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同發展規劃出爐,超級紅包砸下,北三縣房價穩了

前幾天,燕郊檢查站排成長龍的車流與人流再次上了頭條。在過去二十年時間裡,包括燕郊在內的北三縣一直處在一個極為尷尬的發展境況中。

房價的巨大優勢,讓北三縣成為“北漂”們的大本營、根據地。但公共服務脫節、產業發展乏力、居住品質欠佳、配套資源不足等問題始終沒有得到妥善的解決。過去幾年,品牌房企在北三縣的投資拿地也頗為不暢,造成了區域發展的惡性循環。

房價,是居在北三縣的“北漂”們心底最大的痛。因為缺少堅實的價值支撐,北三縣的房價猶如“猴皮筋”一般上躥下跳。以燕郊為例,2016年一度摸高到近4萬,短短四年之後的二手房價徘徊在1.2萬~1.5萬之間。

那些高點買房,看著資產價值慢慢蒸發的置業者們,首付蕩然無存,還身背高額的房貸,心中的苦澀與生活的壓力無以言表。

今天,北三縣終於迎來了確定的光明。剛剛官宣的《北京市通州區與河北省三河、大廠、香河三縣市協同發展規劃》(以下簡稱為《協同發展規劃》),讓坐享政策紅利的北三縣,迎來四方面的大變革。

协同发展规划出炉,超级红包砸下,北三县房价稳了

1 樹“典範”的資源扶持

《協同發展規劃》中開篇,便對通州與北三縣的協同發展設定了極高的目標定位——“成為京津冀交界地區協同發展的典範”。

“典型”,意味著範本與標杆。在京津冀協同發展進入深水區的當下,通州與北三縣共榮共生的發展模式,已經不是可成可不成的“試驗田”,而必須是成效斐然,成為可參照、可效仿的發展案例。

基於這一目標,通州作為北京城市副中心,必然會向北三縣投入更多資源,在城市功能、交通、生態、配套設施、城市安全等層面形成一體化的聯動發展。

換句話來說,未來北三縣之於通州,也就相當於通州之於北京。

一個鮮明的例子是,北京地鐵22號線的規劃落地。曾因規劃調整暫停施工的22號線,在2019年底明確了二期規劃,將在河北設立四站,與三河市燕郊、高樓、齊心莊三鎮相聯通。另外,計劃投資100億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生活區也明確落戶大廠,未來將成大廠共享公共資源。

《協同發展規劃》頒佈後,通州與北三縣的融合將大大提速,扶持力量還將進一步增強,將形成推動北三縣的城市價值跨越式飛漲的強大能量。

2 軌道交通由單一線路到路網密佈

交通,是制約京冀的最大不利因素,特別是居於北三縣,工作在北京的“北漂”們來說,明明只有10幾公里,但每天上下班的路程堪稱“折磨”。

開車,檢查站排成長龍;坐公交,公交車擠成肉餅;坐通勤火車,班次太有限。趕上“兩會”和前一陣的嚴格“防疫”,每天的通勤很可能從1個小時拉長到4、5個小時漫長征途。

《協同發展規劃》中,對通州與北三縣之間的跨界交通,給出了兩方面的解決方案。

其一、加大軌道交通的互聯互通。文件原文是這麼說的“2025年軌道交通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既然叫“突破性進展”,那僅有的一條22號線、僅可聯結一個燕郊肯定遠遠不夠,那麼,此前一直在規劃的6號線東延相信會很快落地。6號線目前的終點位於通州東南部的潞城,如果東延實現了與北三縣燕郊、大廠、香河的全面貫通,將會形成對整個北三縣的強大帶動。

但這依然不是“突破性進展”的終點。

《協同發展規劃》中提到,要“推進城際鐵路建設……構建以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為主,亦莊站、燕郊站、三河站、香河站為補充的客運樞紐體系。”

未來,通州運河商務區/文化旅遊區計劃新增的M101、M102、M103、M104、M18、M23、S1、S6、S7共計9條軌道交通,有幾條將會聯通北三縣呢?值得期待!

其二,北京與北三縣跨界交通的安檢瓶頸也有望打通。《協同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率先推進汽車電子標識試點工作,採取智能化手段提高車輛進京的便利性。”

電子標識,是否類似於現在的高速公路的ETC卡,北三縣往來北京的通勤,如果能夠達到高速公路收費站的通行效率,兩地間的聯通將更加緊密,也為產業對接和商務往來創造了更大的可能性。

3 科技創新為引領的產業佈局

產業,一直是制約北三縣的最大短板。以燕郊為例,早在2010年,燕郊開發區便升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但2018年包括燕郊在內的三河市,地區GDP漲速為6.3%,低於河北省6.6%的增速水平;2017年河北省GDP增速為6.7%,三河不過0.1%,嚴重拖了後腿。

交通瓶頸的打通,將為北三縣的產業發展裝上加速器。

根據《協同發展規劃》:燕郊組團重點發展科技創新、商務服務、健康養老等功能,補齊公共服務短板,優化提升城市品質,與北京城市副中心形成更加緊密的功能協作關係。三河組團重點發展科技創新和商務服務功能。香河組團重點發展健康養老、智慧物流、科技創新等功能。

從中可以提取三個高頻的關鍵詞,【科技創新】在三地的產業規劃中均有提及,【商務服務】落位燕郊和三河,【健康養老】落位燕郊和香河。

北三縣共同的【科技創新】,與北京新總規中“科技創新中心”的發展定位相契合,同時北三縣鄰近“三城一區”中的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未來,很可能是繼亦莊之後,北京又一承載科研成果落地的高端製造業基地。

【商務服務】層面,一旦制約北三縣發展的交通瓶頸被打通,北三縣商務辦公的低成本優勢將得到最大化突顯,近臨北京行政辦公區的地源優勢也將得到體現

,有望承載由副中心分流的部分中小企業的商務辦公需求。

【健康養老】層面,香河的“大愛城”本就是主打健康養老的社區,燕郊的燕達醫院也擁有三甲資質,其燕達金色年華健康養護中心配備1萬多張床位,被認定為“京津冀養老服務協同發展試點項目”。兩地在現有基礎上的再升級,有可能形成環京區域獨具特色的產業著力點。

產業產業,有產才能有業,蓬勃的產業帶來大量人口的流入,形成地緣性的置業需求,將成為夯實樓市價值的最大助動力。

协同发展规划出炉,超级红包砸下,北三县房价稳了

4 房地產市場,向品牌房企敞開大門

過去北三縣的房地產市場相對封閉,雖然眾多品牌房企都有投資意願,但真正站穩腳跟卻並不容易。《協同發展規劃》中明確“制定更加嚴格的房地產項目准入條件”,以及“嚴厲打擊房地產企業囤地炒地”,目標劍指“推動建設用地減量提質”、“補齊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欠賬”。

意味著本地房企傳統的開發盈利模式不可持續,北三縣正在敞開大門,迎接具備更高產品打造能力、更強資金實力的品牌房企進入區域市場,從而推動區域人居品質的升級。

未來,借鑑北京的成功經驗,將會對北三縣的住房供地和房地產開發採取系統化的管理手段。著力在產業功能區和軌道交通周邊規劃生活居住空間,增加保障房供給滿足剛需平抑房價,倡導“租購併舉”建立住房階級消費。

以此為切入點,北三縣的商品住宅置業需求將更加堅實,隨著各項配套的完善,區域房價有望擺脫過去“上躥下跳”的走勢,進入到穩健上升的發展新週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