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这个血压严重不?”问这个问题前,请先弄清楚一件事

“医生,我这个血压严重不?”问这个问题前,请先弄清楚一件事

“医生,我这个血压严重不?”问这个问题前,请先弄清楚一件事

最近看到很多朋友在评论区提的问题,非常常见的一类是:“我的血压135/90 mmHg,这是高血压吗?”;“我的血压145/85 mmHg,需要吃药吗?”;“我的血压180/110 mmHg,是不是特别严重?”……

“医生,我这个血压严重不?”问这个问题前,请先弄清楚一件事

非常理解大家焦急的心情,有的朋友很关心是不是这辈子就要背上“高血压”这顶不好的“帽子”;有的朋友听说轻度的高血压是可以通过生活方式调节而降低的,非常犹豫自己是不是现在就要开启“余生天天吃药”的节奏;有的朋友则是被自己测出来的血压给吓到了。

但是,站在医生的角度以及负责任的态度上来说,这类问题往往无法直接回答。这是因为在回答这些问题以前,有一个关键问题必须弄清楚,这个问题就是:您所提供的这个血压值是否能够反映您机体当前的血压平均水平!

“医生,我这个血压严重不?”问这个问题前,请先弄清楚一件事

之所以可能存在“测出来的血压不反映机体的血压平均水平”这个问题,是基于两个重要的因素:

第一, 血压是个有动态节律的指标,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当不考虑外界干预因素时,人体的血压波动是具有一定规则的。对大部分人而言,血压的波动呈现“白天高、夜晚低,两峰一谷”的节律:在白天有两个相对的血压高峰,分别是早上的8点到10点和下午的4点到6点左右;而凌晨之后的0点到3点左右是全天血压的低谷。

“医生,我这个血压严重不?”问这个问题前,请先弄清楚一件事

第二, 血压可以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常见的比如:温度、运动、情绪等等。根据临床观察,剧烈活动和情绪波动都是可以显著增加血压水平和血压波动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的波动也会增加;此外,气候的变化也可以引起血压的波动,室外气温每降低10℃,人体血压可以上升6.9/2.9 mmHg的水平。【1】

“医生,我这个血压严重不?”问这个问题前,请先弄清楚一件事

试想一下,如果是在一天当中血压波动的低谷处测量的血压就达到160/100 mmHg,那么很有可能血压的峰值可以高达180/110 mmHg,则需要考虑的就不是需不需要吃药,而是该吃什么药、吃几种药的问题;而如果是在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的情况下测量的血压是135/85 mmHg,那么未必需要给自己扣上高血压的“帽子”。

“医生,我这个血压严重不?”问这个问题前,请先弄清楚一件事

所以,在焦虑自己的血压以前,最最重要的事情是先掌握科学的家庭血压自测原则。

《高血压基层诊疗指南(2019版)》和《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2014修订版)》对家庭血压自测有以下的推荐和指导:【2】【3】

拿什么测?---最好使用上臂式的家用血压计(经过国际标准方案认证的品牌),而不推荐腕式和手指式的血压计,一般1年应该校对一次。

“医生,我这个血压严重不?”问这个问题前,请先弄清楚一件事

怎么测才能较客观的反映出血压波动的平均状况?---对诊断不明确的或血压近期波动较大的情况,应该连续一周每天监测血压两次,分别在早晨晨起后(最好8点左右)和晚上睡觉前,每次测量最好是测2~3遍,每一遍中间间隔1分钟以上,取平均值并做记录,最后将七天中的第二到第七天这6天的测量值取平均数作为血压平均参考值。

“医生,我这个血压严重不?”问这个问题前,请先弄清楚一件事

测血压有哪些注意事项?---测量前30分钟应该避免剧烈运动、进食、喝茶、喝咖啡、吸烟;保持精神放松,排空膀胱;休息5分钟后开始测量,测量中间保持安静,不说话

“医生,我这个血压严重不?”问这个问题前,请先弄清楚一件事

在家自测血压的诊断标准和在医院测血压一样吗?---很多人并不知道,其实

家庭自测血压的诊断标准是严于医院监测血压的!一般而言,家庭自测平均血压收缩压(高压)≥135 mmHg和/或舒张压(低压)≥85 mmHg就应该怀疑患有高血压了。

“医生,我这个血压严重不?”问这个问题前,请先弄清楚一件事

如果有越来越多的朋友能够清晰地描述出:近一周时间,我的平均血压水平是多少;晨起的平均血压是多少;睡前的平均血压是多少,相信大家与医生的沟通效率会高很多。

以一个相对专业和科学的姿态出现在医生面前,常常会在获得医生尊重的同时,让医生在诊疗过程中更为审慎。


“医生,我这个血压严重不?”问这个问题前,请先弄清楚一件事

我们的理念是:慢病管理“靠自己“,科学指导”不迷信“!

参考文献:

【1】24小时血压波动性的研究进展 《中华循环杂志》2011年4月第26卷第2期

【2】《高血压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3】《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2014年修订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