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的墓志铭,颠覆了他的历史形象?

隋朝末年,众多英雄豪杰涌现出来,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影响了天下局势。后来经过文学家的改编,他们的形象在小说《隋唐英雄传》中得到升华。小说作为一种通俗文学形式,更容易在民间流行起来,因此很多历史人物就有了两种不同的形象,一种是历史形象,一种是民间形象。

那今天咱们就来说一个在《隋唐英雄传》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李密!他曾经在小说中的形象可以说是深入人心,那历史上的他真的是这样的吗?

李密的墓志铭,颠覆了他的历史形象?

在当时来看,李密的身份当属贵族阶层,他的身份远高于大部分军阀和官僚,名重一时。在隋朝,科举制刚刚创立,从形式上为寒门子弟提供了一条做官之路。

实际上,隋朝的科举制很不完善,如果没有贵族身份和强大背景,想要靠科举走上仕途是个不切实际的想法。李密当时完全不需要发愁此事,在当时门阀大家横行的时代里,李密的家族称得上是比较强势的一派,他爷爷李耀在北周担任太保职务,爵位刑国公。

李密的墓志铭,颠覆了他的历史形象?

到了他父亲李宽这里,被封为隋朝的上柱国,爵位蒲山郡公。因此史书上认为李密是名门之后,和三国时代的袁绍一样,属于四世三公的世袭官僚家族,是典型的官二代。

后来,李密担任左亲卫府大都督,同时兼任东宫的千牛备身。这个职务类似于后来的御林军,值得注意的是,隋朝的皇家禁卫军很重视门第,只有官宦贵族子弟和皇亲国戚中的年轻人才有资格入选。

李密的墓志铭,颠覆了他的历史形象?

李密善于随机应变,权欲很盛。在隋朝末年的时候,李密投奔了瓦岗寨首领翟让,成为瓦岗军的首席军师。

瓦岗军的首领大部分是粗人,不懂文墨和谋略,几次战斗下来,大家都佩服李密的策划能力,他很快成为瓦岗寨的二当家。但他并未满足,一直暗中扩大自己的势力。

翟让也感到了压力,主动提出退位,但翟让的哥哥坚决反对。李密心焦气躁,直接夺权杀了翟让。可以说,是李密导致瓦岗寨英雄好汉的分崩离析,从而最终许多英雄都离开了瓦岗,比如秦琼、程咬金等投靠了王世充,魏征投靠了李唐。

李密的墓志铭,颠覆了他的历史形象?

但最后,李密还是被王世充击败,投靠了李唐,最终因为谋反被盛彦师斩杀。这就是我们从《隋唐英雄传》中了解到的李密。可是,历史上真实的李密是这样的吗?

在上世纪的70年代,河南浚县意外挖出了一座唐墓,没想到的是这座唐墓的墓主人居然是大名鼎鼎的李密。而在墓中发现的一块墓志铭,让考古专家感觉到了吃惊。在仔细研读过李密的墓志铭之后,他们发现原来历史上真实的李密和文学作品中相差这么多!

李密的墓志铭,颠覆了他的历史形象?

首先李密墓中的这块墓志铭是魏征书写的,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了许多事情。墓志铭中提到李密这个人其实是非常能驾驭瓦岗寨英雄的,而且几乎所有瓦岗的英雄都打心底里感谢李密的好,就连魏征都非常佩服李密的才能。

那您要问了,为何后来李密的形象会被如此颠覆呢?其实我们回看那段历史不难发现这或许和李渊有关。当初李密投降李渊后,李渊心里其实是非常忌惮的,毕竟许多的大将都是李密的旧部,如果李密哪天煽风点火,是不是李唐天下要岌岌可危呢?因此,李密的形象被李渊黑化了是不是也就有据可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