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曲艺之乡-原阳

与郑州一河之隔的原阳县,因博浪沙张良刺秦于此闻名于世又因先后出过16位宰相,被誉为“宰相之乡”民国时“豫剧五朵云”原阳占三,又被誉为“戏曲之乡”又因大米闻名全国,又被誉“大米之乡”几年前看《原阳曲艺志》才知道原阳还曾出过几位曲艺大师级人物《原阳曲艺志》还记载,1946年原阳官厂镇何庄成立“长春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丘处机生日)说书艺人来赶会的成千上万原阳真乃名副其实的“曲艺之乡”。

张永发

创作长篇小说《陈门》时,设计了一位常年在郑州老坟岗说书,名叫张永茂的说书先生,人物原型是民国时原阳籍说书艺人张永发。小说中张永茂的艺术造诣是真,故事皆为虚构。原型人物张永发到底是何人呢?咱们一起来认识下这位艺术名家。

《原阳曲艺志》记载,1930年,阳武(今原阳)河南坠子艺人张永发应天津玉明春茶楼老板刘振山之邀,到天津演唱,红遍京津。当时的天津督察长郑承斌赠他一块“盖河南”金匾。还记载当时与乔清秀三足鼎立的程玉兰、董桂枝都曾受过张永发传授。

带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对张永发这个人物展开了深入调研。2015年春天,有幸采访了张永发92岁的儿媳及几位老曲艺艺人,这位艺术大师的面目逐渐清晰。

一、红遍京津

张永发,原阳县齐街乡于庄村人,生于1886年,卒于1956年。因眼睛视力欠佳,故得绰号“玉石眼张”。

红遍京津的张永发是否有录音留下呢?这位被誉为“盖河南”角儿的唱腔到底是什么样呢?天津广播电台与河南广播电台的朋友们费了很大劲都没查到张永发的录音。把希望寄托在网络,惊喜的是在网上虽没搜到张永发录音,却搜到了更能证明当年的张永发确在京津是曲艺名家的有力佐证。

网上郭荣启、朱相臣、常宝霆、白全福这些相声大家的早期录音中都有学唱张永发演唱河南坠子的片段。这些相声大家在作品中称张永发为张大爷,名家大腕儿在作品中一模仿张永发的腔儿就能获了满堂彩,这充分证明张永发当时在京津是人人皆知的腕儿。

二、被逼天津

张永发16岁便红于开封相国寺,他是因何放弃多年在开封打拼的阵地到津京闯码头呢?张永发的孙女张玉梅说出了原因。原来,张永发出师之后在相国寺越来越受欢迎,一些观众甘愿排队等,也不去别的书棚听书,长期以来别的坠子演员受不了了,同行们一商量,大家凑份子养张永发,但条件是请张永发停止演出,给大家留碗饭吃。张永发哪受得了这个,恰在此时,天津玉明春茶楼老板刘振山来相国寺邀请张永发赴天津演唱,张永发就爽快的跟刘振山到天津重闯新天地了。

虎走天下吃肉,张永发到天津一炮走红!常与京韵大鼓名家刘宝全、白云鹏、相声名家张寿臣、常连安等同台演出。张永发和董桂枝唱的对口坠子与乔清秀、乔利元的对口坠子在天津形成了两大文化品牌。张永发和董桂枝曾在天津玉明春茶楼、玉湖春茶楼、北京的玉明轩茶楼以及法国租界歌舞楼来回拉锯,书资都是吃包银。

三、怒烧唱本

据《原阳曲艺志》记载及知情人士透漏,了解到发生在张永发身上一些鲜为人知的事情。三十年代,张永发和董桂枝的对口坠子在天津出了大名,吃包银,得金匾。河南的艺人盛传他们挣了大钱,纷纷赴津演出。在天津的河南艺人见天津观众喜欢河南坠子,也争先跑回河南老家挖好角儿。当时,和张永发一起在天津行艺的原阳老乡,坠子艺人王永安回到河南把程玉兰挖到了天津,并将她介绍给张永发的琴师——董桂枝的哥哥董永信结为妻。平日张永发对董桂枝和程玉兰姑嫂俩毫不保留的进行指导。

1934年,上海胜利唱片公司到天津邀请张永发、董桂枝的对口坠子《烧绵山》《听琴》等小段去上海灌制唱片,张永发欣然答应。双方约定好时间以后,各做准备。

由于阴差阳错,使张永发错失这次录音机会,张永发为自己失去这次录音机会非常痛心,伤心地将自己多年来编写的唱书和准备教授的唱本一火焚之。

张永发的艺术风格独树一帜,尤其是为河南坠子小段风格的形成贡献突出。今天,我们应该让这位淹没在河南坠子历史长河中的艺术家闪现在人们的视线,我们应该记住,河南坠子的历史舞台上曾有一位艺术大家——张永发。

王永安

(1906—1972)河南原阳县福宁集镇拐铺村人,王永安七岁学艺,十三岁行艺,他艺术天赋极高,能拉会唱,16岁名满郑州老坟岗。三十年代初带全家闯荡北京,他的演出风格火爆勇武,诙谐幽默,擅长现场抓哏,他妙趣横生的艺术风格马上被观众接受,红遍京津两地。大概在1936年左右,北京举行了一次拉弦子比赛,观众投票,王永安和山东的王殿玉并列第一!除去自拉自唱,他还曾为程玉兰、董桂枝、张永发等名家伴奏。

三十年代中期,王永安开始带着自己的大女儿黑妞演唱,他有时为女儿伴奏,有时和黑妞唱对口坠子。黑妞继承了王永安的艺术天赋,一学就会,王永安把自己会的八十多段《三国》坠子段儿传授给了黑妞,可惜黑妞英年早逝,对王永安打击极大。几年后,王永安开始培养二女儿王云华,和女儿一起创立了“武坠子”艺术流派。

王云华

(1934--1999)河南原阳县福宁集镇拐铺村人,王永安之女,“武坠子”流派创始人,九岁随父进京学艺,由于她生就一副男孩子性格,嗓音宽厚、豁亮,又适合坠子男腔,从小就和父亲唱对口坠子。这种男腔的运用和发展,为她后来形成武坠子流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世纪50年代初,王永安、王云华父女参加北京"春华园"。她以粗犷的表演和豪放的唱腔闻名曲坛,被誉为"武坠子"。

1961年,王云华随父王永安支边加入吉林广播曲艺团。经过数十载的苦心钻研和上百个曲目的实践,王云华使"武坠子"从唱腔到表演日臻完美,形成了爽朗粗犷,甩腔高亢嘹亮,念白铿锵有力,表演豪放泼辣的独特风格,成为吉林省曲艺团在全国巡回演出中最受欢迎的演员和曲种。演一处火一处,红遍大江南北。

资深曲艺家张鹤琴在《津门曲坛沧桑录》中写到“……此外还有武坠子,声调粗犷,表演加些动作。记得六十年代吉林省有一女演员擅长此调,听来痛快淋漓,独具异声,听后颇喜之……”(《天津文史资料 》 第十四辑 )。

媒体曾这样记述了王云华演出的火爆程度:“她上场昂首阔步的登台,威武雄健的体态,潇洒有力的击板,为坠子“武”的风格 ,先声夺人并引起观众感情上的共鸣。头一句嗡声嗡气是个平腔,观众为之一振。第二句后几个字翻一个高腔,声音豪放,响亮悦耳,马上就是一个碰头好。唱第三句的同时,有一个很自然的侧身向前跨步的动作,腿悠起来,似迈、似踢、似悠、似抬,在拙笨中见灵巧,在潇洒中见幽默,与前面威武豪放的气势形成强烈的对比,在观众中立即响个大包袱。第四句满攻满调是个平腔。四句开篇过去,观众对演员充满了喜欢和信任。下边演唱,一个高潮接一个高潮,一个好接一个好,一直火到底……”

1984年起,王云华随吉林省曲艺团进行了长达十几年的全国巡回演出,所到之处,无不引起轰动效应。各地报刊和广播、电视评论文章百余篇。让河南坠子这一地方曲种,能在全国巡演中与相声、小品抗衡,可见王云华的“武坠子”艺术感染力何等了得!

“豫剧五朵云”原阳占三,在曲坛上原阳同样出现张永发、王永安、王云华三位大师级人物。近年,原阳“三乡建设”杆头直上,期待家乡曲艺重现辉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