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尽管骂,“中国”又变成一个好词了

你尽管骂,“中国”又变成一个好词了

疫情造就中国的价值洼地地位,中国现在成为逃避新冠病毒的天堂。

一些海外华人也回归了,就出现了一些哭笑不得的画面。比如,被隔离还坚持要喝矿泉水的“巨婴”,患豌豆公主病的法国留学生,不服禁足还声称被骚扰的澳籍华人。

想当初,他们选择入外籍时,宣誓说要效忠该国,必要时还要拿起武器对待“外国”,包括原来的母国的。——作为没有入外籍意愿的人来说,如果有那么一个时刻,面对这段誓词,可能都会有心理障碍,宁愿放弃入籍了。

现在这些人回国了,竟然还要凌驾国人之上。自然引来一片骂声,是的,在享受中国福利方面,肯定是国人优先,才轮到外籍人士。

但是这些外籍华人怼起中国工作人员来,依然理直气壮、天经地义。全世界恐怕就只有华人这样,都入了外国籍,对着中国依然一副“你不能不管我”的心态。

这真令人忍俊不禁,但是细究起来,挺有意思。尽管已脱籍,他们对中国确实一点也不见外,反正一踏入中国,见到自己人心里就很踏实了。因为他们知道国外是真不管死活,中国是真管。

外国人喜欢说中国人没有信仰,华裔认祖这种现象不知道能不能说是一种信仰,哪怕真的入了外国籍,骨子里还是觉得我是中国人,那中国政府自然要管我了。

中国人经常说中国人没有文化自信,那这种“绿叶对根的情意”,难道不是因为文化太强大么?毕竟五千年的沉淀,可能都已经植入基因了(真正科学意义上的“基因”)。中国人应该有更强的文化自信才是。

虽然现在“中国”二字,经常被西方媒体抹黑,但“中国”二字,一直是文明的高地的代名词呢。

“中国”二字最早出现在中国周朝。这要从一件青铜器说起,它在1963年在陕西宝鸡被发现,今天称它为“何尊”。它是一户“何”姓贵族所铸,目的是为了纪念周成王兴建东都洛阳,“何尊”底部铸了一百多个字,里面提到,周武王说要“宅兹中国”,就是说要“住在‘中国’”,这是“中国”这个词的最早来源。

“宅兹中国”,“我要住在‘中国’”,这话什么意思呢?周天子你不就是住在中国的土地上吗?怎么还说“宅兹中国”?

在现代,我们对于“中国”这个词的理解,它是指国家的名字,指代着具体的土地。

在古代,所谓的“中国”,指的是“天下的中央”(当时认为的“天下”只是现在意义上的“中国”及其周边而已,未达全世界,那时也认为全世界就这么大了),也就是全世界的中心,是文明意义上的中心。

什么叫文明意义上的中心呢?

达到了文明最高水准的地方,就是文明意义上的中心,古人就管这种地方叫做“中国”。

周武王说要在那住的那个“中国”,他认为哪里才是达到了文明的最高水准的地方呢?——就在今天的中原大地,河南一带;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个地理范围逐渐扩大。

所以,在古代历史上,如果有人谈到“中国”,不仅仅是指中原大地,更重要的是指,这里是文明水准最高的地方。

既然文明水准才是定义“中国”的标准,那么依照这个逻辑,“中国”也就并不必然是指今天咱们所说的中国这片土地了。

有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可以说明这一点。

在甲午海战之后,签署马关条约的时候,缔约双方在条约中得有称呼,战败的大清这边自称“中国”,日本坚决不干,说你现在那么落后,哪里是什么中国,我才是中国呢。

要注意,马关条约,这是1895年的事情,马上就进入20世纪了,东亚世界的人到了这会儿,还是从文明的角度出发来理解啥叫“中国”呢。

关于“中国”这些精微的内涵,可以在施展《枢纽》一书找到更精彩的论述。

五千年的历史往“中国”填充了这样丰富的内涵,植入基因的事确实是难以说放弃就放弃的,人喜欢更高级的东西,就有一种“我是中国人”的情结。

所以,外籍华人回到中国依然觉得自己是中国人,依然觉得中国政府应该帮他,也是这种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在起作用,这是中国文化太有凝聚力了的表现。当然对于没超过国民待遇的要求,我们可以合理满足。

实际上,中国政府也从来没有不管他们,因为海外华人是中国拓展海外生存空间的重要资源,而且他们确实在内心上也是当中国是亲人的(个别例外,不提)。所以,每年的春晚,都会问候“海外侨胞”。

表面看起来,中国文化没有外国文化那么强势,但在长时段大历史的潮流下,却又似乎格外有生命力,这到底算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呢?说它硬,因为历史够长够持续,说它软,因为它经常看起来又人畜无害。这不由让人想起老子的话: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又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这段话说得很“生态”:我中国要的是形成一个生态环境,给各种搭建于其上的物、人、地、国提供支持,也即赋能,让它们在这个生态环境中获利,我中国也不去争这部分的利益,让大家都离不开这个生态环境,我自然也就做得越来越大。自己能被利用,是自己能在这个生态环境存活的先决条件,个个都利用我,其实也就是个个都离不开我了。所以要成就这样的生态,我除了能赋能之外,还要界面友善,即能让人更容易利用我。这就是上善了。

“处众人之所恶”(人们不愿意干的事,我也干)是水的担当,是大国的担当,故能成其大善。所以,中国不仅会为华人提供支援,也会为友好国家输出救援。中国又不是美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