔滔于都河上架起了5座浮橋。

8萬紅軍集結,30萬老鄉守口如瓶,周總理:于都人民真好!

1934年10月18日傍晚,于都河畔,殘陽如血,紅旗獵獵,嗩吶聲聲,毛、周、朱等隨同隊伍,從於都東門浮橋渡河。當地老鄉回憶:

紅軍夜渡于都河時,紅軍列著整齊的隊列,從四周趕來,老鄉有的給戰士送布鞋,有的送斗笠,還有的在河邊吹起了嗩吶、唱起了歌:送紅軍到江邊/千軍萬馬渡江去/十萬百姓淚汪汪/紅軍啊,紅軍/革命成功回鄉……

在老鄉的歌聲中,紅軍開始了震驚世界的二萬五千里長徵!

8萬紅軍集結,30萬老鄉守口如瓶,周總理:于都人民真好!

于都老鄉送紅軍度河的船隻和馬燈

8萬多紅軍從10月份開始在於都集結、休整、渡河,于都30多萬老鄉守口如瓶,沒有走漏半點風聲。直到11月,蔣軍才恍然大悟,而那時,紅軍的主力部隊已離開蘇區。周恩來發自內心地讚揚:“于都人民真好!蘇區人民真親!”

8萬紅軍集結,30萬老鄉守口如瓶,周總理:于都人民真好!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兵說歡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