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講座|約瑟夫•普利策如何辦報?

業務講座|約瑟夫•普利策如何辦報?


業務講座|約瑟夫•普利策如何辦報?

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門前的牆上刻著“FOUNDED BY JOSEPH PULITZER 1912”(由約瑟夫·普利策創立)

美國新聞鉅子約瑟夫·普利策留下遺囑——捐出二百萬美元建立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捐出50萬美元作為基金,獎勵每年的優秀新聞作品。

普利策逝世一年後,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開始招生;普利策逝世6年後的1917年,哥倫比亞新聞學院頒發首屆普利策獎。100多年過去了,這個美國最高等級的新聞獎每年頒獎,都會引起新聞界的集體關注,它已成為引領世界新聞發展的風向標。

業務講座|約瑟夫•普利策如何辦報?

在內容和表現形式上大動手術

1883年4月,普利策在紐約買下了每年鉅額虧損的《世界報》。普利策雄心勃勃地要把《世界報》辦成一張全美最權威的報紙。

普利策下的第一著棋,就是改變報紙的內容:過去是為小眾人群服務,現在要給全國人民看,要報道老百姓關心的話題。

“要堅持報紙的獨立性,不為任何一個政黨服務,要堅持用真實可靠的新聞贏得讀者,進而贏得市場。”普利策在報社動員會上慷慨激昂地說。

1883年5月11日,《世界報》以全新面貌出現在紐約街頭。普利策親自撰寫社論向腐敗和社會不公正開火,強烈呼呼籲改革行政機構、嚴懲貪官汙吏等。

新版《世界報》引起了一陣騷動,許多報社的資深編輯連連搖頭,有的嘲諷地放聲大笑:這種報紙在紐約是行不通的。

普利策我行我素,下了第二著棋:改變報紙的新聞表達方式。

普利策大罵老的《世界報>過於呆板和深奧,現在要強調報紙三性:趣味性、刺激性和教育性。

業務講座|約瑟夫•普利策如何辦報?

普利策首先向報紙的“臉”——頭版動刀。

“過去《世界報》都是程式化新聞,標題陳詞濫調,看看標題就嘔心了,如《在奧爾伯尼發生的事情》《土地協會》《範德比爾特先生遊記》等,這種標題如何吸引讀者?”普利策怒氣衝衝地對編輯說,“要消滅陳規陋習,膽子要大,將那些通俗的社會新聞刊登在頭版上,還要求標題生動。我喜歡標新立異的題目,簡明精煉的句子,鏗鏘有聲的動詞,題材緊湊的文章。要把文章縮短,再縮短!”

在普利策的直接指揮下,不但報紙的報道內容從“貴族化”轉向廣大市民,而且新聞報道方式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有一篇新聞報道了一個被判了死刑的殺人兇手安吉洛·科尼梯,出現的標題是:

科尼梯的最後一夜

——他猛搖牢門,要求釋放

另一則消息說的是一個盜賊在結婚時被警察逮捕,這個不幸的新聞故事冠以這樣的標題:

婚宴上賀喜太早,剛當新郎就去坐牢

這些新聞,在以前的《世界報》上都安排在次要版面,僅僅是一則簡訊,或者乾脆被刪掉,如今卻是大張旗鼓地排在頭版,並且標題觸目驚心。

紐約布魯克林大橋建成通車,普利策下命令:“這座橋對紐約來說意義非凡,要重點報道。”

於是,《世界報》頭版整個版面報道了魯克林橋的落成典禮,又有四個專欄刊登了這座大橋的一系列照片。在紐約所有報紙中,這種大面積新聞報道只有《世界報》有,這個專題報道吸引了讀者的興趣。

普利策屢屢對主編、記者和編輯耳提面命,《世界報》所有重要崗位上的編輯、記者,經常聽普利策的教導:

“在我看來,如果報紙只是依靠現成的或隨手拈來的消息,是不會取得成功的。我們的報紙每天至少要有一條獨特的新聞;每一期都要有一條爆炸性新聞。要提前準備,不要守株待兔。

“我辦的報紙既要使美國最高法院的法官願意看,也要使其他任何人都願意看。我不會辦那種只有最高法官和他們的階層願意看的報紙。

“如果我當場發現《世界報》有人因為我們的某個廣告客戶的反對.而不登某種新聞的話,我會立即解僱他。我不管他是誰……”

普利策的獨立辦報思想和理念,迅速化為全體記者和編輯的行動。

舉例,一天在紐約一家百貨商店的餐廳裡,一個男子開槍打死了妻子。商店經理要求《世界報》報道時不要提到出事地點,否則他將撤回在《世界報》上投放的大量廣告。《世界報》城市新聞編輯部主任塞茨嚴肅地對每一個編輯說:“請注意,這個槍殺消息的第一段的第一行就要提到那家可惡的商店。在下文中凡屬必要,一定要提到那家商店的名字。不必要時,也可以提到那家商店的名字。我們要教訓一下那些傢伙,讓他們懂得,他們買了本報的某一廣告版面,並沒有買去整個報紙。”

《世界報》影響越來越大,從發行的第二週發行量就急速飆升。3個月後,該報的每天發行量為3萬9千份,比原來的發行量增加了整整一倍。

業務講座|約瑟夫•普利策如何辦報?

借勢組織大型活動擴大發行量

普利策腦子裡整天想的是如何把《世界報》的發行量搞上去,發行量就是話語權。

1876年,美國建國100週年,法國政府決定贈送給美國一座巨大的銅塑像“自由女神”,這在美國引起巨大轟動。紐約市政府在哈德遜河口劃出一塊土地專門安放這座巨大的銅像,紐約政府籌集了15萬美元修建安置自由女神像的基座,可是,15萬美元遠遠地不夠!1884年7月4日,美國國慶日,組裝46米高的自由女神像的所有雕件從法國隆重啟運,美國人都處於一種渴望之中,而在建的自由女神像基座資金短缺問題還沒有解決,這有可能影響到自由女神像基座的按時完工。

普利策儘管視力不好,可還是眼睛一亮:《世界報》的機會來了!為“自由女神”發動一場募捐活動,要聲勢巨大,要鋪天蓋地。製造新聞,把《世界報》的發行量搞上去!

普利策在《世界報》頭版發表了署名社論,大聲疾呼:

業務講座|約瑟夫•普利策如何辦報?


業務講座|約瑟夫•普利策如何辦報?

法國贈送給我們這樣珍貴的禮物,可是我們卻讓她至今無處安身。這對紐約市、對我們的共和國來說,是一種難以洗刷的恥辱……現在只有一個辦法能夠拯救女神並挽回我們的恥辱,那就是我們必須儘快籌款。

普利策提出募集10萬美元計劃(約合今日的230萬美元)的指標,並承諾捐款人無論捐款多少,都將在《世界報》刊登上名字,以便讓歷史銘記。

普利策帶頭捐了250美元,它是一個普通工人一年工資。普利策指定記者雷維斯專門負責籌款工作;普利策命令《世界報》連篇累牘地報道募捐活動,舉例,《世界報》刊登了一個小男孩捐了5美分,還刊登了他的附言:“我自己是個窮孩子,但也希望將錢捐給建基座之用。”……

4個月,《世界報》籌集到資金十萬一千零九十一美元,少則5美分,多則250美元,80%的捐款人捐款不到1美元,全美共有12萬多人參加了捐助。

1886年10月,紐約舉行自由女神像的落成慶典儀式,普利策與各地名流顯要站立於主持儀式的行列中。普利策還特地租了兩艘汽艇,把《世界報》幾百名員工及其家屬送到自由女神島上……

這場為自由女神募捐活動使《世界報》發行量驟升,到了6月,其週日版的發行量在美國所有的報紙中居第一,並且發行量從此一直上升,其後10年,《世界報》發行量攀升至60多萬份,成為全國發行量最大的報紙。

業務講座|約瑟夫•普利策如何辦報?

和美國總統打官司

美國政府修建巴拿馬運河要購買運河開採權,曾向巴拿馬政府支付了四千萬美元;巴拿馬政府幾經更迭,沒有一個政府稱收到過這筆巨資。有傳言說巴拿馬運河工程的遊說人、總統西奧多·羅斯福人稱老羅斯福的妹夫等人可能獲利。

1908年,《世界報》連續報道了總統老羅斯福在巴拿馬運河工程上可能有腐敗,全美轟動。

老羅斯福總統招來總檢察長斯第門森,指示他研究是否可用刑事誹謗罪把普利策關進監獄。老羅斯福總統以刑事誹謗罪名起訴《世界報》。一個在職總統狀告一家報紙,引起了全美轟動。

普利策勃然大怒,從沙發上站起來,激動地用拳頭猛擊椅套,吼道:“《世界報》不會被封上嘴,《世界報》決不會沉默不語!這就是標題!”

第二天,《世界報》的社論吸引人千千萬萬讀者的眼球:

業務講座|約瑟夫•普利策如何辦報?

如果說《世界報》誹謗了某個人,我們願意《世界報》受到懲罰。但是,無論是羅斯福先生的威脅、恐嚇還是羅斯福先生的權勢都嚇不倒我們……

1909年2月, 華盛頓大陪審團宣佈:對普利策誹謗老羅斯福、老羅斯福的妹夫等的指控成立。

兩個多月後,1910年1月25日,美國法院對《世界報》的起訴開庭,紐約法官查爾斯·雷夫宣佈:起訴無效。

《世界報》贏了,普利策贏了,《世界報》的名聲更響了!

雙眼失明仍舊全身心貢獻給《世界報》

經過多年努力,《世界報》終於成為全美國最有影響的報紙。

1890年12月10日,紐約最高的一座20層樓的大樓——新普利策大廈竣工。地下室用來做印刷廠,1樓為營業部,2樓至10樓為出租的高檔寫字樓,10樓以上為《世界報》樞紐中心。第11樓是漂亮的臥室套房,專供加班不能回家的編輯使用。瞧,那鍍金的圓形頂樓就是普利策的辦公室。

業務講座|約瑟夫•普利策如何辦報?

普利策大樓

普利策的事業到達峰巔,可讓他痛苦的是疾病纏身:青年時就患有嚴重的糖尿病,視力急劇下降,還患有嚴重抑鬱症。

一天晚上,《世界報》主編柯克裡走進普利策的辦公室,看見他直直地望著自己,兩行淚水掛在臉上——原來,普利策什麼也看不見了,他的雙眼瞎了!

普利策雖然雙目失明,但耳朵還能聽見,每天他都要聽下屬彙報工作,然後作出指示,口授信件。有時,他還會自己口授,讓秘書代寫重要社論……

從39歲眼睛失明到64歲逝世,他在黑暗中指揮《世界報》的運營整整25年。

1911年10月29日,星期天,普利策的私人豪華遊艇 “自由號”駛入了南卡羅來納州查爾斯頓港。中午,秘書弗裡德里克•曼正用德文給普利策朗讀路易十一的生平;普利策打斷曼,問道:“今天有什麼政治新聞嗎?”

下午1點左右,普利策又說了最後一句話“輕點,再輕點……”

德里克•曼放低聲音繼續唸書。20多分鐘後,普利策去世,享年64歲。

業務講座|約瑟夫•普利策如何辦報?

幾天後,一趟專列載著普利策遺體和他的同事和親友前往紐約布朗克斯區的伍德勞恩公墓,黃昏時刻,他的遺體被慢慢地放入墓地;在棺木內,普利策右手緊緊抓著一份《世界報》……

普利策在遺囑中說:“我特別叮囑我的兒子和子孫後代有義務保護和完善《世界報》,還有義務使它永存下去……

最後,讓我們聆聽普利策的名言:徜若一個國家是一條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聞記者就是船頭的嘹望者。他要在一望無際的海面上觀察一切,審視海上的不測風雲和淺灘暗礁,及時發出警報。

《世界報》成功主要訣竅:

  • 1. 讀者定位準確
  • 2. 內容和表達形式緊緊圍繞讀者定位
  • 3. 利用大型活動擴大報紙知名度
  • 4. 重點做大報紙發行量
  • 5. 全體採編人員全身心地投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