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 北京1-2月房地产市场多项指标下滑

受疫情影响 北京1-2月房地产市场多项指标下滑

3月17日北京统计局公布了1-2月北京市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北京房地产市场在房屋新开工面积、企业到位资金以及商品房销售等方面出现明显下滑。

01 房地产市场建设情况

1-2月,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新开工面积为103.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3.7%。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为66.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4.6%;办公楼为0.8万平方米,下降73.3%;商业营业用房为0.8万平方米,下降84%。

全市房屋竣工面积为5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0.1%。其中,住宅竣工面积为33.2万平方米,下降6.2%;办公楼为4.6万平方米,增长84%;商业营业用房为1.8万平方米,下降58.1%。

02 房地产市场销售情况

1-2月,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为58.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6.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为33.3万平方米,下降45%;办公楼为2.1万平方米,下降36.4%;商业营业用房为17万平方米,增长7.9倍。

03 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情况

1-2月,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为479亿元,同比下降32.2%。其中,国内贷款为212.4亿元,下降2.5%;自筹资金为79.4亿元,下降62.5%;定金及预收款为130亿元,下降38.1%。

虽然受疫情冲击,但北京新房、二手房在价格方面基本保持了稳定。根据昨天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月北京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方面,环比上涨0.1%,同比上涨4.4%,二手住宅价格在1月出现近8月首次环比小幅上涨后,二手住宅价格2月出现回落,环比小幅下降0.2%,同比下降0.4%。

短期在疫情影响下,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叠加售楼处关闭、购房需求主动或被动释放动力减弱,北京新房市场交易出现回落。预计3月市场仍将继续承压。

随着陆续开始推进有序复工复产,北京房地产市场也进入恢复阶段。购房需求慢慢恢复,市场活跃度有望逐步提升,销售情况未来将有所好转,北京房地产市场在二季度有望恢复正常的销售节奏。

对于房企来讲,受疫情影响,房企经营活动暂停,销售回款受阻,叠加本就巨大的偿债压力,房企资金链承受重压。

开年后央行向市场投放3万亿元,疫情下国家又施行了流动性宽裕政策,这对于房企而言确实属于一个重要的融资窗口期。但是应当看到“房住不炒”、政府对房企融资政策的大方向没有改变。央行在3月3日,又重申了房地产调控“房住不炒”的基调没有改变。房地产市场整体将保持平稳发展。

房企融资成本下行,房企间分化依然明显。目前央企及龙头民营地产企业融资优势较大,弱资质房企现金流紧张程度加剧,且外部融资改善空间十分有限。反映到土地市场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北京土地市场拿地企业多数为国资背景的房企。如这两个月常见的华润、住总、首开等,除融创等个别房企外,国资和国资股东企业获得了大部分住宅土地。疫情之下,房企现金流吃紧,国资背景的房企在资金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这也是部分房企拿地屯粮,谋求后市发展的好机会。

受疫情影响 北京1-2月房地产市场多项指标下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