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妇女少年一同上战场拼命:1949年2月24日第1次中东战争结束

犹太妇女少年一同上战场拼命:1949年2月24日第1次中东战争结束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犹太妇女少年一同上战场拼命:1949年2月24日第一次中东战争埃及与以色列签订停战协定。

犹太妇女少年一同上战场拼命:1949年2月24日第1次中东战争结束

1948年5月14日,根据联合国的决定,英国结束在巴勒斯坦地区的托管。犹太人宣布建立以色列国 ,苏联、美国以及其他许多国家很快都予以了承认。然而,阿拉伯人却没有建立巴勒斯坦国,而是直接联手出兵攻打以色列。

为啥?

阿拉伯人的特点之一,就是迷信武力。

他们没有信仰伊斯兰教之前,就是这样弱肉强食的游牧民族。部落之前都是靠武力决胜负,谁强谁厉害,谁来制定道德标准。以沙特为例,北部的贝都因人(阿拉伯人的一支)本来就是半游牧半土匪,以抢劫来往的商队为生。

直到今天,这些人还留有当年的传统。

萨达姆是贝都因人,他从十一二岁的少年时期,就携带枪出门。萨达姆曾回忆,有一次他空着手去邻镇买药,路上遇到个背着步枪放牧的老头子。

老头子语重心长的告诉他:对于我们这块土地来说,男人不携带武器出门,等于是邀请别人来攻击他。小伙子,回去带上你的枪吧。

萨达姆认为,这就是贝都因人代代相传的观念。

犹太妇女少年一同上战场拼命:1949年2月24日第1次中东战争结束

阿拉伯人认为大国支持以色列建国,他们无法阻挡,却可以直接将犹太人干掉,一了百了。

犹太人并没有什么军事力量,甚至连正规军都没有组建。诚然,犹太军队中确实有一些从英法甚至苏军退役的军人,可以充当军官。不过,这些人数量并不多,大部分犹太男人从没有受过军事训练。

更夸张的是,犹太军队中连沟通也不容易。很多犹太人来到以色列不久,他们根本就不会说希伯来语,而是操着各种方言。

犹太军官曾恼怒的回忆:一个连队里面,有四五种语言之多。我命令所有士兵必须用希伯来语交流,一些士兵根本就听不懂。还有一些士兵自称懂希伯来语,说起来结结巴巴,还不如小学生。连基本的沟通都做不到,这还怎么去打仗?

犹太妇女少年一同上战场拼命:1949年2月24日第1次中东战争结束

而在二战期间,阿拉伯人就曾在英法的指挥下建立了殖民地军队,是正儿八经的军队。

大家都知道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一战时代,一些阿拉伯国家已经有自己的正规军了。二战前后,这些阿拉伯部队也受过英法教官的严格训练,是有一定战斗力的部队。

显然,阿拉伯人只要出动大军,恐怕犹太人瞬间会尿出来,丢弃自己的土地逃走。短短几天内,1000人的黎巴嫩部队、6000人的叙利亚部队、4500人的伊拉克部队、5500人的埃及部队、9000人的约旦部队,以及数量不明的沙特阿拉伯和也门部队,开始进攻以色列。

面对阿拉伯人的4万多军队,以色列全力拼凑了2万9000人应战。

在阿拉伯人的炮火中,1948年5月26日以色列国防军建立。

犹太妇女少年一同上战场拼命:1949年2月24日第1次中东战争结束

此时,双方的兵力倒不是很悬殊,重武器方面相差极大。

坦克方面阿拉伯人有40辆,以色列1辆(还没有火炮);装甲车400比122;火炮140比5;飞机140比28;军舰12比3。

而以色列国土狭小,缺乏回转余地。从约旦进入以色列,萨沙的车子开了三个多小时就横穿了这个国家。巴掌大的小国,实力占优一方很容易可以速战速决。

犹太妇女少年一同上战场拼命:1949年2月24日第1次中东战争结束

犹太人各方面都不是阿拉伯人的对手,国际上普遍认为以色列会被迅速击溃。英国蒙哥马利元帅认为:以色列国只能坚持2周。

以色列冒着必死决心,使用所有可以得到的武器抵抗,同阿拉伯人血战。

这1000多年来,犹太人流浪在世界各地。他们每次祷告的最后一句就是:希望下一次祷告,我们会站在耶路撒冷。

这么多年,没有国家的犹太人,也不知道被屠杀了多少次。

犹太妇女少年一同上战场拼命:1949年2月24日第1次中东战争结束

刚刚结束的二战,就有400万犹太人死在了集中营,原因就是他们没有自己的国家。

现在犹太人既然已经站在了故土以色列,就算全部战死,也绝对不会屈服。

对战争一无所知的犹太士兵,在富有经验的军官指挥下,死守每一寸阵地。

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这种学习成长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前提是你能活的足够长。

北部犹太军人为了对抗叙利亚的坦克,甚至从博物馆取出一门19世纪的加农炮。

只是,打仗并不是单靠意志,就可以获胜的。

犹太妇女少年一同上战场拼命:1949年2月24日第1次中东战争结束

在阿拉伯人的猛烈攻势下,犹太人还是节节败退。

约旦国王阿卜杜拉,向耶路撒冷派出了“阿拉伯军团”的精锐部队,试图速战速决,夺取这个圣地。5月18日,阿军占领耶路撒冷旧城阿拉伯人区,同时,包围了旧城的犹太区。接着,阿拉伯军团向犹太人的耶路撒冷新城发动进攻,切断了以色列人的增援。

旧城的犹太区的以色列士兵,在巴掌大的地区苦战了10个昼夜,伤亡殆尽,最终被迫投降。此时新城中的犹太人,也弹尽粮绝,饮水困难,陷入崩溃的边缘。

好在,阿拉伯军团,被犹太人如同殉道一样的战斗热情吓住了,不敢继续巷战,改为围困。

即便如此,整个耶路撒冷已经危在旦夕。

犹太妇女少年一同上战场拼命:1949年2月24日第1次中东战争结束

这边,伊拉克投入了1个装甲车团、一个步兵团以及一个有3个航空中队支援的机械化旅,连续猛攻。犹太人无法对付这么多装甲车辆,伊拉克军队迅速占领了纳布卢斯、杰宁和离地中海只有11英里的图勒卡姆,几乎杀到海边,眼看将以色列军队拦腰切断。

至于埃及军队进展更快,先锋第一旅为主力共5000人,直接杀到了以色列首都特拉维夫附近。

到了这种地步,也就不用分是军还是民。只要犹太军队溃败,所有犹太人都会遭受灭顶之灾。

很多犹太平民操枪加入战斗,甚至有双腿不能自己行走的残疾人,也跳入战壕,要求发一支步枪。

犹太妇女少年一同上战场拼命:1949年2月24日第1次中东战争结束

这边,以色列也下达了总动员令。之前,他们已经将几乎所有的18到36岁的青壮年,征召进入了部队。此次,只能招募那些不符合标准的人:

1、征集17岁的男女青年接受两个月的训练(本来18岁以上才能参军);

2、召集36到38岁的男女加入作战部队,动员38到42岁以下的男子去前线构筑工事;

3、35岁以下的男子,即使有两个以上的抚养者,也要服兵役(本来他们可以免除兵役);

4、向全世界的犹太人号召,赶快来以色列参战,挽救濒于灭亡的国家。

这样,惨烈的战斗持续1个多月,阿拉伯人不能获得决定性胜利,杀得筋疲力尽。他们的进展并不大,只是把犹太人赶出了包括耶路撒冷老城在内的一些地区!

犹太妇女少年一同上战场拼命:1949年2月24日第1次中东战争结束

双方在6月陷入僵局,由此停火28天之久。

这段时间,以吝啬著称的全世界犹太阔佬们,纷纷解囊相助,凑齐了数千万美元。他们使用各种方法甚至在黑市购买武器,运到以色列。

听说以色列就要沦陷,世界各地的犹太小伙子纷纷放弃工作,离开家庭,赶赴这里参战。

犹太军官们回忆:那些皮肤深褐或白皙,无论疲惫还是矍铄,都一概斗志昂扬的年轻人,从海法、特拉维夫各个港口的渡轮上登岸。他们下船就从训练军官手中,接过新旧不一的武器,加入不断延展的志愿兵行列,等待前往叶海姆、哈密佛雷兹等闻所未闻的地点,去保卫这个陌生的祖国。其中一些小伙子,刚刚到达这个国家,就在战斗中被打死。好在,他们的尸体至少会被安葬在以色列,这是祖先的故乡。

犹太妇女少年一同上战场拼命:1949年2月24日第1次中东战争结束

到了7月,以色列军队的武器装备有很大进步,兵力也猛增到6万人。

双方继续鏖战到1949年以色列开始占据上风,果断发动进攻。

阿拉伯人由于内部分歧,已经不愿意继续战斗。

2月24日双方停战。

犹太妇女少年一同上战场拼命:1949年2月24日第1次中东战争结束

此战,阿拉伯国家军队死亡1.5万人,以色列军队死亡约6000人。

本文参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