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武宣三里台村:兄弟进士,历史如一部厚重的诗集


广西武宣三里台村:兄弟进士,历史如一部厚重的诗集

台村陈氏祖祠远眺

三里台村:兄弟进士,历史如一部厚重的诗集

清时,广西武宣民间曾流传“一台二湾三霞山”的话,说的是武宣境内的三个名村,一台是指三里镇台村,二湾是指桐岭镇湾龙村,三霞山是指三里的霞山村。这三个村在当时是响当当的文化名村,因其文人辈出、出仕为官较多而名扬。而三里台村,更是以圣旨纶音“兄弟进士”而位居武宣名村之首,遐迩闻名,为乡人所称颂。

徙自广东

三里镇台村位于武宣县城东7、8公里处,包括台村老村和武台民族文化新村两个部分,现有人口四千多。武台民族文化新村是近些年从老村分出来的一部分,新村里经营农家乐,有盆景、根雕、奇石,是休闲娱乐、餐饮美食的好去处。如果说新村是一张多彩的时代画卷,那么老台村则是一本厚重的诗集,翻起来能闻到翰墨香,看到历史长河里的低吟高唱。

2011年秋分时节,我造访了台村。其时正是台村秋分祭祖的隆重节日,台村陈氏族人早就在祖祠里等候远方归来的同族兄弟姐妹。知道笔者慕名而来,陈铭宣、陈承泽、陈宣云等几位老人和我在祖祠前的树荫下聊起来。陈家族老们向我讲述了他们先祖的历史——原来,早在明朝万历乙酉年(1609年),台村开基先祖陈元隆,从广东省河源上平徙至武宣。靠做些小生意、打零工,台村陈家先祖元隆公在台村村边找了个落脚点,安顿下来。尽管创业维艰,但由于为人忠厚老实,勤劳肯干,加上也识些字,倒也能敷衍过日。陈氏先祖有一次到台村做小买卖,即相当于现在的收废铜烂铁吧,一韦氏人家的小孩竟然把银锭夹在破铁器里卖给了陈氏先祖。回到家后,陈氏先祖发现了银条,于是第二天就把银锭归还了韦家。韦家的老人看到这个年轻人敦厚老实,于是认为义子,就是民间的“记仔”。收了“记仔”,按照风俗,逢年过节都要送“记仔饭”的,可是韦家老人与“记仔”住的地方,隔着一条大水沟,每逢下雨溪水便猛涨,甚为不便。于是,就安排陈氏先祖,在水沟边上架起一间小房,还送了几只母鸡、母鸭。由于近水,加上沟边草多、虾虫多,陈氏先祖养的鸡鸭,一只一天就生两个蛋,靠卖鸡鸭蛋,慢慢地积累了一些银两,最后盖起房子、买了田地。如今的陈氏祠堂,就是当时小沟上的小房子改建起来的。至今,台村的陈家与韦家都兄弟相称,世代友好。

广西武宣三里台村:兄弟进士,历史如一部厚重的诗集

陈家祠堂门首的牌匾


兄弟进士

陈氏从广东上平搬来台村定居后,家业逐渐扩大,加之重视子弟教育,子孙代有才人出,陈仁陈旭两兄弟就是来台村的先祖元隆的第五代孙。

灵泉位于灵湖村前,从地下冒出后,汩汩溪水就流经台村,滋润着这一方土地,养育着这一方人民。台村和灵湖村相邻不远。灵湖村在嘉庆丁丑(1817年)年,也出过一位进士名叫张梦骥。据史载:张梦骥字子俊,授贵州绥阳知县,升古州同知,护理贵东兵备道,历充戊寅各科乡试同考官;张所履皆有循声在绥,久惠政最多,士人设位祀之,年七十告归,及卒乡人咸哀慕之。引出这一段灵湖进士的故事,其实是说,灵泉虽泽及灵湖、台村两村,不过得人文风气之先,却是下游的台村。文脉相连,陈仁陈旭在灵湖边苦读的故事,自然也就感染着后辈人,包括娘家在灵湖的“两粤宗师”郑小谷。

如今的灵湖边,虽然兄弟苦读的痕迹难觅踪迹,但从流传的诗文中,不难想象,兄弟俩曾结庐溪边,吟诗作赋,声彻云遏。陈仁的一首《灵湖》诗写道:“澄湖七亩碧莹莹,水色岚光拂鉴明。铁干撑云双树古,银盘浴浪一鸥轻。新荷泛绿香初起,纤柳凝烟雨乍晴。仿佛坡公湖上趣,远山如画入眸清。”诗是否是青年时所做,虽不可考,不过那时“其源伏地涌出,四时不竭,青萍红莲,点缀其间”的水光山色,加之饱读诗书的兄弟俩徜徉其间,肯定是乡村的一道靓丽风景。相传,兄弟俩才学相当,各不甘落后,还经常以对联印证所学。一日,在读完诗书之后,伸展腰身,陈仁望着村前的景色,心有所悟,于是出一上联:“大慕过灵湖清水茫茫三里远”;弟陈旭稍一思索,接过下联:“小琳出古寨眉山叠叠二塘弯”。上联点的是三里镇村名大慕、灵湖、武宣镇清水三个村,下联点的是二塘镇小琳、古寨、眉山三个村,对仗工整,实为妙对。虽然民间也相传对联是清末民初时一帮文人聚会灵湖时所撰,不过嘉庆十三年武宣县志所载的灵湖联句,有许多人是外地人,从联的内容看,当为对家乡风物熟知的陈仁陈旭兄弟所作,更为可信。

据陈家记载,应对本县村名联之时,陈仁陈旭兄弟已经16岁,兄陈仁顾虑弟陈旭才学不够,劝其再苦读三年,谁知如此难对之联,陈旭竟能接口对上,于是兄弟俩一起参加了当年的乡试。在雍正十年壬子科乡试中,陈仁名列第一,为解元,陈旭名列第二名举人。主考知道兄弟是嫡堂兄弟,于是将陈旭名列于乡试40名举人之后,称为“龙头凤尾”,寄意乡试的举人,在“龙头凤尾”的抬榜下,能继续在今后的考试中榜上有名。在封建科举制度中,乡情尤为浓厚,一个京官,往往都为本省人士中举、取士而倍感自豪。乡试中举后,兄弟更是苦读上进,当时他们的塾师为才高八斗、有道能文的广东顺德人柯橿先生,时常有弟子已学成,师不可教之感。加之陈仁陈旭的父辈有多位文人儒士的熏陶,兄弟学习长进很快,清雍正十一年(1737年),陈仁陈旭兄弟终于同科进士。雍正知道陈仁陈旭是堂兄弟,甚为赞赏,下旨建兄弟进士牌坊以示旌表。兄弟进士牌坊原在老县城十字街,建坊是希望乡民“过其下,受其教”,后被毁,断壁残垣现存于县博物馆,前几年台村村民合议,仿原样在村前立起了兄弟进士牌坊,如今成了武宣到平南公路边的一道靓丽风景。

后人誉陈仁陈旭为陈家“双龙”,兄弟进士更是辟了武宣在岭南属县中为“蛮荒之地,瘴疠之乡”之谣,也为岭南文人进朝廷为官做出了榜样。中了进士后,陈仁授三品官衔,任内阁武英殿侍御,为乾隆拟写诏书、制文之类,有《陈仁奏稿集》、《陈仁代拟诏、集文等》《拙用斋诗文集》等颇多诗文著作存世,分别由大学士方苞、张湄,礼部侍郎刘方霭、左都察御史黄永年等作序。陈旭中进士后,授工部屯田司主事,可惜天妒英才,中进士后不久就英年早逝。陈旭留有诗作《寂溪晓诗集》,其中有一首描写断腾峡诗云:“画面笼烟路未谙,奇峰断续树毵毵;江涛带雨风来急,石蹬无人露自寒。藤蔓曲藏龙虎窟,狼声潇潇水云潭;何时壁立千寻上,尽扫山岚仔细看。”陈旭逝后,雍正皇怜其才,命扶柩还乡厚葬,其遗孀抚孤被旌表,其子可久为邑增生。

陈旭逝后,陈仁不胜悲痛,写有诗三首哀之。第一首诗云:“二十年来事尽非,空余寂寞尽牙绯。可怜稚子呱呱泣,日向慈闱觅父归。”写完,仍感不足以哀弟,遂写第二首诗:“八千为计路嵯峨,为向昊天可若何。黄土文章无限恨,春风无力奏悲歌。”写完第二首,陈仁大概已经是泪如泉涌,又想起与弟的寒窗苦读,同科赶考,于是提笔写下第三首诗:“两骥齐驱向紫宸,为郎何意忽沉沦。登堂棣萼应常在,痛苦荷花欲断魂。”哀弟情深,泣于言表。

陈仁为官后,拜大学士方苞为师,与两广两江总督陈文恭为友,任过武英殿撰修官和一统志撰修官,1739年任乾隆乙未会试同考官和阅卷官,后升御史台,1745年出任湖北粮道、福建道监察御史加一级授朝议大夫,因被奸臣陷害,病辞而归。1753年回京复职,到湖南祁阳旧病复发,遂结束十几年为官生涯。归居武宣27年,陈仁保持谦虚恭谨的品格,对地方官与治下子民待之。晚年热心公益,积极参与兴办私塾学馆、建路修桥,还写有明志对联:“天下奇观看尽不如书卷好,世间真味偿来无过菜根香”。又经常督促子弟读书,见子孙及台村学馆学生也都积极上进,诗文长进而名满邑里,遂写有一联:“闲得田园栽种法,喜闻弟子读书声。”居家的陈仁淡泊明志,慕诸葛武侯未仕之风而长吟:“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1780年,陈仁以75岁终,县志载:陈仁告病归里二十余年,家无长物,杜门扫迹人罕见。

广西武宣三里台村:兄弟进士,历史如一部厚重的诗集

台村族人做好准备工作,迎接从各地赶回的陈氏族人

陈家祠堂

台村的祠堂,原为陈家先祖的居所,兄弟进士就是生于其中。经过了数百年的风雨洗礼,如今两边的耳房已经不存在,但依势而建的厅堂,依然显示出当年古朴的建筑风格及雄浑的气势。通过祠堂前厅,即为大天井,走过长长的天井,就到了中厅。中厅后是小四方天井,正厅位于最上方。陈家祖祠从正厅到前厅,顺级往下造势,长有200多米,门前是宽大的地坪,地坪前面,是一座几亩大的半圆塘。后有小山岭,前有池塘,左右两边隐约见山,明亮开阔,视线很远,中国南方的建筑理念中的风水格局尤得以体现。陈氏祠堂门首上有三块牌匾,正中一块“太史第”,一块题写“解元”、另一块题写“文魁”,彰显雍正壬子科乡试第一名陈仁和第四十名陈旭。前厅上挂着一块牌匾,上刻“兄弟进士”四个大字,左为“雍正癸丑科会试第二、三甲进士”,右是“钦点翰林院庶吉士陈仁、工部屯田司主事陈旭立”字样。在中厅,挂有许多书法作品,是台村的族老写的兄弟进士诗词和对联。在祠堂中厅上方,有一块“德星南聚”的牌匾,是乾隆丁丑(1757)孟春月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蒋溥所赠。

广西武宣三里台村:兄弟进士,历史如一部厚重的诗集

中厅的德星南聚


正厅的墙上,挂着陈氏的家谱和家族的传记故事。据载,陈仁陈旭的曾祖父明廉,教子弟两条活路,惟读惟耕,他们的祖父世佩,附生以儒起家,创下基业,仁孝信于帮人,乡人称其为西台先生。陈仁的父亲先睿,岁贡生,任过迁江儒学训导,置桂林府教授,敕封文林郎翰林院庶吉士,再封翰林院编修。陈仁有四兄弟,长兄陈休为来宾县儒学训导;三弟陈仪任永淳县教谕,后升国子监教授;四弟陈信则为邑庠生。陈旭的父亲先谋为岁贡生,应赠承德郎工部屯田司主事,生有六子,多为邑庠生、贡生,陈旭排第六。据《维基百科》载:教谕,正式教师之意,宋代开始设置,负责教育生员。明清时代设“县儒学”,是一县之最高教育机构,内设教谕一人,另设训导数人。府学教谕多为进士出身,由朝廷直接任命。府学的训导以及县学的教谕、训导、嘱托,多为举人、贡生出身,由藩司指派。学官虽以“奉薄俭常足,官卑廉自尊”自命,不过训导在清朝约为“从七品”,相当于现在的副处级,陈家出如此多的教育官员,可见兄弟进士文化土壤的深厚。

从先祖自广东迁来,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台村的陈氏人丁兴旺,族人纷纷从祖屋搬出,迁徙各地,有的甚至侨居海外。尽管分居各地,但因同出一脉,何况祖祠尚在,于是每年的清明和秋分时节,各地的陈家族人纷至沓回,拜祭先祖,共商弘扬宗族文化的大事。

2011年9月23日秋分时节,一年一度的台村祭祖隆重举行。早上八点,县外、县内各村的陈氏兄弟陆续赶回,台村兄弟准备了丰盛的早点,让远方赶早而来的兄弟姐妹们吃了早餐。值得一提的是,台村祭祀先祖的活动,是祭祀从族谱记载以来的历代祖先,因而平南、桂平、广东等地的陈氏,虽然不是从台村陈氏分出去,却因与台村的远祖同出一脉,世代都形成来台村参加祭祖的习惯。11点半,祭祀仪式开始。先是舞狮队表演,之后各地陈氏代表向祖先灵位敬献花篮,接着台村陈氏家族理事会会长、族老和各地的兄弟代表讲话,随后读祭文,上祭品,极富民族特色。就连桂平傅家,也因几百年前祖母是台村进士陈仁的姑婆而前来相庆。台村的舞狮队,远近闻名。舞狮的人从门口,一直舞到正厅前的天井,有单狮舞,有双狮同舞,为了配合好,狮子里的两人都要无比默契。套路有酣睡、出洞起势、上楼台、发狮威、跃龙门、过金桥、饮水、采红包等,极为神似;喜怒乐是表现主题,一跃、一纵、相缠等动作,气冲牛斗。民间为考验舞狮人的功夫,故意将红包放在屋宇的大梁上,表演上楼台摘红包,需要几个狮子层层叠起,表演的人必须踩在下方人员的肩膀上站立起来,难度很大。祭祖的供品很有讲究,有鱼、鸡肉和猪肉、花生、粽子、糍粑,除了肉类的三牲供品外,花生、包子要涂成红色,粽子也要包上红纸。在祠堂里,还挂有花灯,是正月十五台村的民俗“闹花灯”时留下的。祭祖仪式完后,一千多人的就餐,就成了大事。但由于准备充分,村民忙碌有序,一桌桌的上菜,轮流吃饭,下午四点多钟,就已经基本上招待完毕了。居住台村的陈氏兄弟敲锣打鼓,欢送各地的族人依依离去。

广西武宣三里台村:兄弟进士,历史如一部厚重的诗集

祭祀仪式上的灵童装扮


广西武宣三里台村:兄弟进士,历史如一部厚重的诗集

具有特色的祖祠供品


广西武宣三里台村:兄弟进士,历史如一部厚重的诗集

舞狮子表演


为了搜集整理“兄弟进士”等陈氏历史人物资料、文献及文物,台村的陈氏族老和宗族理事会20多位叔侄兄弟可是费劲了心思。家传的老族谱因为年代久远,一翻开就烂,但他们还是一字不漏地用手抄下来,复印分发给族人,使族人不忘水之源、木之本。其他家族名人的典故,兄弟进士诗文的收集,也都是经历了很多年的积累,现在已经有了一些成果。考虑到年老体弱,族老还把新的文化传承之棒传给了刚任村委主任的陈赤锋等更为年轻的族人,来处理家族的文化传承事务。台村陈氏理事会编写有《台村文化史五言叙事诗》,读完这一首诗,宛若翻开了台村这本厚重的诗集。诗云:“元隆徙至桂,彪炳数十辈。祖训列宏章,三立实可贵。礼仪四维张,高风人敬佩。诗书传世宝,文采精湛最。人和又达理,处世皆无愧。西台支九脉,蝉联震八桂。仁旭成进士,天象德星聚。相继十举人,监生二十四。贡生二十人,生员满庠序。学业精于勤,增光府学试。学馆办周详,四邻慕名至。严师出高徒,英贤遍武邑。留日五名人,雕琢玉成器。书香世家传,功名声震世。荣誉台村府,辉煌后人继。族中好儿郎,勤学有大志。教授露峥嵘,高师富朝气。大学研究生,更无可胜计。台村文化史,历代相沿袭。”

静静伫立了数百年的台村陈氏祖祠,见证了文人汇聚、生员满庠序的辉煌。但愿,台村这一个沉淀了无数历史尘埃的文化村屯,在新的建设中,依然保存兄弟进士那“书成云物垂千古,写出天章灿九皋”的气势和风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