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让老人把家里没用的东西扔了?

李解


身边也有几位老人也是爱物如宝,相对来说他们收集的杂物很多,其实有些东西已经没有用了,从小的纸隔板到大的电冰箱,可以说是堆积着满满当当的,老人们都是苦日子过来的,即便是已经坏了的收音机也不舍的扔掉,作为年轻的我们说是没用的,所以我们只能去理解他们,如果看不下去只能给老人整理下杂物了。

有的老人是积攒一整年后,每到过年才去清理一次,这属于清理型的,但有的没用的东西,老人确实不愿意扔,或许那些东西有他的回忆,或许那些该扔的东西他认为会有用处,其实该扔的东西利用上的也有,多少个家庭习惯都是不一样的。

假如老人把我们最心爱最重要的东西给扔了,我们会是什么反应,一顿埋怨一顿抱怨,所以说有些事情该忍就要忍,现在不祈求老人会有什么改变,只希望老人身体健健康康的那才是福。


心里有个爱妃呐


这还真是个难题。讲两个故事:

我老伴是个很爱整洁的人,只要不用的东西,她连招呼都不打,毫不留情的扔了。有好的一面,家里净化了,整洁了,养眼了,也有不习惯的,能用的也扔,我开玩笑问:该不会把我也扔掉吧?她说:把你扔了没有人要!哈哈。

再一个故事,我同事的夫人退休后的一大乐趣就是拣破烂。破铜烂铁、塑料盆、桶,见啥捡啥,也不送去卖,家里堆不下,堆楼梯道,最后发展到楼顶上,乱糟糟、臭哄哄,儿女、机关领导说不听,后来创建文明城市,社区强制性派人搬运拉走,女儿出了一千多元搬运费。还没有一个月,她又开始乱捡乱堆乱放。家里老小拿她毫无办法。

这两则故事告诉我,捡和丢是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很难让老人改掉,特别是从贫困潦倒中走过来的人,对自己挣钱亲手买的东西有感情,一个物件一段故事、一段回忆、一段深情,更是舍不得丢。顺其自然吧。



汉江庸叟


别想,这是不可能的,想要把家里的东西礽了除非你是不想在这家里混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曾经扔了一块放那一直没有用,棋盘大小的板子,结果被我妈啰嗦了几天,然后弄回来两块板子,丢一块,回来两块,我完败,而且一点脾气没有,以后再也不敢造次了。

其实我知道,对于像我妈这些七八十岁的老年人,在她们的生活里 只剩下满满的回忆了,家里的每一样东西在老妈的眼里都有它的故事,都是她们建设这个家的见证,这些东西其实是伴着我们这些儿女长大的,有的可能比我们还要大,放那是没用,可是对老人家就是感情和岁月。

所以我再也不强迫她丢不愿意丢的东西了,我知道我老了也是这样,留着吧,这就是家的味道。


六月赏夏


我通常是不跟他们打招呼,他们留下来,我就当没看见,然后事后他们找不见了……

因为这件事情我们跟父母吵闹过许多次,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数都是提倡极简主义生活,而我们的上一辈父母总是舍不得扔这东西,扔那东西,明明已经坏掉了,但是他们就是舍不得,我也尝试过用理论行动,各种方式与他们沟通,但是都无一例外,以失败告终。

我的父母就是以前家里穷过穷怕了,然后现在日子过得好了,经济也有富足了,他们还是把穿过的衣服塞满了整个衣柜搞得我们两口子的衣服都没有地方放,只能放到沙发或床头柜上,孩子用过的铅笔,橡皮有的都坏掉不能再用了,他们总是说留着吧,以后或许还能用上呢,那些铅笔橡皮已经整整的塞满了我们家的抽屉里,但我想要扔掉的时候,他们就会对我说,留着吧,以后会用上的,我们两口子也尝试着用各种的方法将问题解决,其实他们这种心态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为现在的我们,年轻人是根本无法承受这种凌乱的生活。

他们收藏起来的东西很快就会忘了,你不用担心,也不用着急,趁他们出去遛弯的时候,你就可以把这些东西当做垃圾扔了,但是千万要记住,不要让他们看到,即使是扔了,他们也不会想起来的,因为这些东西只是他们舍不得,并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

这就是我经过实践证明的方法,非常好用,希望也可以给你的家庭带去一些帮助,减少一些烦恼,我是这样做的,那么广大网友,你们是怎么做呢?可以一起来探讨一下哦[微笑][微笑]






侯先声


大部分的老年人都喜欢在家屯东西,哪怕是一件毫无用途的东西,一件件的攒着,这里藏一个那里塞一个,弄得家里哪哪都是老古董,处处入不了眼,看着心就烦,甚至为这个事有时还会跟老人们发生点矛盾。其实在我们年轻人的眼里,那是一件件废物,看着让人堵着慌,但是在老人们的心里每一件都有感情,都有故事,都是回忆,就像一个个生命一样不忍心抛弃,哪怕是自己百年之后也想带走的珍品。

我也经常被这个问题烦恼着,偷偷摸摸给扔了吧怕伤了老人的感情,不扔吧就在眼前不能清净,苦恼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来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我和老婆商量,收拾出来一个房间,专门放置这些老古董,一件件擦拭干净,整整齐齐的码好,然后用防尘布盖好,平时房门锁上,眼不见心不烦,老人们要是真想了就开门进去看看忆苦思甜,偶尔家里缺个少个啥的也能进去找找,总能带来以外的惊喜,一举两得。

平时也经常向老人们推荐一些更加实用更加高效的物件,让老人们使用之后确实感到新产品的优点,更加愿意接受新鲜事物,不得不抛弃眼里的老古董。

扔东西是一件小事,但是不能扔了老人的感情,伤了老人的心。要不然的话,就努力的说服他们,让他们接受我们的做法。总之,在没经过老人的允许而私自删除他们心里美好的回忆是万万不可为的。


远见见远


在从前,也就是三、四十年前,老一辈人都是从艰苦朴素中过来的,家家户户人口多,连饭都免强能吃饱,家里还有什么可扔掉丢的东西?那时候,普通家庭的衣服都在缝缝补补中度过,出门做客去能有一身好衣服和一双好的鞋,都应算是中等家庭之上了。那时候至所以不会有扔的东西,一家人总得穿鞋吧?布的边角料用来垫鞋底做鞋,破得不能再穿的衣服取下大块的布可以再补其他衣服,边边角角再用来垫鞋底做鞋。那时候除了下雨天穿的套鞋(即胶鞋)需买,没有哪家会去买鞋的。那时候,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是有用的,即使最没用的东西例如破得不能再的鞋子可以卖钱,一些日用器具不能再用了可以烧火做饭,即便是院子的垃圾,还可以用来肥田呢!当然,那时候还没不会分解腐烂塑料垃圾。老一辈人(爷爷奶奶辈)就是这么过来的,所以他们压根就没有扔的习惯,许多东西实际已根本无用,他们也舍不得扔,因为一扔他们就会心痛。对他们来说,用过的东西总是有感情的,不用了把它放在一边,既不会要你吃也不会用的,干吗要把它扔掉?如今的下一辈要能了解他们的内心,也就能理解他们了。


ABC永不干涸


对于家里那些“无用”的东西,要分类处理。如果是大件货就卖给收废品的,小件的就让孩子给他们家境不太好的朋友(同学)分享。这样也可以增进邻里之间的感情。当然要同老一辈说清楚,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在家里堆满了,容易滋生蚊虫,对健康不利,老人不会不理解的。在农村的一般都有柴火灶,所以有些卖又不值钱的就可以当柴火,一来变废为宝,而来也省了煤气(天然气)的开销。我想老一辈也不至于“蛮不讲理”的。得闲可以带他们去自己的好友家参观参观,让他们知道别人家里的环境。如果看到比自己家整洁,父母也会觉得脸红。人在整洁的环境里住着也觉得舒服,没有了那些东西占着本来就有限的空间,心情也舒畅多了。轮番这样操作,父母肯定会配合你的工作了。办法总比困难多,关键是怎么用。





麦田看瓜人


这不是一句话的事,现在年轻人都认为不用的东西扔掉或是送人,虽然说这是富有和进步的象征,可是能用的东西,年令大一点的人就是舍不德扔,在某种程度上说里一种美德,上一代的人受过穷,过过穷日子,只要有点用的东西就收拾着,准备以后可能有用得上的时候。随着时间和条件不断好转,原来收拾的东西用不上了就成了废品,这个时候应该扔掉就对了。可是一部分老人们仍舍不得,这个时候要认真开导,相信老人还是会理智对待的。


丨蓝天白云刘德斌


老人都是从苦日子过来的,不舍得仍一些东西,儿女们应该理解。

如果不是特别碍事的东西,就随老人心愿吧,毕竟顺,也是一种孝心的体现。

如果这些东西确实放在家里很碍事,已经影响到生活质量了。建议您跟老人好好沟通。把自己用不到的东西,捐给需要的人,比如贫困地区的或者救助站的老人等等,老人都是有大爱之心的。相信他明白这些东西的用途之后,是愿意为家里腾地方的。然后你们可以一起把东西分类,捐给需要的人。


华安001


如果什么认为无用的丢了,以后就无文物可议了。如果你将上代东西掉光了,那你就是断代子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