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碧桂园农业控股华大农业,规划现代农业大格局?

愤青的思想阵营


以下回答从控股基本情况和意义两个角度分析。

先看此次控股基本情况。

天眼查信息显示,华大农业成立于2015年12月15日,注册资本5亿元,碧桂园农业控股有限公司认缴金额4亿元,持股比例达80%,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认缴金额1亿元,占股20%。

华大农业业务范围涵盖动植物新品种培育、农业种植、农产品深加工以及微生态研究与应用等领域。华大农业对外投资有6家公司,包括张北华大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华控种业科创服务(武汉)有限公司、湖北九牛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

华大农业原是华大基因全资子公司,此次碧桂园控股后,华大农业董事会成员扩展至6位,其中,碧桂园方面派出3位,分别为碧桂园农业副总裁兼种业公司总裁刘石、碧桂园农业法人代表梁裕尤、碧桂园农业控股CFO王晶雪。而华大基因方面派出3位,分别为华大基因农业研究院院院长赵山岑、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健,华大农业董事长梅永红。

再看此次控股的意义。

有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农业现代化提倡已久,但进展缓慢。困境非一日之寒。其中既有社会认知重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轻农业文明;也有仿美大规模经营却忽略美国依托土地优势而中国耕地匮乏劳动力优势突出的特点;更有中国农村土地流转特殊性的桎梏。

农业现代化瓶颈急需突破。碧桂园方面透露,碧桂园农业不是对农民和农业企业做简单的替代,而是想做高科技农业。收购的华大农业将会融入碧桂园农业的研发服务平台,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而2020年,碧桂园农业将加快黑龙江建三江智慧无人农场等项目的建设。

有利于碧桂园深耕多元业务。

实际上,早在2018年,碧桂园已开始探索多元业务。

2018年,碧桂园先后宣布进军现代农业和机器人领域,期望打通主营业务与新业务接口。2018年5月,碧桂园正式进军现代农业,成立碧桂园农业公司。

在2019年1月21日召开的碧桂园集团年会上,碧桂园控股董事局主席杨国强首次提出碧桂园地产、机器人、农业“三驾马车”业务架构。其中,地产依然是碧桂园主业之一。这三大主业看似没有多大关系,但碧桂园认为,实则是围绕其地产主业挖掘新市场和新动能,三者有着多元布局、协同发展的战略逻辑。而此次收购将有助于碧桂园布局农业全产业链条,成为以科技为基础的现代农业系统方案提供者和服务商。


望水临


“40年前,我种田,40年后,我还是回去种田。”碧桂园主席杨国强曾多次公开表达他的农业情怀。


其实除了地产之外,很多人关注碧桂园在其他领域的动向。2018年5月,碧桂园成立碧桂园农业控股有限公司,正式进军现代农业。碧桂园农业不是对农民和农业企业做简单的替代,而是想做高科技农业。收购的华大农业将会融入碧桂园农业的研发服务平台,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有业内人士分析,这是中国农业领域一次非常有特点和规模的并购,碧桂园有望利用自身庞大的市场优势和产业优势,结合华大农业的科技优势和在农业领域10余年的研发积累,打造覆盖研发端、生产端到销售端的全产业链现代农业。


碧桂园农业布局农业全产业链条,致力于成为现代农业系统方案的提供者和服务者,包括前端研发,“+基地+农户”模式的中端生产组织,以碧优选社区门店为主体的终端销售,目前已形成研发服务、智慧种业、现代农业科技园、海外大农业、社区生鲜门店等五大核心业务版块。


碧桂园农业与华大农业就本次收购共同表示,此次合作将依托碧桂园在资金及市场资源上的优势,以及华大农业在前沿技术上的领先成果,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农民增收,构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格局,进而帮助更多人解决粮食问题。


珠珠007


终于落地了!早在2018年10月就曾有消息传出,碧桂园有意收购华大基因农业。

碧桂园有个习惯,凡是认定了要做的业务一定会高度投入,其创始人杨老板对农业高度重视 ,有着很深的感情。碧桂园农业正在打造出智慧种业、 健康粮油、精品果蔬、海洋渔业、凤凰优选等板块,但是毕竟需要更专业的人和物支持。

近一年来,碧桂园农业与中国农科院、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等权威机构,华南农业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建立沟通合作,前些天还在如火如荼地招聘农产品采购专家,可见是投入了心血来做的。

碧桂园农业并不是简单的做耕耙播收,也不是对农民和农业企业做简单的替代,而是想做高科技农业。这次碧桂园收购华大农业,未来在农业上加码起飞,可能占据一席之地。

有大企业来踏实做农业,这是好事。


未来有城见


2018年6月,碧桂园正式揭牌成立“碧桂园农业控股有限公司”,进军现代农业。至今,已形成研发服务、智慧种业、现代农业科技园、海外大农业、社区生鲜门店等核心业务版块。

种业是农业产业链上游最重要的核心技术产业,具有引领和推动整个农业产业链发展方向的能力。也因此,种业成为碧桂园重点着力的板块之一。

对于碧桂园种业来说,此次并购,更是为其增添了一把强劲助燃剂。

此次并购,不仅是对碧桂园农业版图的扩张,也势必将推动种业行业快速发展。

碧桂园种业自成立之初,一直构思和搭建一种新的集资金,技术,服务和运营为一体的种业平台,提出了“投资+赋能+孵化”的种业新模式。


而华大农业的技术优势,在于背靠华大基因和国家基因库而构建的全球领先的基因组测序和分析能力,系统的分子育种流程,动植物基因编辑技术,基于人群大数据的营养干预服务。据了解,华大农业基于基因组层面的品种筛选、转基因和基因编辑技术,已成熟应用于玉米、水稻、大豆、谷子、烟草和番茄等作物。


以华大农业先进的分子育种技术、依托国家基因库全球领先的数据资源和种业团队的经验积累为切入点,聚合国内外优质资源和各个方面的专家,结合其各自的需求和自身的优势,开展多层次的服务和战略合作,全面助力中国种业的快速和健康发展。


龙先生旅行日记


在房地产行业里,万达、恒大、碧桂园、建业等企业都涉足了农业,但万达农业没有溅起一点水花,就沦为了内部食材生产基地。建业在河南做了多个,但做农业并不是其本意,只是为了获取一些资源。

做农业野心最大的应该是恒大,但砸进去大笔资金后也偃旗息鼓,其生产的农产品也只是在售楼处可以看到。而碧桂园农业才刚刚开始,跟其他几家的路数似乎有些不一样。

走的最快的不一定能成功,只有走的最稳的才有可能大获全胜,目前看来碧桂园算是最有前途的。此次收购也是中国现代农业领域的又一重大并购。

碧桂园作为碧桂园作为全国地产前三强,资金流充足,研发投资实力雄厚,碧桂园不只是耕耙播收,将围绕“科技型农业”、“平台型农业”、“国际型农业”三个方向,整合资源,致力做现代农业系统方案的提供者和服务商。


泡泡的奇妙世界


“碧桂园农业不是简单地做耕耙播收,不是对农民和农业企业做简单的替代,而是想做高科技农业。”碧桂园集团副总裁、碧桂园农业总裁梅永红

碧桂园农业、华大农业双方共同表示,此次合作将依托碧桂园在资金及市场资源上的优势,以及华大农业在前沿技术上的领先成果,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农民增收,构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格局。

华大农业业务范围涵盖动植物新品种培育、农业种植、农产品深加工以及微生态研究与应用等领域。华大农业对外投资有6家公司,包括张北华大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华控种业科创服务(武汉)有限公司、湖北九牛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华大农业掌握专利199件,刊发SCI文章66篇,并建立了“农业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基因组学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以及多个省市级重点实验室,主持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53个。

此次碧桂园入主后,华大农业高层扩充至6人。华大农业董事长兼总裁仍旧由梅永红担任,汪建任副董事长,华大基因动植物方向研究科学家赵山岑任董事,而碧桂园农业副总裁兼种业公司总裁刘石、碧桂园集团资本市场部总经理王晶雪、碧桂园农业法人代表梁裕尤分别出任董事、董事及监事。

接近碧桂园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在就双方业务领域进行了较长时间的沟通后,碧桂园农业已完成了对华大农业的收购,并于近日过户登记。

梅永红是此次收购的关键人物,其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早年长期任职于农业部和国家科委,有丰富的农业工作经验,2015年9月辞去山东济宁市长职务后,加盟华大基因。


湾区房市故事


据碧桂园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碧桂园农业控股有限公司(简称“碧桂园农业”)3月11日消息,公司已于今年3月9日对价3亿元收购华大基因农业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华大农业”)80%股权,成为华大农业控股股东。至此,中国现代农业领域的又一重大并购正式落定。双方共同表示,此次合作将依托碧桂园在资金及市场资源上的优势,以及华大农业在前沿技术上的领先成果,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农民增收,构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格局。

“碧桂园农业不是简单地做耕耙播收,不是对农民和农业企业做简单的替代,而是想做高科技农业。”碧桂园集团副总裁、碧桂园农业总裁梅永红表示,科技是碧桂园农业做好、做强的必然选择。华大农业将会融入碧桂园农业的研发服务平台,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这是中国农业领域一次非常有特点和规模的并购,碧桂园有望利用自身庞大的市场优势和产业优势,结合华大农业的科技优势和在农业领域10余年的研发积累,打造覆盖研发端、生产端到销售端的全产业链现代农业。




魔人布欧TT


两年前,碧桂园成立碧桂园农业控股有限公司,正式进军现代农业。碧桂园农业布局农业全产业链条,目前已形成研发服务、智慧种业、现代农业科技园、海外大农业、社区生鲜门店等五大核心业务版块。创始人想让机器人和农业科技相结合,去解决有些地区粮食短缺问题。

说到生物技术公司,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华大基因。华大基因农业总部位于深圳,业务范围涵盖动植物新品种培育、农业种植、农产品深加工以及微生态研究与应用等领域,并建立了“农业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基因组学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实力深厚,正符合碧桂园的期望。

碧桂园本身地产业务做的不错,可以利用自身庞大的市场优势和产业优势,结合华大农业的科技优势和在农业领域10余年的研发积累,打造覆盖研发端、生产端到销售端的全产业链现代农业,强强联合,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农民增收,构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格局


松果儿围观


地产与农业,看似并不相干,但当我们深入探索集团定位与走向时,才发现这背后深沉似海的情怀。碧桂园集团总裁莫斌曾说:过去27年,碧桂园从乡村走向世界;如今,我们响应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计划,再次聚焦发源之地,发展现代农业。

从国内民生上,碧桂园持续引入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设备,通过凤凰优选等自有零售品牌,将“安全、好吃、实惠、丰富”的农产品提供给每一个碧桂园住户,助力国家乡村振兴。

碧桂园作为碧桂园作为全国地产前三强,资金流充足,研发投资实力雄厚,碧桂园不只是耕耙播收,将围绕“科技型农业”、“平台型农业”、“国际型农业”三个方向,整合资源,致力做现代农业系统方案的提供者和服务商。

碧桂园农业依托现代农业研发服务,齐头并进全力拓展种业、粮油、果蔬、海洋渔业、畜牧业、农业科技园等六大业务和凤凰优选的销售终端,就具有现成输出渠道和客户资源优势,而且迎合国家大的战略布局,顺应发展趋势,前景值得期待。


树懒小姐不睡觉



先说观点吧,我觉得碧桂园是一家善于审时度势的企业,一直不断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对自身作相应的调整,尤其体现在战略发展方向方面。现代农业,貌似与碧桂园地产主业并无强关联,实则不然,更深入的全社区服务系统,或将润物细无声般地全面改变当前的社区经营、社区服务竞争模式。


3月11日晚,碧桂园官微发布消息显示,碧桂园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碧桂园农业控股有限公司已于今年3月9日对价3亿元收购华大基因农业控股有限公司80%股权,成为华大农业控股股东。至此,2018年就传出的碧桂园农业有意收购华大农业的这一重大并购终于落定。

在碧桂园2017年总结成绩的集团工作会议上,杨国强表示未来要用80%的精力去为国家做一些事情,声称:“碧桂园有条件有责任去为乡村振兴做点什么,40年前我种田,40年后我还是回去种田!”并且,杨老板的这一“圆梦行动”在2018年后变呈加速态势,如今再次落下一记重锤。


据了解,杨国强在谈农业的投资时,曾有官员告诫他:按照房地产一样的做法,现代农业可能要亏大本。然而他并未放弃,与袁隆平携手推进第三代杂交水稻的发展,为武汉、广州这样的大城市人口的口粮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目前我们知道各大电商、企业都有涉足农业的心思。包括阿里、京东、百度等等也正抢占农村市场。顿足于今天的农业,还有许多需要研究的地方,发展潜力很大。尤其像这样的大企业,有着前卫的管理资源和庞大的资金,长远看来也可以为企业增值锦上添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