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豆澆水應協調“七個關係”,避免錯誤澆水影響葉、根、莖、莢等

一、澆水與需水

菜豆澆水要按其生長需要進行,不能按多少天澆一次水來安排。主要是看土壤水分的狀況來確定是否澆水。乾旱時不澆水菜豆枝葉萎蔫,葉片四周皺起, 甚至受害枯乾,果莢會因乾旱澆水不及時而表皮無光或生臍腐病。再進行澆水除非是有的菜豆特殊的生理需要,否則極易引起漚根爛根,使菜豆根系受害,也會嚴重影響生長髮育。

菜豆澆水應協調“七個關係”,避免錯誤澆水影響葉、根、莖、莢等


二、澆水與地溫

澆水能明顯影響地溫,尤其是越冬的棚室菜豆澆一次水會使地溫明顯下降,當冬季室外溫度較低時,井水、河塘水溫度多在2~8℃之間,水的熱容量大,升高溫度需吸收大量的熱。所以一次冷水澆後地溫會迅速下降,短時間內難以恢復。而棚室菜豆的地溫平時要比棚室內氣溫的下限高3~8℃,所以在澆一次水後,地溫多由20℃以上降到10℃以下,很容易突破菜豆所要求的地溫最低值(即下限),會對菜豆生長結果造成很大傷害,尤其對根的傷害,有的受害嚴重難以恢復。這就要求冬天澆水要選晴天進行,要預先在頭一天及澆水的當天把棚溫提高2℃左右。澆水後的第一天即可把溫提高3℃,以求借較高的棚溫提高地溫,使下降幅度變小,並儘快恢復。

冬季菜豆的澆水量也應適當減少,以避免溫度低的水量太大,難以在澆水後做到儘快把地溫升上來。因在溫度升高時水需熱量最大,澆水量大地溫在澆水後恢復緩慢,會引發菜豆的生理活動受到不利影響,嚴重阻礙菜豆的生長髮育。所以冬季澆水減少澆水量很重要,也要利用地膜覆蓋保溫以減少澆水次數。

菜豆澆水應協調“七個關係”,避免錯誤澆水影響葉、根、莖、莢等


三、澆水與透氣

菜豆澆水後,水分佔領了土壤中的空隙,使其中的空氣被排出,而菜豆的根系是需要呼吸空氣的,空氣供應不足會使根系窒息,輕則根受傷,生長慢發育不良,重則根系褐變,毛細根死亡,甚至腐爛引發病害,發生死株。尤其在一些土質較黏的菜地中,原本黏土地緊實通氣性較差,一則澆水其透氣性會進一步惡化,這便是冬季棚室黏土地一澆水就黃葉的原因。這種土地原本不易缺鐵產生嫩葉變黃,是澆水使空氣被排出,根系吸收困難受到嚴重傷害,對鐵的吸收能力下降,而表現了階段性缺鐵,導致了嫩葉變黃。如果根系受害嚴重,則大葉片也會變黃,其源於生長素供應不足,致使葉綠素分解。而如果大葉葉片都變黃,則說明根系受到的傷害已經時間較長,而且達到了較嚴重的程度。要解決這些問題,首要是改良土壤,須年年大量用作物秸稈肥及人畜肥,每年每畝地應施用5000千克以上。努力增加有機質才能使土壤由黏重變疏鬆,產生團粒結構,改善土壤空氣的通透狀況。其次是一定要注總水量要小,要隔一行澆一行,澆水後要適當升高棚溫,並劃鋤地面改善土壤的透氣性。

菜豆澆水應協調“七個關係”,避免錯誤澆水影響葉、根、莖、莢等


四、澆水與追肥

隨著澆水進行肥料衝施的追肥方式,較適於棚室菜豆的特點,但目前不少地方菜農衝施肥普遍存在三個間題:一是衝肥量偏多,有些菜農錯誤地認為衝肥量越大產量越高。過量的衝肥會引發肥害,也會使土壤鹽漬化,使土壤透氣性不良,還會使土壤溶液濃度高,引發諸多菜豆生理問題。二是衝肥未注意與基肥相配合。有些地方甚至肥料施用以衝施化肥為主,這是顛倒了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的原則,種菜需堅持有機農家肥當家,糾正以衝化肥為主的施肥方法。三是衝肥要注意肥料的品種選擇和品種搭配。如一般磷肥應隨基肥深施,不宜只隨水衝施,菜豆進入結莢期後,應注意氮鉀肥的配合衝施,鉀肥與氮肥的比例也應控制在3:2左右。

菜豆澆水應協調“七個關係”,避免錯誤澆水影響葉、根、莖、莢等


五、澆水與施藥

施農藥防治地下病蟲害,通常採用穴施或灌根等方式為宜。一般情況不採用隨水衝藥的方式,以水衝藥的主要問題是用藥量大。因澆一次水,每畝用水量一般要達20~30立方,農藥按500~1000倍液計算,需要一次用藥10~20千克。而用灌根、穴施等方法施藥,每畝用量幾百克就夠了。衝農藥一是用少了濃度太低不管用,多了開支大,汙染重。但地下施藥防病蟲時,不可在灌根或穴施後即澆水,這種澆水方式會稀釋農藥降低防治效果。

菜豆澆水應協調“七個關係”,避免錯誤澆水影響葉、根、莖、莢等


六、澆水與防病

菜豆多喜潮溼,澆水會增加棚室中的土壤空氣溼度,對病害發生髮展中的霜黴病、疫病、猝倒病等病害發生時,要做到儘量不同時澆水,須把澆水適當推遲,注意採用膜下澆水的辦法避免棚室中因澆水溼度大增給防治帶來困難。再是一旦病害有發展蔓延趨勢時,一定要做到噴藥防治要安排在澆水以前,要力避先澆水再噴藥。澆水的過程中病原菌會隨著水擴散和傳播,所以一旦發現根部病害,在拔除病株施藥防治的同時,也須注意勿使澆水流經病穴,也可以用土堵填防止流水傳播。

七、澆水與調節

菜豆過於旺長叫偏於營養生長,這會使生殖生長開花坐果發生困難,常引發落花落果或花少果少產量低的問題,旺長還會使抗性下降,病害多。要改變旺長控制澆水是很重要的,尤其在一批花的開花期為確保坐果良好就應避免花期澆水。這就要求事先要做出安排,務必使花期土壤不過於乾旱,這樣才免於出現花期過於乾旱必須澆水的尷尬。對於菜豆,控制旺長就間接地提高了坐果率。雖然現在應用植物生長調節劑薩花,已較好地解決菜豆坐果率低的問題,但控制澆水應看做是提高蘸花效果的保證。充足的水是弱苗返旺的條件,在苗弱的條件下,澆水與施氮肥,適當提高棚溫相配合才能較快地把弱苗弱株調節成茁壯成長。

菜豆澆水應協調“七個關係”,避免錯誤澆水影響葉、根、莖、莢等


如有不同看法的朋友,請留言以並點贊+關注!這裡每天有農業種植技術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