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外古道三重山,人間滄桑二月天——記長泰三重村

福建閩南重鎮漳州市北面長泰縣福建天柱山國家森林公園大山裡有個“山重村”。

山重村原來叫三重村,因為山重村四面環山,呈“甕底”狀的盆地地形,背靠三重大山,正面也對著三重山,後來村名就漸漸演變成了山重。宋代之前隸屬福建南安郡,後劃歸漳州府。千百年來,重重疊疊的大山阻礙了山重與外界的交通,村中因此保留了眾多風貌獨特的古建築,以及獨特的古民俗。

村外古道三重山,人間滄桑二月天——記長泰三重村

如今山重村屬於長泰縣馬洋溪生態旅遊區,稱為“古山重景區”,有山重四景。

第一景:山重的田園花海,自然純美田園風光。

山重村是全縣最大的桃李梅生產基地,半山腰種植青梅、李子、桃子6000多畝,山下農田春季有萬畝油菜花。每年的1月至次4月,整個山重村漫山遍野都是花的海洋,有紅色的、白色的、粉紅色的、黃色的。整個古山重村似一個童話世界、世外桃源、浪漫的古鄉村。

第二景:山重的歷史古蹟,千年古村落的璀璨明珠。

山重村是一個有著千年歷史的古村落,山重村有著百年建築、千年古樹、萬畝花海、獨特民俗、農家生活等原生態文化和資源。山重地處馬洋溪的上游,河道遍佈鵝卵石。當地村民自古以來便就地取材,將鵝卵石作為房子、路巷、門埕、水溝、水井、豬舍、牛棚的主要建築材料,伴隨著歷史的沉澱,整個村莊逐漸形成了鵝卵石鑄就的古民居建築奇觀。山重村裡迷宮般的古村落裡有20多條古巷,分佈著薛氏家廟、林氏祖祠、子龍廟(又稱鍾靈宮,專門供奉趙子龍的廟宇極為少見)、盂寧堡、壽拱南山樓等閩南地域風貌濃郁的古建築。

第三景:山重的民風習俗,千年獨特古俗——賽大豬。賽大豬是山重村一項十分重要民俗活動,每年舉行一次,時至今日已延續了1300多年。山重村保持的民俗有:漳州鬥雞、以薌劇(流行於閩南漳州地區閩南語演唱的地方戲)表現的山重提線木偶戲、豆 漿 坊、打鐵坊等。

第四景:山重的青山綠水,青山疊翠、秀水漣漾。

山重村有清幽蒼翠綿長的溪流。清澈溪水兩邊的溪岸道全部用鵝卵石壘成,溪岸旁分佈著許多百年的古樟樹和紅榕樹,號稱“水雲澗”。

村外古道三重山,人間滄桑二月天——記長泰三重村

卵石佛塔

走進山重村,村口矗立一座距今近800年宋代石佛塔。此塔用鵝卵石壘成7層圓錐形臺階式石塔,塔剎石柱上四面題字都帶有“佛”字,上刻有“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音佛”、“南無釋迦佛”等字樣。 因為,山重村四面環山,只有這條小溪流出村子。按民間說法,水即是財,為了“肥水不流外人田”,故建這座佛塔為了“鎮邪、把水尾”。

村外古道三重山,人間滄桑二月天——記長泰三重村

典型的閩南風格建築


山重大社口路邊有座始建於明朝嘉靖年間的“昭靈宮”。昭靈宮具有鮮明的明代廟宇建築特點,古樸典雅,別有韻味,彙集“五庵”成“一宮”,濃縮了山重村的文化精髓。昭寧宮供奉的是保生大帝,是山重村民最信仰的神明之一。

村外古道三重山,人間滄桑二月天——記長泰三重村

山重村中有個獨特的博物館,展示不少六七十年代特色生活物品。

村外古道三重山,人間滄桑二月天——記長泰三重村

展覽館內所有物品都是那個年代遺留的實物。

村外古道三重山,人間滄桑二月天——記長泰三重村

覺得熟悉的人,一定年過半百了,正所謂時光飛逝,白駒過隙。

村外古道三重山,人間滄桑二月天——記長泰三重村

把“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用在婚床上,革命浪漫主義,醉了。

話說,春天裡的一個週末來到了山重村,可能整個閩南地區就這花海出名,遊客蜂擁而至,摩肩接踵。村中主幹道都被小車塞滿,到處是飯店菜館,街道瀰漫飯菜味。

咱見狀,租輛自行車,不走村中主幹道,直奔遠處山邊小道騎行。

村外古道三重山,人間滄桑二月天——記長泰三重村

避開喧鬧的人群,在空氣澄清、花海茫茫的田野裡自由穿行。

村外古道三重山,人間滄桑二月天——記長泰三重村

時間允許的話,真想安靜地住下幾日,在山野之間呼吸飄蕩油菜花香的泥土氣息,喚醒那熟悉卻已漸漸遠去的記憶,思緒隨風飄遙,正所謂“村外古道三重山,人間滄桑二月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