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買空國外,今天回國避險,我們都記得

現在,歐美成了疫情中心,駐外人員、華僑華人和留學生紛紛歸國。每日新增病例本已降至個位的我國,近日輸入病例成了主角。15日,新增確診病例16例,其中12人是輸入病例。防止輸入,已成為當前防疫的重點。而此時,國內防控形勢剛剛好轉,正分級分層防控,抓緊復工復產,搶救確診患者,挽回經濟損失。一邊是同宗同脈的同胞大量回歸,一邊是付出舉國之力換來的防控成果遭受衝擊,如何應對,對我們又是一次大考。

華人的根,在這片土地。這裡就是他們的家。他們在外辛苦打拼,用血汗錢反哺家人,助國家渡過困難,支援祖國獨立自主發展大業,奉獻巨大。無論在哪裡,他們都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我們本是同根生,自然要同甘共苦。在國家積弱的時候,華人同胞也直不起腰;祖國富強了,他們臉上有光彩,心中有底氣。當他們再受到欺負、遇到戰亂的時候,祖國就是他們的靠山。近些年來的多次撤僑,就是祖國對他們的一種回報和關愛。

在此次疫情最危急的時刻,駐外人員、海外僑胞和留學生,都傾盡全力地往國內捐贈、郵寄應急醫療物質,為祖國人民闖過最難的第一關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現在,隨著國內形勢好轉、國外疫情擴散,華人同胞特別是根基不深、條件不好的同胞,開始大規模選擇迴歸。據稱有人從英國回來要花18萬元購買一張機票,沒有航班的高價聯合租機也要回國,有的隱瞞病情達到回國目的,這種局面讓人喜憂參半。

常言道,“人往高處走”。又說“富在深山有遠親”。有困難時想到祖國、依靠祖國,說明祖國強大了,有了吸引力凝聚力,值得信任。祖國母親當然應該敞開胸懷歡迎他們。但是,國家也有國家的苦處。這苦,不在資金不夠、資源短缺,而是家大難當。近兩個月的抗疫大戰,人民疲敝,生產停滯,損失巨大。如果不及時復工復產,那些手無餘糧的家庭可能頂不住了,家底還不算厚實的國家也壓力山大,何況一年之計在於春,農時不能誤呢。如因對病毒輸入管理不力導致流動性傳播,前功盡棄,後果實在不可想象。另一方面,不像一地有難時的撤僑,這次面對的是整個海外。眾所周知,作為人口最多的國家,我們的僑民數量也是驚人的。哪怕只是很少一部分回國,也很了不得。即便有心接納,畢竟人口稠密、針插不進。從技術層面說,乘坐飛機等密閉式交通工具,動輒十數個小時,交叉感染的幾率很高,很容易成為傳染軟肋。

在這種情況下,國家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擔當,沒有取消航班、不予簽證,也沒有不同意同胞歸國,只是要求回來後先行隔離14天,這是與國內公民一視同仁的舉措;除了接受體溫檢測,還要求登機時簽署聲明,保證如實報告身體狀況,隱瞞不報者將受到法律處分。為防止一些人算個人小賬專程回國避疫,有些地方還出臺了隔離和治療費用自理的政策。這些舉措,也是針對連續出現患者隱情不報而不得已採取的措施。其主要目的,是要讓人民受到的威脅最小,社會的損失最少。實現這一點,就是最大的愛。

為確保防控疫情措施落地生效,3月16日,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公安部、司法部等聯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國境衛生檢疫工作依法嚴懲妨害國境衛生檢疫違法犯罪的意見》,對進一步加強國境衛生檢疫工作,依法懲治妨害國境衛生檢疫的犯罪行為,及時作出部署。北京市等對外交往密切的省市,也有針對性地出臺措施,加強出入境管理。這都是非常時期合法有效的舉措。

病毒沒有國界,沒人可以置身事外。防控的責任,不分彼此,有你,有我,也有他。

(文章來源:正義網 文字:老土 餘響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