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疫情宅在家的人們 也發現不少“小美好”

疫情防控時期,多數人宅在家中,封閉在家的日子,也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3月16日,山西晚報記者採訪了多位太原市民,瞭解到一些不經意間改變的“小美好”。

以前很少進廚房 如今他主動研究美食

太原市民張先生今年30歲,跟父母生活在一起,平日裡生活被父母安排得井井有條,他幾乎沒有去過廚房。

2020年春節期間,父母早早就訂好了回老家的車票,準備看望爺爺奶奶,並在老家一起過年。張先生因為工作原因,讓父母先回去,他值完大年初二的班再回老家。沒想到,原計劃被打亂,他只好一個人呆在太原過年。

“父母走的時候,給我留了很多現成的食物,我只要熱熱就好。”張先生說,剛開始,他還能湊合對付吃飯,時間久了,家中存糧吃完,吃飯成了問題。他每天跟父母視頻,問得最多的就是家裡的食材放在哪兒?鍋碗瓢盆各放在哪兒?西紅柿炒雞蛋,是先炒西紅柿還是先炒雞蛋等問題。“跟我媽視頻也不是辦法,我就在手機上下載了教做飯的軟件,一開始學做的都是最簡單的飯,炒菜還被油燙過好幾次,做了幾天飯,發現做飯也沒那麼難。再後來,我就跟著網上的一些教程學著用電飯煲做麵包、做蛋糕、做油餅,每次都挺成功。我媽不在的這段時間,我把家裡的一袋面都用完了。做好飯,我還會拍照給媽媽發過去,當她看見我做的蛋糕時都驚呆了,說啥都不相信是我做的。”張先生笑著說。

張先生的故事並非個例,疫情防控時期,讓很多人變成了廚子。在微信朋友圈也經常能看到人們在家吃火鍋、吃燒烤。雖然宅在家不能出門,但也能看出人們對美食的追求和對生活的熱愛。

宅在家裡 他們的生活有了質的改變

小敏(注:化名)是一位一歲半孩子的母親,因為工作不能照顧孩子,就和公婆住在一起。因為生活習慣不同,經常跟婆婆發生分歧,她為此常跟朋友抱怨婆媳相處的不易。

過年前,婆婆因為親戚的孩子結婚需要去外地參加婚禮,回來時婆婆需要在社區醫院隔離14天。就這樣,小敏和丈夫過上了一起帶娃的三口之家生活。“一開始,沒有婆婆在身邊,感覺整個人都自由了。但是沒過兩天,我就崩潰了,帶娃真不容易,我突然就非常想婆婆,也理解了婆婆每天對我們的嘮叨。這些繁重的家務,對我們年輕人來說都很累,別說是已經年過半百的人。於是,我天天主動跟婆婆視頻,每天做好飯給她送去,還會做一些她喜歡吃的飯。婆婆也特別高興,逢人就誇兒媳婦懂事。我們之前的矛盾一下子就化解了。我想以後我們也會相處得更和諧。”小敏開心地說。

在疫情防控期間,市民李女士也挽救了自己岌岌可危的婚姻。李女士今年36歲,是一位美術老師,愛人成先生今年37歲,是一位工程設計師。兩個人結婚已經9年,孩子7歲。“我丈夫平時工作挺忙的,經常還要將工作帶回家做。我的工作相對輕鬆,家務活基本上我幹,還要帶孩子、輔導孩子功課。他對此也習以為常,每天回家要麼工作,要麼躺在床上玩手機。我倆很少交流,時間長了,我覺得日子過得好無趣,覺得他就是找了一個保姆。於是我們開始吵架、冷戰,婚姻到了馬上就要瓦解的邊緣。”李女士委屈地告訴山西晚報記者。

這段時間在家,這對夫婦有了更多相處的時間,李女士突然發現,丈夫也不是那麼無趣,這一切還得從孩子的一次手工作業說起。李女士說:“老師讓孩子自己動手做一臺小夜燈,我從小製作手工的能力就很差,丈夫就主動幫兒子做起來。沒想到,他的手那麼巧,一塊不起眼的木板、幾個泡沫塑料、幾根電線以及一條絲帶,就被他做成一盞漂亮的小檯燈。兒子也對爸爸刮目相看,眼裡全是敬佩。此後,兒子開始纏著爸爸,不是讓給他做風箏,就是做電動小船。丈夫還主動帶著兒子收拾家、做飯,反倒讓我一下子清閒了。我還聽到丈夫告訴兒子,‘媽媽很辛苦,你以後要多幫媽媽幹活’等這樣的話。當時我的眼淚就流了下來。我一直以為丈夫對我的付出視而不見,原來只是他不善表達。”

採訪中,成先生也告訴山西晚報記者:“以前我的工作特別累,回了家就只想放鬆,對妻子的忙碌不是看不到,只是覺得家務和帶孩子怎麼會有我的工作累。這段時間,才知道輔導孩子功課、做家務並沒有那麼輕鬆。以後下了班只要有時間我就會多陪陪孩子、多幫幫妻子,一同做家務其實還蠻有趣的。最近我們家的笑聲一下子多了好多,這才是生活該有的模樣。”

老師變成“主播” 讓學生感受特別的“課堂”

郝女士是一位小學班主任,站上講臺上已近10年,曾多次被評為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以前最引以為傲的就是站在講臺上,無論面對多少學生都能從容不迫、滔滔不絕,每當聽到學生評價:“郝老師不但課講得好,站在講臺上的氣場也好。”這些話總能讓她開心好幾天。

但自從學生上課變成了網絡在線教學後,一下子讓她有些無所適從。

“最讓我感到不適應的就是無法跟學生互動。”郝老師告訴山西晚報記者:“以前我在講臺上講課,能看到每一個孩子的眼睛,有誰不注意聽講,有誰走神了,我都能一眼看出來,及時提醒孩子注意。如今,我的對面是一個手機屏幕,孩子是否在聽我講課,能不能聽懂,我都一無所知,我感覺自己在唱獨角戲。不過,很快我就調整好了心態,跟其他老師取經,學到了課前打卡的辦法,這樣班裡的孩子是否都進入直播間我就能一目瞭然,而且我還會時不時跟他們視頻通話,點到誰時就來跟我連線回答問題,雖然連線的時候經常容易掉線,我還是感到很欣慰,孩子們並沒有因為不在課堂而放鬆了學習,每天的直播課,我們班的孩子都是全勤。也非常感謝家長對我的理解和支持,無論我在直播時佈置什麼任務,家長都會又快又好地配合完成。”

郝老師說,她依然像以前課堂教學一樣,認真備課,認真批改孩子們用微信上傳的作業。如今在網上直播上課已經將近兩個月,郝老師說已經適應了這樣的教學方式,對學生也更加的信任和了解。“相信孩子們不會耽誤功課,還會記住這段特別的上課經歷。”

山西晚報記者 姚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