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會對房價產生多大的影響?

用戶165404068


從全局來看房地產行業升級是必然的,時代的需要,疫情只是助推了加快升級的腳步,更加符合房子是拿來住的,不是炒的。從而對居住功能,品質的要求也上升了需求。任何一個時代都有勝利者,就看你是否能看懂,是否走在時代前沿,房價穩健發展是必然,在中國的房地產市場還是比較良性循環的,針對全球而言。


方形的胖子微笑的商業


疫情期間對房地產行業來說是一個寒冷的冬天,從往年二三月份是一個銷售旺季,是一個黃金成交期,但今年房價已經開始下跌,我們南充現在均價下跌1%至5%。另外有一個消息,我們當地政府。為了穩定房價,政府部門出臺,凡是在3月1日至5月31日止購買房子的購買者,可以到房管局申請3%的補貼。




靜兒音樂匯


疫情對房價的有多大的影響,我個人有兩個看法:



第一:在疫情期間,人們沒有摘口罩之前,房價要麼趴在原先位置不動,要麼產生下跌。

原因:疫情期間,不管是新房還是二手房,人們會因為害怕感染的風險性而減少或者取消看房,這樣一來,需求端相對於疫情之前就會成倍的降低,那麼肯定就直接影響到了銷量。銷量小了,就會對房產商產生極大資金回收壓力和貸款利息壓力,就會促使房地產商進行降價銷和打折促銷。





第二:在疫情過後,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完全恢復正常之後,剛需群體會有兩種不同的表現

一種人是疫情之前已經準備好足夠資金要購買剛需性住房的,這類人在疫情過後就會馬上購買適合自己的住房;

另一種人是疫情前已經在看房並準備買房,但是資金還未準備足夠,需要進行一定的籌措,這部分人在疫情過後會進入觀望的狀態。

也就是說疫情過後,人們在生活和工作完全恢復正常後,房價會迴歸正常的軌道




杭州二胎家庭


座標湖南嶽陽汨羅市。疫情後,大多數擁有幾套房產的開始拋售房產,保留現金流。大量的二手房介入,加上疫情期間原有已開發的房地產的困境,直接導致新房價格不斷刷低,當然也是有限度的,基本比原來低了500-1000內一個平方。這邊房價現在大概在4600-5600之間,還是有蠻多選擇的!






清心學徒


首先要看房價取決於什麼。

1、居民錢袋子;2、央行的槓桿;3、供應量/需求量的對比變動趨勢。

那麼你就看疫情對這幾方面的影響。

1、居民錢袋子。

居民收入取決於企業利潤,居民儲蓄取決於 收入-支出。

現在的情況是物價走高,疫情讓企業利潤走低。

結論:這一點不利於房價。

2、央行的槓桿

駐馬店和湖州銀行先後試探降低首付,都被懟回去了。

央行目前的口徑還是:嚴控地產信貸、房住不炒、M2和名義GDP增速相匹配。

事實上過去3年每年居民貸款都在7萬億以上,到今年一季度居民貸款接近60萬億。

槓桿不敢再往上走了。放棄超額放水預期。

結論:沒有增量放水。

3、供需變動。

這一點相比前兩點,已經可以忽略。

1)作為槓桿金融市場,商品供需本身的重要性已不重要。否則2008年和2014年就不會跌。不是需求消失,而是資金鍊斷檔。

2)二手房市場在未來3年很可能超過一手房市場。2017年開始的限售盤,今年大部分解禁,這部分供應直接衝擊一手房市場。

3)對住房的有效需求,一直沒有超出2億人的範圍。就算有4億有效需求,剩下的10億人,面對當前的房價,是被隔離在市場之外的。因為沒有錢。

結論:房子供不應求但有效需求不足。


什麼是有效需求呢?

對一線城市來說,要能拿出至少100萬首付,還得留30萬生存和還貸。也就是130萬。

對二線城市來說,要能拿出至少50萬首付,還得留15萬生存和還貸。也就是70萬。


對三線城市來說,要能拿出至少20萬首付,還得留10萬生存和還貸。也就是25萬。

對四五六線城市,手頭至少得有20萬吧。


中國的人均存款是多少呢,人均5.5萬元。去除老人小孩按10億人算,人均8萬存款。


綜上所述,疫情對房價的影響顯然是負面的,但歸根到底在於房地產市場的有效需求將長期不足。銀行不可能無限貸款給沒有還款能力的群體。


量入為出,房住不炒。祝大家都能住上理想的房子。


悅濤


很有幸回答您的問題:

突如其來的新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對各個行業都有影響,不過是影響大小而已。

疫情對房價的影響,首先要知道房地產投資在這一年中使用資金量最大的時候是在什麼時間!和疫情發生在什麼時間段,兩個事件聯想起來就不難想到了。

二、疫情發生在房地產停工時期,加上環保的治理工地進入冬天供暖期就需要停工,冬天天氣變冷上凍也不施工,再加上過年工人都回家,工地一般都在停業中。

已北方為主,環保治理、工地復工時間一般在3月15日以後開工。所以說房地產這個時間段是使用資金最小的時候,沒有資金壓力對房地產企業是沒有影響的。

三、國家對企業在疫情下很多有利的扶持條件,房地產企業也在扶持條件裡面,再加上這一段時間房產企業是資金需求最小的時候。目前是對房地產企業影響不大的,房價不會有太大變化。

南方和北方的環境氣溫影響多少對房產企業是有差異的。這是以北方的房產企業特點不代表全部!

這是我個人的觀點不代表全部!謝謝


尋覓美好


疫情對房價的影響是受多方面制約的(比如國家政策因素、地方政策因素等),如果疫情後各種政策不變,保持疫情前政策,我認為:

1、由於在市場內貨幣總量沒有改變,在疫情期間其他很多產業都停歇,等疫情過後,這些資金需要釋放,按照中國老百姓的習慣,首選是日常(包括旅遊、生活必需品等,)花費,但這些資金需求不大,大部分的人還是願意把錢投入房子上(因為疫情閒房子小的人也很多,都有換房的可能),如果這樣房價至少不會降。

2、地方政策一般不會同意房屋價格下降,因為這影響經濟發展,同時開發商也會努力營造環境(哪怕是有價無市也好),他們會適當捂盤,營造假象。

綜合以上房價是不會下降的!



歸鄉客


我的直觀認為,如果政府真的下定決心去調控房價,城市1口人平均30平方米的住宅,一戶人家按照人口去計算購房的套數,中國的房屋一定會過剩,房價一定會下行的!

因為我身邊大多數的人都是有N多套住房,他們的需求根本不是改善住房關係,而是一種投資增值的行為!

因為房子是一個很好的硬通貨,相對來說保值率高,升值率也高!

只要各級政府下定決心去穩定經濟,穩定房地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合理的去滿足人們的改善住房需求的需要,不讓更多投機的錢走入房地產市場,讓市場投機房地產的錢合理有序、理性地投入到實體生產當中去!

一個國家的強盛與否與國家紮紮實實的基礎建設和基礎投資是密不可分的!根本不能靠房地產一時的繁榮來帶動一國的經濟長久的發展。

所以我認為只要國家看到了長遠的利益,做合理的規劃,不讓更多投機的人和過多投機的熱錢走進到房地產市場,房地產下行是必然趨勢,但房地產下行一定要是可控的,可控的下行對國家、對中國人民都是一個很好的交代!


周哥聊商業


這個問題也許是當前很多買房者,賣房者,房產中介,開發商最關注的問題之一!

首先談到這個話題,我們不得不追溯到03年非典那次疫情,可以說疫情過後,北上廣等一線城市房價開始出現快速上漲,這也許是一種巧合,也就是說03年以後正是中國較發達城市房價上漲的開幕式,和非典疫情無多少影響!

我們都知道任何產品的價格都是圍繞價值波動的,房子也不例外,但是房子對於中國人而言附加了太多價值,不僅僅是居住的價值,這也使得房子更保值,使得其價格遠遠大於其該有的價值。

2020年疫情和2003年非典疫情對房價影響的不同點在於,整個中國房價其實已經過度泡沫化,價值和價格的懸殊越來越遠,而支撐其堅挺的因素卻越來越少,沒有太多紅利的房地產,勢必讓一部分人望而卻步,如此高的價格,同樣也攔住了一批望洋興嘆的人。

我認為疫情的發生,短期影響老百姓收入,收入的減少勢必會影響供求關係,而價格的波動又受供求關係影響,所以,房價橫盤緩跌會出現,但是週期不長,勢必會平穩,想有以前的大幅度漲幅,可以說十分渺茫!這也正好符合國家關於“房住不炒”的政策!

以上僅是個人一些觀點,僅供大家茶餘飯後一瞥而過[呲牙]





琅琊逍遙散人


目前在資陽,資陽地理位置屬於成渝門戶樞紐 打造成資同城生活 臨空新興城市 距離機場18公里 一個城市房價上漲通過三個方面短期看經濟 中期看土地 長期看人口 目前各售樓部相對19年客戶有所上漲,其中有兩個樓盤已上調價格,其中有些樓盤為促銷使用首付分期為觸動更多客戶購買,降低門檻增大客戶群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